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79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下依次配合安装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限位板和第一抱箍,第一抱箍用以卡紧竖管上并挡接于上限位板上;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限位板和第二抱箍,第二抱箍用以连接使竖管下端与弯管上端连接,第二抱箍挡接于下限位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抱箍和上限位板的结构对竖管进行加固,防止竖管震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第二抱箍和下限位板对竖管与弯管进行连接和加固,防止两者脱开和震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通过底架机构和侧架机构对固定装置整体进行支撑和固定,能够提高防震效果。能够提高防震效果。能够提高防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楼房建造过程中,需要通过混凝土泵管将混凝土输送到高层,混凝土泵管一般包括依次通过抱箍等管连接件相连的横管、弯管和竖管,由于泵送需要很大的力量,会产生震动,容易导致弯管和竖管之间出现松动、摇摆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的技术方案。
[000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下依次配合安装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限位板和第一抱箍,所述上限位板由第一上限位板与第二上限位板可拆卸连接构成,第一上限位板与第二上限位板之间合抱形成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用以供竖管穿过,第一抱箍用以卡紧竖管上并挡接于上限位板上;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限位板和第二抱箍,所述下限位板由第一下限位板与第二下限位板可拆卸连接构成,第一下限位板与第二下限位板合抱形成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用以供弯管上端穿过,第二抱箍用以连接使竖管下端与弯管上端连接,第二抱箍挡接于下限位板上。
[000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架机构和左右两个配合安装于底架机构上端的侧架机构,两个侧架机构相对设置,两个侧架机构的中下部之间配合安装支撑板,所述下限位板配合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上限位板配合安装于两个侧架机构上端之间。
[000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架机构倾斜设置并构成一上小下大的结构。
[000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机构的上端内侧设置卡槽,所述第一上限位板和第二上限位板的内端配合安装,外端嵌入对应侧架机构的卡槽内。
[000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机构包括第一横梁、两根分别倾斜设置于第一横梁两端下侧的斜梁及设置于两根斜梁中下部之间的第二横梁,所述支撑板配合安装于两个侧架机构的第二横梁之间。
[0009]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前后两个支撑梁。
[0010]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机构为矩形框状结构。
[001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机构包括左右两个第三横梁和前后两个固定杆,两个第三横梁和两个固定杆首尾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第一抱箍和上限位板的结构对竖管进行加固,防止竖管震动;本技术还通过第二抱箍和下限位板对竖管与弯管进行连接和加固,防止两者脱开和震动;本技术还通过底架机构和侧架机构对固定装置整体进行支撑和固定,能够提高防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竖管与第一抱箍和上限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横管、第三抱箍及弯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
ꢀ“
另一端”、
ꢀ“
外侧”、
ꢀ“
上”、
ꢀ“
内侧”、
ꢀ“
水平”、
ꢀ“
同轴”、
ꢀ“
中央”、
ꢀ“
端部”、
ꢀ“
长度”、
ꢀ“
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所示,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下依次配合安装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限位板和第一抱箍1,所述上限位板由第一上限位板2与第二上限位板3通过螺栓连接构成,第一上限位板2与第二上限位板3之间合抱形成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用以供竖管4穿过,第一抱箍1用以卡紧竖管4上并挡接于上限位板上;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限位板和第二抱箍5,所述下限位板由第一下限位板6与第二下限位板7通过螺栓连接构成,第一下限位板6与第二下限位板7合抱形成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用以供弯管8上端穿过,第二抱箍5用以连接使竖管4下端与弯管8上端连接,第二抱箍5挡接于下限位板上。
[0019]作为优化:所述支架组件整体为棱锥状框架结构,其包括底架机构和左右两个配合安装于底架机构上端的侧架机构。两个侧架机构相对设置,两个侧架机构的中下部之间配合安装支撑板,所述下限位板配合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上限位板配合安装于两个侧架机构上端之间。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两个侧架机构倾斜设置并构成一上小下大的结构,每个侧架机构包括第一横梁10、两根分别倾斜设置于第一横梁10两端下侧的斜梁11及设置于两根斜梁11中下部之间的第二横梁12,所述支撑板配合安装于两个侧架机构的第二横梁12之间。其中,支撑板包括前后两个支撑梁13,两个支撑梁之间留出供弯管8穿过的间隙。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10的上端内侧设置卡槽9,所述第一上限位板2和第二上限位板3并排设置,两者的内端配合安装,外端嵌入对应第一横梁10的卡槽9内,使上限位板支撑固定于两个第一横梁10之间。
[0022]作为优化:所述底架机构为矩形框状结构,其包括左右两个第三横梁14和前后两个固定杆15,两个第三横梁14和两个固定杆15首尾固定连接。
[0023]此外,所述弯管8的下端与横管16通过第三抱箍17连接,由于弯管8与竖管4已经通过本技术进行加固,而震动又集中在此处,这个部位固定好后,弯管8与横管16之间无需另外加固也不会有影响。
[0024]本技术通过第一抱箍1和上限位板的结构对竖管进行加固,防止竖管4震动;本技术还通过第二抱箍5和下限位板对竖管4与弯管8进行连接和加固,防止两者脱开和震动;本技术还通过底架机构和侧架机构对固定装置整体进行支撑和固定,能够提高防震效果。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上下依次配合安装上固定组件和下固定组件,所述上固定组件包括上限位板和第一抱箍(1),所述上限位板由第一上限位板(2)与第二上限位板(3)可拆卸连接构成,第一上限位板(2)与第二上限位板(3)之间合抱形成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用以供竖管(4)穿过,第一抱箍(1)用以卡紧竖管(4)上并挡接于上限位板上;所述下固定组件包括下限位板和第二抱箍(5),所述下限位板由第一下限位板(6)与第二下限位板(7)可拆卸连接构成,第一下限位板(6)与第二下限位板(7)合抱形成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用以供弯管(8)上端穿过,第二抱箍(5)用以连接使竖管(4)下端与弯管(8)上端连接,第二抱箍(5)挡接于下限位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竖管弯管部位防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架机构和左右两个配合安装于底架机构上端的侧架机构,两个侧架机构相对设置,两个侧架机构的中下部之间配合安装支撑板,所述下限位板配合安装于支撑板上,所述上限位板配合安装于两个侧架机构上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泵管横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春笑高攀陈凯强金杭陈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