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26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所述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齿板,所述齿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贯穿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板的一侧外壁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外壁上;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具有对线缆支撑时,可根据实际应用所需,进行相应调节,面对多种情况皆可进行有效保护线缆的操作,从而延长线缆使用寿命的优点。从而延长线缆使用寿命的优点。从而延长线缆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力工程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力工程通俗的指有关热能生产、转换、交换和传送的工程,热力工程在对热能进行转换传送时会用到多种线缆,一般是在地下开设输送管道,然后在输送管道的两侧固定安装多个线缆固定支撑架,支撑架安装好后,将多个线缆通过输送保护管,束缚在一起,再将输送保护管放置在支撑架上,完成热能的转换输送。
[0003]而目前采用的支撑架,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根据实际安装所需进行调节,对多个线缆无法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当多个线缆在束缚在一起会发生下榻沉降现象,无法调节的限位支架会对线缆的外部产生挤压磨损,当遇到尺寸较细线缆,无法稳定的对线缆进行夹持限位,当遇到下榻沉降或者较粗的线缆,没法适用安装,当输送管道遇到积水无法及时排除,会淹没多个线缆导致出现故障甚至腐蚀多个线缆的外部造成极大损伤。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根据实际应用所需进行相应调节,支撑更稳定,可更有效的保护线缆,从而延长线缆使用寿命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齿板,所述齿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贯穿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板的一侧外壁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外壁上;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螺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衔接板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板外;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卡板,所述卡板固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涡轮,所述涡轮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且所述涡轮与所述齿板相啮合;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第二锥齿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转轴靠近所述齿板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第二锥齿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衔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把。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螺纹孔并
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0010]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齿板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均与所述齿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齿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把。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通过安装板、齿板、螺杆、卡板、蜗杆、涡轮等相互配合,实现对线缆支撑时,可根据实际应用所需,进行相应调节,面对多种突发情况皆可进行有效保护线缆的操作,从而延长线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安装板;2、齿板;3、箱体;4、衔接板;5、放置板;6、第一滑槽;7、螺杆;8、第一滑块;9、卡板;10、蜗杆;11、支撑轴;12、涡轮;13、第一锥齿;14、第二锥齿;1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

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齿板2,所述齿板2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上;箱体3,所述箱体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2贯穿所述箱体3并与所述箱体3活动连接;衔接板4,所述衔接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板2的一侧外壁上;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4的一侧外壁上;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开设在所述放置板5的顶部;螺杆7,所述螺杆7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6内,且所述螺杆7远离所述衔接板4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板5外;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8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6内,且所述螺杆7贯穿所述第一滑块8并与所述第一滑块8螺纹连接;卡板9,所述卡板9固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8的顶部;蜗杆10,所述蜗杆10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3内;支撑轴11,所述支撑轴11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3内;涡轮12,所述涡轮12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轴11上,所述涡轮12与所述蜗杆10相啮合,且所述涡轮12与所述齿板2相啮合;第一锥齿13,所述第一锥齿13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10上;第二锥齿14,所述第二锥齿14设置在所述箱体3内,且所述第二锥齿14与所述第一锥齿13相啮合;转轴15,所
述转轴15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3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转轴15靠近所述齿板2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箱体3内并与所述第二锥齿14固定连接。
[0022]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0023]所述螺杆7远离所述衔接板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把。
[0024]所述第一滑块8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7贯穿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的内壁相旋合。
[0025]所述箱体3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齿板2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活动连接。
[0026]所述安装板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均与所述齿板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
[0027]所述转轴15远离所述齿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把。
[0028]本技术提供的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当需要对控制线缆进行安装支撑时,先将安装板1通过多个安装孔固定安装在输送管道的侧壁上,然后将线缆放置在放置板5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工程用控制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齿板,所述齿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上,且所述齿板贯穿所述箱体并与所述箱体活动连接;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齿板的一侧外壁上;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外壁上;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螺杆,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衔接板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放置板外;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内,且所述螺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块并与所述第一滑块螺纹连接;卡板,所述卡板固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涡轮,所述涡轮固定套设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且所述涡轮与所述齿板相啮合;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第二锥齿与所述第一锥齿相啮合;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冠男黄志锋苏萌
申请(专利权)人:深能热力河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