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废液储罐底部泥浆回取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核设施退役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液储罐底部泥浆回取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放射性废液的最终处置方法为浓缩、减容后进行水泥固化或玻璃固化。放射性废液一般都临时储存在钢制的储罐中,因放射性减容造成废液具有放射性元素浓度高、含盐量高、有结晶沉淀等特点。在解决放射性废液处置和废液储罐退役治理时都面临着储罐底部泥浆或泥渣的回取难题,该泥浆或泥渣实际上是多种化合物的浓缩结晶物,有些因工艺原因混合有部分有机物,因此具有放射性活度高、有一定的粘稠度和结晶硬度、易板结、具有自沉降、自压实等特点,增加了储罐废液清理和退役治理工作的难度。
[0003]美、英、法、德、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开展放射性储罐的退役工作较我国早,且已有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我国如完全引进设备技术,则存在引进成本高、设备适用性不确定等问题。
[0004]如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研发的池底泥浆回取机器人,履带底盘液压驱动、采用真空抽吸,适用于核电厂乏燃料贮存水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液储罐底部泥浆回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喷头(1)、螺旋切割滚筒(3)、清扫转刷(4)、吸液斗(5)、集液盒(6)、双履带小车(7)、头部支架(8);所述的双履带小车(7)是机器人的运动平台,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倒退和转弯动作;所述的头部支架(8)包括升降臂(8
‑
1)、滚筒侧挡板(8
‑
3)和滚轮(8
‑
4);在所述升降臂(8
‑
1)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滚筒侧挡板(8
‑
3),在滚筒侧挡板(8
‑
3)的底部分别设有滚轮(8
‑
4);所述升降臂(8
‑
1)的后端两侧分别与双履带小车(7)连接;所述的切割喷头(1)固定在横梁A上,横梁A的两端固定在滚筒侧挡板(8
‑
3)的前部;所述的切割喷头(1)采用高压水作为动力,用于打碎、切割机器人前方地面上的板结泥浆渣,使板结泥浆渣被打碎、切割成粒径小于150mm的块状硬物;所述的螺旋切割滚筒(3)由滚筒(3
‑
3)、液压马达A(3
‑
4)、切割齿(3
‑
5)、毛刷(3
‑
6),以及两组固定轴和轴承组成;所述的两组固定轴和轴承分别设于滚筒(3
‑
3)的两端,其中两个固定轴的端头分别固定在两侧的滚筒侧挡板(8
‑
3)上,两个轴承分别套设于两个固定轴上,滚筒(3
‑
3)套设于两个轴承上;所述的液压马达A(3
‑
4)置于滚筒(3
‑
3)的内部,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轴上,液压马达A(3
‑
4)的转轴与滚筒(3
‑
3)相连,通过液压驱动液压马达A(3
‑
4)的转轴带动滚筒(3
‑
3)围绕固定轴旋转;在所述滚筒(3
‑
3)的外侧壁上设有螺旋状布置的切割齿(3
‑
5),配合滚筒侧挡板(8
‑
3)可实现对最大粒径达150mm的块状硬物的螺旋挤压和切割,使块状硬物在滚动中被挤压、切割成粒径为10~15mm的小颗粒;所述的清扫转刷(4)有两个,左右对称设于螺旋切割滚筒(3)的后方、吸液斗(5)的前方;所述的清扫转刷(4)由清扫头(4
‑
1)和液压马达B(4
‑
2)组成;两个所述的清扫头(4
‑
1)上端与升降臂(8
‑
1)固定相连,下端贴近地面,通过液压马达B(4
‑
2)驱动相对旋转,将清扫转刷(4)前方以及侧边地面的积液和小粒径泥浆渣汇聚后扫入吸液斗(5)中;所述的吸液斗(5)与升降臂(8
‑
1)固定相连,用于将螺旋切割滚筒(3)和清扫转刷(4)收集的地面积液和小粒径泥浆渣抽吸入集液盒(6)中;所述的集液盒(6)位于吸液斗(5)的后方,与双履带小车(7)相连,可暂存地面积液和小粒径泥浆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储罐底部泥浆回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液盒(6)由中空的盒体(6
‑
1)、真空控制阀(6
‑
4)、真空排液管(6
‑
5)组成;所述的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邓国清,张森永,谢国森,梁禹,陈碧华,谢亚翠,王智鹏,周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环保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