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989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0
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减少为了固定永磁体而填充于转子铁芯与永磁体的间隙的粘接剂的使用量,从而能降低粘接剂的材料耗费。转子铁芯包括:磁体插入孔,其通过粘接剂(7)固定有被插入的永磁体;内径侧磁通屏蔽孔,其设置于磁体插入孔的内径侧的端部;外径侧磁通屏蔽孔,其设置于磁体插入孔(5)的外径侧的端部;以及内径侧柱状构件和外径侧柱状构件,其配置在内径侧磁通屏蔽孔及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与永磁体之间。屏蔽孔与永磁体之间。屏蔽孔与永磁体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设于混合动力车辆或电动汽车等车辆并用作电动机或发电机的旋转电机具有由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构成的转子,所述转子铁芯是电磁钢板层叠而成的,所述永磁体固定于转子铁芯。在转子铁芯中设置有用于插入永磁体的磁体插入孔,通过将永磁体插入磁体插入孔来制造转子。由于存在因旋转电机运转中的振动而导致永磁体破裂并从转子铁芯飞出的风险,因此,公开了一种通过在转子铁芯与永磁体的间隙填充粘接剂来固定永磁体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

109683号公报
[0004]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在用于插入永磁体的磁体插入孔的两端设置有磁通屏蔽孔(日文:
フラックスバリア
穴),所述磁通屏蔽孔用于防止由永磁体产生的磁通短路,在将粘接剂填充于转子铁芯与永磁体的间隙时,在磁通屏蔽孔中也填充有粘接剂,因此,使用比永磁体的固定所需的粘接剂更多的粘接剂,存在粘接剂的材料耗费变高的问题。此外,由于粘接剂的使用量变多,因此,存在粘接剂的固化耗费时间而使生产率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通过减少为了固定永磁体而填充于转子铁芯与永磁体的间隙的粘接剂的使用量,从而能降低粘接剂的材料耗费。
[0006]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转子是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是将永磁体组装至转子铁芯而成的,其中,转子铁芯包括:磁体插入孔,所述磁体插入孔通过粘接剂固定有被插入的所述永磁体;内径侧磁通屏蔽孔,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设置于磁体插入孔的内径侧的端部;外径侧磁通屏蔽孔,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设置于磁体插入孔的外径侧的端部;以及柱状构件,所述柱状构件配置在内径侧磁通屏蔽孔及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永磁体之间。
[0007]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能通过配置在磁通屏蔽孔与永磁体之间的柱状构件来抑制粘接剂被填充于磁通屏蔽孔,因此,通过减少为了固定永磁体而填充于转子铁芯与永磁体的间隙的粘接剂的使用量,从而能降低粘接剂的材料耗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3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3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4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图7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5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中的流程图的一例的图。图9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另一制造方法中的流程图的图。(符号说明)1 转子;2 转子铁芯;3 永磁体;4a 内径侧柱状构件;4b 外径侧柱状构件;5 磁体插入孔;6a 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b 外径侧磁通屏蔽孔;7 粘接剂;8a 内径侧外周柱状构件插入槽;8b 外径侧外周柱状构件插入槽;8c 内径侧内周柱状构件插入槽;8d 外径侧内周柱状构件插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基于附图对根据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转子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
[0010]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转子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1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局部俯视图。转子1包括:通过层叠转子铁芯片而构成的转子铁芯2;组装至转子铁芯2的永磁体3;以及作为柱状构件的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构成转子1的一极的至少一对磁体插入孔5以呈V字配置的方式设置在转子铁芯2上,所述磁体插入孔5在转子1的轴向上具有能供永磁体3插入的深度。
[0011]一对磁体插入孔5以使相比于内周侧越靠外周侧则相互的间隔越宽的方式形成为V字状,在磁体插入孔5的靠转子铁芯中的内径侧的端部设置有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在磁体插入孔5的靠转子铁芯中的外径侧的端部设置有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永磁体3被插入磁体插入孔5,热固化性的粘接剂7被填充在永磁体3与磁体插入孔5的间隙。
[0012]柱状构件由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构成,内径侧柱状构件4a配置在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与永磁体3之间,外径侧柱状构件4b配置在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与
永磁体3之间,从而阻止粘接剂7流入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和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
[0013]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配置在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与永磁体3之间的内径侧柱状构件4a来抑制粘接剂7被填充于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此外,通过配置在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与永磁体3之间的外径侧柱状构件4b来抑制粘接剂7被填充于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因此,能减少为了固定永磁体3而填充于转子铁芯2与永磁体3的间隙的粘接剂的使用量,能降低粘接剂的材料耗费和缩短使粘接剂固化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率。
[00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柱状构件,其是设置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这两者的结构,但作为柱状构件,也可以构成为设置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中的任一个,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0015]图8是用于对制造实施方式1中的转子的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首先,在电磁钢板加工工序S10中,从作为母材的电磁钢板冲裁出构成转子铁芯2的转子铁芯片,并且形成磁体插入孔5、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和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
[0016]在电磁钢板层叠工序S11中,层叠由电磁钢板形成的转子铁芯片,从而构成转子铁芯2。层叠的电磁钢板通过铆接、粘接、焊接等而一体化。
[0017]在将转子铁芯片一体化之后,在柱状构件插入工序S12中,将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从转子铁芯的层叠方向插入磁体插入孔5。
[0018]在粘接剂填充工序S13中,将粘接剂7填充于磁体插入孔5。此时,由于插入有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因此,可抑制粘接剂流入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和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
[0019]在永磁体插入工序S14中,将永磁体3从转子铁芯2的层叠方向插入磁体插入孔5。通过将永磁体3插入磁体插入孔5,从而使填充于磁体插入孔5的粘接剂的液面上升。粘接剂的填充量被设置成使填充于永磁体3与磁体插入孔5的间隙的粘接剂的液面比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的轴向的高度低。
[0020]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能抑制粘接剂从磁体插入孔5泄漏至内径侧磁通屏蔽孔6a和外径侧磁通屏蔽孔6b。
[0021]上述制造方法是设置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这两者的情况的一例,但也能应用于构成为设置内径侧柱状构件4a和外径侧柱状构件4b中的任一个作为柱状构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0022]实施方式2图3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电机的转子,所述旋转电机的转子是将永磁体组装至转子铁芯而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包括:磁体插入孔,所述磁体插入孔供所述永磁体插入,并通过粘接剂固定有所述永磁体;内径侧磁通屏蔽孔,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设置于所述磁体插入孔的靠所述转子铁芯中的内径侧的端部;外径侧磁通屏蔽孔,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设置于所述磁体插入孔的靠所述转子铁芯中的外径侧的端部;以及柱状构件,所述柱状构件配置在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及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中的至少任一个与所述永磁体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外周侧设置有柱状构件插入槽,所述柱状构件插入槽配置在所述磁体插入孔与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之间的外周侧,并插入有所述柱状构件,所述柱状构件配置在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与所述永磁体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内周侧设置有柱状构件插入槽,所述柱状构件插入槽配置在所述磁体插入孔与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之间的内周侧,并插入有所述柱状构件,所述柱状构件配置在所述内径侧磁通屏蔽孔与所述永磁体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外周侧设置有柱状构件插入槽,所述柱状构件插入槽配置在所述磁体插入孔与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之间的外周侧,并插入有所述柱状构件,所述柱状构件配置在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与所述永磁体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磁体插入孔的内周侧设置有柱状构件插入槽,所述柱状构件插入槽配置在所述磁体插入孔与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之间的内周侧,并插入有所述柱状构件,所述柱状构件配置在所述外径侧磁通屏蔽孔与所述永磁体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智桑原克毅池田太祐中村成志安田纮平茅野慎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