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73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罐、提取罐盖、电加热管、温控仪、进液管、滤膜、出液管、支架;所述提取罐为圆形罐体结构,用于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所述提取罐盖位于提取罐的顶部,用于盖住提取罐;所述电加热管位于提取罐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温控仪位于提取罐的外壁上,用于监控温度范围;所述进液管位于提取罐的顶部一侧并在提取罐盖的下方;所述滤膜位于提取罐内电加热管的下方;所述出液管位于滤膜的下方并伸出提取罐外;所述支架位于提取罐的罐体底部,用于支撑罐体。与现行的回流提取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取出来的功能成分多,产率高。产率高。产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功能成分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中含有的化合物纷繁复杂,种类之多超乎想象,不同的化合物含量亦有较大差异,不同的植物化合物类群差异也很大。总的来说,一般分为初生代谢产物,如蛋白质、氨基酸等;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黄酮类、萜类等,是由某些初生代谢产物经过复杂的体内代谢过程产生,在植物生理活动中起到各种未知的作用。
[0003]植物提取主要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理化特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溶解性等)决定,目的就是将目标化合物以最大的产量稳定的提取出来。提取方式一般有水煎法、有机溶剂热回流法、超声波提取等,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只能采用低温的提取方式,比如冷浸法、超低温临界萃取法等。提取溶剂的选择根据化合物极性和酸碱性,如生物碱类,由于具有碱性,多数采用酸提取法,使生物碱成盐,易溶于水,进而提取出来,之后再碱化,回复原本的结构,或者先以碱性溶液使生物碱游离,再以极性溶剂提取。多糖类,多易溶于水,难溶于醇,一般采用水提取,醇沉淀,纯化。
[0004]植物体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其中既有多种有效的功能成分,又有无效的杂质成分,甚至含有毒成分。如何最大限度提取出植物体内的功能成分,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0005]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包括:
[0006]目前,有关提取设备的专利虽然有一些,比如公开号为“CN20493293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材提取设备、公开号为“CN10855398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材提取装置,但是,因其提取设备、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比较麻烦,提取效率不尽人意,难以工业化大生产;故目前仍广泛采用回流提取设备,回流提取设备及其配套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回流路径较长,耗时耗能,成本较高;二是提取效率难以提高,产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与现行的回流提取设备相比,结构简单,提取出来的功能成分多,产率高。
[0008]为此,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包括提取罐、提取罐盖、电加热管、温控仪、进液管、滤膜、出液管、支架;所述提取罐为圆形罐体结构,用于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所述提取罐盖位于提取罐的顶部,用于盖住提取罐;所述电加热管位于提取罐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温控仪位于提取罐的外壁上,用于监控温度范围;所述进液管位于提取罐的顶部一侧并在提取罐盖的下方;所述滤膜位于提取罐内电加热管的下方;所述出液管位于滤膜的下方
并伸出提取罐外;所述支架位于提取罐的罐体底部,用于支撑罐体。
[0010]优选地,所述提取罐的罐体容量大小根据一次性生产量的大小确定。
[0011]优选地,所述提取罐盖为锅形结构。
[0012]优选地,所述温控仪的温控范围根据植物功能成分提取时的溶剂沸点而定。
[0013]优选地,所述滤膜为金属滤网、塑料布或棉纤维布中的一种。
[0014]优选地,所述金属滤网为80目

120目。
[0015]优选地,所述出液管通过阀门开关与下一道的工业设备相通。
[0016]优选地,所述支架采用金属制造。
[0017]优选地,所述提取罐采用不锈钢、塑料或钢化玻璃制作,所述提取罐盖采用与提取罐相同的材料制作。
[0018]优选地,所述提取罐的内径与高之比为1:1.5~1:3.5。
[0019]与提取装置相配套的提取方法如下:一次性加足提取原料,提取溶液则按料:液=1:2~3分次加入,然后加热保温提取20

30分钟,然后打开出液管的阀门,罐内的浸提液经滤膜过滤后,经出液管流入下一道工艺的设备中。接着按料液比加入提取溶剂,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重复提取的次数,根据提取时的料:液比和提取时的温度不同而定;当提取时所用溶剂量较多、温度较高时,则重复提取次数较少,反之,则重复提取次数较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技术的结构,省去了长长的回流管道,因此,比回流提取设备简单,制作成本低。
[0022](2)回流提取是按料:液=1:15

18一次性加足提取原料和提取溶剂,然后经长时间,通常为15~20小时的加热回流提取,取出提取液,将废渣抛弃;因为在溶液中,溶质分子的分布是均衡的。根据这一原理,在回流提取系统中,提取溶液中的功能成分各处均处于平衡之中,即废渣中的溶液,所含功能成分的浓度与提取出的溶液中,所含功能成分的浓度是一致的;因此,当抛弃的废渣越湿,损失的功能成分就越多,回流提取的效率就越低。本技术及其配套的提取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加热回流提取的不足之处,采用的提取方法是:一次性按生产需要加足提取原料,提取溶剂则按料:液=1:2

3分次加入,然后加热保温提取20

30分钟,取出提取液,加入提取溶剂进行第二次加热提取,一般提取4

5次,最后加水浸提一次。根据在溶液中,溶质分子分布均衡这一原理,少量、多次加热提取,可以做到溶剂加热后,很快提取出原料中的一些功能成分,并且能及时将含有功能成分的溶液取出,接着加进新一批的提取溶剂,加热后这些溶剂又能很快渗入到原料各处,将其中的功能成分溶入溶剂中,并及时将其取出。重复提取数次,这样原料中的功能成分就可以不断地被溶剂溶解后取出而不断地减少,最后加水浸提一次,即可回收部分溶剂,也可增加部分功能成分。因此,最后剩下的废渣中所含的功能成分微乎其微,很难检测出来。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本技术及其配套的提取方法,不仅比回流提取方法的总加热时间短,能耗少,而且提取出来的功能成分多,提取效率高,经检测提取效率可稳定在95%以上。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提取罐;2、提取罐盖;3、电加热管;4、温控仪;5、进液管;6、滤膜;
7、出液管;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实施例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功能成分提取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架8上的提取罐1,所述提取罐1为圆形罐体结构,按内径:高=1:2用不锈钢制作,如:内径50cm,高100cm的不锈钢提取罐1,一次可加入100kg左右的原料和250L左右的乙醇溶剂进行提取。
[0028]所述提取罐盖2,安装在提取罐1的上方,为锅形结构,用不锈钢制作而成,能自由打开和关闭提取罐1的罐口。打开时,可方便地加入提取原料和提取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罐(1)、提取罐盖(2)、电加热管(3)、温控仪(4)、进液管(5)、滤膜(6)、出液管(7)、支架(8);所述提取罐(1)为圆形罐体结构,用于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所述提取罐盖(2)位于提取罐(1)的顶部,用于盖住提取罐(1);所述电加热管(3)位于提取罐(1)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温控仪(4)位于提取罐(1)的外壁上,用于监控温度范围;所述进液管(5)位于提取罐(1)的顶部一侧并在提取罐盖(2)的下方;所述滤膜(6)位于提取罐(1)内电加热管(3)的下方;所述出液管(7)位于滤膜(6)的下方并伸出提取罐(1)外;所述支架(8)位于提取罐(1)的罐体底部,用于支撑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罐(1)的罐体容量大小根据一次性生产量的大小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春常欢黄梦甜卢磊姜益泉张杨戴余军王立华况启生袁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