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大豆生化增殖蛋白质为原料制备活苗豆奶与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985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大豆生化增殖蛋白质为原料制备活苗豆奶与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精选去除破损及不能发芽的坏豆,经清洗浸泡后发芽3—7天内芽长在3—5厘米内,蛋白质从原来的23%(泡发的大豆),增长到30.25%——31.08%,增加了8.5%—11%。大豆发芽生化过程中消耗了大豆中不被人体利用的寡糖和部分脂肪,转化生成了蛋白质、同时减少了脂肪氧化酶的氧化所产生的豆腥味,是一个活体植物同时生成了多种维生素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提高了矿物质的吸收,创新了利用活体带胚芽的豆种为原料进行制备的豆奶及豆奶粉产品。原料进行制备的豆奶及豆奶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生化增殖蛋白质为原料制备活苗豆奶与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食品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大豆生化增殖蛋白质为原料制备活苗豆奶与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蛋白质是细胞内一种神奇的生命物质。它的功能无处不在,生命的本质就是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们每日从饮食中摄取的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两大类。来自于肉、奶、蛋、鱼和大豆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大豆不含胆固醇,脂肪为不饱和脂肪,动物蛋白含胆固醇和脂肪为饱和脂肪。胆固醇不是人体必须营养素,人体自身可以合成人体需要的胆固醇。
[0003]我国人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类:
[0004]一、谷类、蛋白质含量6%—10%,其缺点是缺乏赖氨酸,大多谷物是蛋氨酸的良好来源,所以营养价值不是很高。
[0005]二、大豆、蛋白质含量达35%—40%,豆类蛋白质所含的赖氨酸较丰富,但不足是蛋氨酸略显缺乏。如果将谷物和大豆混合使用,可使两者的利用率均得到提高。
[0006]三、坚果类如花生、核桃、葵花子、莲子等含量15%—25%。
[0007]四、肉类、蛋白质含量10%—20%。禽类、蛋白质含量15%—20%。
[0008]五、鱼类、蛋白质含量15%—20%。
[0009]六、蛋类、蛋白质含量10%—15%。
[0010]七、奶类、蛋白质含量3.3%。
[0011]蛋白质的生产,一切活的生物、动物与植物的必须营养素就是蛋白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和太阳能结合在一起,生产糖类和蛋白质。肉、蛋、奶的生产也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的转化才生成的,这种转化成本很高、效率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大豆种子发芽的生化转化,利用大豆中不被人体利用的寡糖和部分脂肪转化生成蛋白质。发芽长3—5厘米,蛋白质从原来23%(泡发的大豆)增长到30.25%—31.08%,增加了8.5%—11%。这种蛋白质的生产成本很低,生化自然反应、工艺简单,经济的生产出更多的蛋白质不占用土地、粮食和蛋白质饲料等等,创新发现及普及意义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就是创新了一种简单、靠自然生化生产蛋白质的方法。不占用土地、不消耗粮食和蛋白质饲料资源、大量的人工与防疫成本等,靠消耗大豆种子本身不被人体利用的寡糖和部分脂肪实现了蛋白质的生产与制造。大豆种子发芽长3—5厘米,蛋白质从原来23%(泡发的大豆)增长到30.25%—31.08%,增加了8.5%—11%。另外还消除了大豆加工中的不良豆腥味的产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与口感,给传统的豆奶及豆奶粉企业提供了一种简单增加品质、增加效益的新方法。
[0013]品质提高的详细介绍:
[0014]一、大豆发芽的过程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降低了,发芽的过程中,这类物质大部分被降解破坏,导致蛋白质利用率较大豆要提高10%左右。
[0015]二、矿物质利用率也提高了,大豆中的矿物质往往与植酸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较大的值酸盐,阻碍了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大豆在发芽过程中,植酸盐会被分解,更多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利用率。
[0016]三、维生素含量大大提高。大豆发芽后,营养跟以前大不相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大豆中基本不含维生素C,每100克发芽豆中含9一21毫克。此外,胡萝卜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B5)、维生素B12、维生素E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0017]四、氨基酸的变化。大豆蛋白含的必须氨基酸比较均衡仅蛋氨酸略有缺乏。大豆蛋白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它能补充一般谷物中容易缺乏的赖氨酸。发芽使得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在相对含量上都有明显增加。必需氨基酸相对增加率在发芽3天后为9%,6天为22%。非必须氨基酸的相对增加率3天后和6天后分别为17.6%和17.5%发芽大豆中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比未发芽时增加了52%。
[0018]制备工艺步骤是:
[0019]①
、大豆原料经初清除杂在经目选出去破损不能生芽的坏豆;
[0020]②
、将

除杂经目选后的豆水洗,用自来水浸泡9—12小时后,放到有孔的容器中底部放一层布,把去除水的豆放入容器中后上面要放一层湿布保持水分;
[0021]③
每天对

早、晚各浇一遍自来水,要避光,否则会产生绿色,见光会产生绿叶素;
[0022]④
、温度控制在20—30度之间,温度高生长得快,需要水分也要多。芽长控制在在3—5厘米内,即完成生化增殖工序;
[0023]⑤
、将步骤

生物增殖蛋白质的豆芽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去除豆渣;
[0024]⑥
、将步骤

进行杀菌及灭酶处理,料液经瞬时杀菌机温度达到125℃以上 7秒钟处理,达到杀菌灭酶目的并保存最佳的营养素不被破坏;
[0025]⑦
、将步骤

通过双效蒸发器浓缩物料固形物在40%以上,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活性豆芽奶粉状产品;
[0026]⑧
、将步骤

杀菌灭酶后的料液按液态产品标准调配,无菌灌装得到活性的豆芽奶液态产品。(发芽也可采用全自动豆芽机完成,自动控温、自动喷淋、臭氧灭菌、电脑控制)
[002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8]1、创新了一种简单、靠自然生化生产蛋白质的方法。不占用土地、不消耗粮食和蛋白质饲料资源、大量的人工与防疫成本等,靠消耗大豆种子本身不被人体利用的寡糖和部分脂肪实现了蛋白质的生产与制造;
[0029]2、还消除了大豆加工中的不良豆腥味的产生,在生化过程中会生成多种维生素,这是生化过程生成的增加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与口感。2019年豆制品 50强企业投豆量46.27万吨,如果按此创新工艺会增加多少蛋白质的量,同时可以把现有的豆奶及豆奶粉的蛋白质标准提高很大数据,也会给企业带来大的经济效益;
[0030]3、当今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递增,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三大不可逆转的压力,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石,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研究表明: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蛋白质需求达到需求的标准,世界人口在增长,所以蛋白质的增加与制造是每个国家的最重要的战略任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实施例1:
[0032]1、选新大豆不用陈旧的老豆,经除杂、精选出去破损与不能发芽的坏豆后称重1000kg;
[0033]2、把选好的原料豆水洗,洗净后用自来水浸泡9—12小时;
[0034]3、把浸泡好的豆放入有能淋水的容器中,上面放上湿都布保持湿润状态,要求必须避光否则会生成绿叶素,会影响产品的色泽;
[0035]4、每天要求早晚用自来水浇水两次,发芽时间在3—5天内,天热时可浇水三次;
[0036]5、随时观察发芽的长度,在3—5厘米长度内,即80%达到4厘米时,生物转化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生化增殖蛋白质为原料制备活苗豆奶与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精选去除破损及不能发芽的坏豆,经清洗浸泡后发芽3—7天内芽长在3—5厘米内,蛋白质从原来的23%(泡发的大豆),增长到30.25%——31.08%,增加了8.5%—11%。大豆发芽生化过程中消耗了大豆中不被人体利用的寡糖和部分脂肪,转化生成了蛋白质、同时减少了脂肪氧化酶的氧化所产生的豆腥味,是一个活体植物同时生成了多种维生素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提高了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活体豆种胚芽的新的豆种为原料进行粗磨、精磨、分离、均质乳化、调配、杀菌灭酶、罐装、活苗豆奶。调配后、杀菌灭酶、浓缩、干燥喷粉、活苗豆奶粉。以上是除渣工艺、也可采用不除渣保留纤维素的全利用工艺生产含纤维素的产品;制备工艺步骤是:

、新大豆原料经初清除杂在经目选出去破损不能生芽的坏豆;

、将

除杂经目选后的豆水洗,用自来水浸泡9—12小时后,放到有孔的容器中底部放一层布,把去除水的豆放入容器中后上面要放一层湿布保持水分;

、每天对

早、晚各浇一遍自来水,要避光,否则会产生绿色,见光会产生绿叶素;

、温度控制在20—30度之间,温度高生长得快,需要水分也要多,芽长控制在在3—5厘米内,即完成生化增殖工序;

、将步骤

生物增殖蛋白质的豆芽进行磨浆,后离心分离去除豆渣,均质乳化、按粉状与液态不同的产品标准配料(含纤维的全利用工艺不需出渣);

、将步骤

进行杀菌及灭酶处理,料液经瞬时杀菌机温度达到125℃以上3—5秒钟处理,达到杀菌灭酶目的并保存最佳的营养素不被破坏;

、将步骤

通过双效蒸发器浓缩物料固形物在40%以上,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活性豆奶粉状产品;

、将步骤

杀菌灭酶后的料液,无菌灌装得到活苗豆奶液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振伟朱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