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18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包括行走装置、上料装置、带输送装置、张紧机构以及铲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架、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传送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上料辊,第一滚轴、第二滚轴以及第三滚轴上安装有传送带,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滚轴传动连接,上料架底部于传送带前方转动安装有上料辊,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上料辊旋转,带输送装置安装于行走装置上,传送带与上料架之间安装有张紧机构,传送带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上料斗,行走装置后方安装有铲料装置。解决传统的装载机械进行装载作业时所需的空间大和装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作业时所需的空间大和装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作业时所需的空间大和装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工业或者是农业生产时,经常需要通过装载机械将细小颗粒物或粉状物料(如河沙、稻米、饲料等)推成堆状后再将其送入库房或者是装入货箱来进行存放,传统的前置式的装载机、挖掘机并非专用于对细小颗粒物或粉状物料进行装载的机械,再有现有的装载机由于大多是采用前置式铲斗,占用空间大且装载入铲后需要很大的场地空间才能转向将铲斗的物料放入汽车货箱,装载机每一次装载都需重复操作从而造成耗油大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解决传统的装载机械进行装载作业时所需的空间大和装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包括行走装置、上料装置、带输送装置、张紧机构以及铲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架、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传送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上料辊,所述第一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的前方上部,所述第二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轴下方,所述第三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轴后方,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以及第三滚轴上安装有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滚轴传动连接,所述上料架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前方,所述上料架底部于所述传送带前方转动安装有所述上料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上料辊旋转,所述带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所述带输送装置前部位于所述第三滚轴下方,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上料架之间安装有所述张紧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上料斗,所述行走装置后方安装有所述铲料装置。
[0005]优选的,所述铲料装置包括铲料斗、翻转架、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翻转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行走装置后侧,所述铲料斗的后侧底部与所述翻转架的下端铰接,所述翻转架的下部与所述行走装置后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铲料斗后侧顶部与所述翻转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液压缸。
[0006]优选的,所述上料辊包括辊轴、上料板以及挡板,所述辊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若干所述上料板围绕所述辊轴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形的所述挡板。
[0007]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行走装置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架、滑轨、滑块以及第三液压缸,所述滑轨竖向固定于所述连接架前侧,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三液压缸竖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架顶部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下端与所述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架后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前方。
[0008]优选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架和张紧轮,所述上料架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长孔,所述张紧架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一个所述长孔内,所述张紧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架上且与所述传送带底部相抵靠。
[0009]优选的,所述带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前滚轴、后滚轴、输送带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方,所述前滚轴转动于所述上料架或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后部转动安装有后滚轴,所述前滚轴与所述后滚轴之间安装有所述输送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后滚轴传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于所述前滚轴与所述后滚轴之间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架上于所述输送带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压带滚轮。
[0011]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与所述连接架之间安装有所述预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包括支撑杆、预紧滚轮、连接杆以及气弹簧,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输送带下方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连杆和气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杆的上端和所述气弹簧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铰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和所述气弹簧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端头部铰接,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所述预紧滚轮。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下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四液压缸和支撑底座,所述第四液压缸上部的缸体与所述连接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下部的活塞杆端头部铰接有所述支撑底座。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14]本机械装置可以源源不断的在前部通过上料装置卷收运输物料而通过带输送装置从后方将物料运输出去而无需中间停止工作进行转运,具有工作高效、节省时间、占用空间小、运动所需空间小等特点。本申请是一种专门用于对细小颗粒物或粉状物料进行装载的机械装置,适用于对细小颗粒或粉状物(如河沙、稻米、饲料等)装载入库或入货箱进行存放,该运输机在进行装载作业时,铲料装置可将物料推移为堆状或物料分散开,上料辊将物料翻起到后部的上料斗内,传送带以及上料辊由驱动装置驱动连续旋转将物料连续输送到带输送装置上,装载运输过程可连续进行,且物料直接从输送带后部输出无需中间停止。相比于传统装载机械需要一斗一斗对物料进行搬运的装载方式,该机器可以连续的进行装载作业且工作过程中无需掉头而直接将将物料运输到后部进行装箱入库,因而省下了转运的时间和成本,使装载过程更加高效便捷,因此该装载机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作业空间小、节省时间以及成本的特点。
[0015]由于所述铲料装置包括铲料斗、翻转架、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翻转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行走装置后侧,所述铲料斗的后侧底部与所述翻转架的下端铰接,所述翻转架的下部与所述行走装置后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铲料斗后侧顶部与所述翻转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伸缩可以实现翻转架的升降,通过控制第二液压缸伸缩可以实现铲料斗前后翻转,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使铲料斗和翻转架的运动互相协调以实现将物料堆起或分散开。
[0016]由于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行走装置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架、滑轨、滑块以及第三液压缸,所述滑轨竖向固定于所述连接架前侧,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三液压缸竖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上端与所述连接架顶部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下端与所述滑块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料架
后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前方。通过升降装置可以对上料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可以适应于对不同高度的物料进行上料,还可在上料完成时将上料装置抬起便于行走。
[0017]由于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架和张紧轮,所述上料架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长孔,所述张紧架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且其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一个所述长孔内,所述张紧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张紧架上且与所述传送带底部相抵靠,张紧机构可以对传送带起到张紧作用。
[0018]由于所述带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前滚轴、后滚轴、输送带以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方,所述前滚轴转动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支撑架后部转动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装置、上料装置、带输送装置、张紧机构以及铲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架、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传送带、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上料辊,所述第一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的前方上部,所述第二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轴下方,所述第三滚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轴后方,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以及第三滚轴上安装有所述传送带,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滚轴传动连接,所述上料架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前方,所述上料架底部于所述传送带前方转动安装有所述上料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用于驱动所述上料辊旋转,所述带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行走装置上,所述带输送装置前部位于所述第三滚轴下方,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上料架之间安装有所述张紧机构,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上料斗,所述行走装置后方安装有所述铲料装置,所述铲料装置包括铲料斗、翻转架、第一液压缸以及第二液压缸,所述翻转架的上端铰接于所述行走装置后侧,所述铲料斗的后侧底部与所述翻转架的下端铰接,所述翻转架的下部与所述行走装置后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铲料斗后侧顶部与所述翻转架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液压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辊包括辊轴、上料板以及挡板,所述辊轴转动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若干所述上料板围绕所述辊轴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圆形的所述挡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行走装置之间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连接架、滑轨、滑块以及第三液压缸,所述滑轨竖向固定于所述连接架前侧,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三液压缸竖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美俊莫春鹏莫清烈覃柏英林贤坤朱鹏卜庆鑫梁植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