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94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包括底框、面板、底条、侧板、测试模块、中框组件和载板组件,面板竖直固定在底框的前侧开口处,面板中开设有开口槽,底条包括两个,两个底条分别横向固定在底框的上方开口处左右两侧边缘,侧板包括两个,两个侧板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底条上并左右对称设置,中框组件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测试模块和载板组件设于底框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笔记本主板的自动搭接以使测试模块上的多个插针一次性完成与笔记本主板上的多个触点的搭接,进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效降低了测试不良率;此外,操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笔记本主板,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笔记本电脑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其特点是机身小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学习和商务领域中,笔记本主板是笔记本电脑中各种硬件传输数据、信息的“立交桥”,它连接整合了显卡、内存,CPU等各种硬件,使其相互独立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电脑的正常运行;笔记本主板在出厂前必须借助治具对其进行功能测试,现有的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在使用时,必须借助人工手动将测试模块上的多个插针逐一搭接到笔记本主板上的对应触点中,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还容易出错,进而导致测试不良率较高;此外,操作人员直接与笔记本主板发生接触并带电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测试不良率,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的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面板、底条、侧板、测试模块、中框组件和载板组件,所述面板竖直固定在底框的前侧开口处,所述面板中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底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条分别横向固定在底框的上方开口处左右两侧边缘,所述侧板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底条上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框组件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测试模块和载板组件设于底框的内部,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体、第一气缸、侧条、牵引板、导向柱、架板和第一滚轮,所述中框体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中框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所述第一气缸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均固定在中框体的后侧内壁上,所述侧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条分别设于中框体左右两侧内壁的内侧,所述牵引板固定在两个侧条的后端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前固定在牵引板上,每个所述侧条的上部均开设有两个前后依次分布的腰型孔,对应地,所述中框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导向柱,左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插入在左侧的一个侧条上的两个腰型孔中并可前后滑动,右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插入在右侧的一个侧条上的两个腰型孔中并可前后滑动,每个所述侧条的下部还均开设有两个前后依次分布的锁紧槽,每个所述锁紧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架板,位于同个锁紧槽处的两个所述架板之间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滚轮,每个所述第一滚轮均穿插设置在对应的一个锁紧槽中并可前后滚动,每个所述锁紧槽的前端下侧均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处宽度与第一滚轮的外径相互配合。
[0005]优选地,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针板组件,所述针板组件包括针板框、针板模块、导
向块和导向轮;所述针板框横向设于两个侧条之间并设于牵引板的前侧;所述针板模块横向固定在针板框下侧并与测试模块相连,所述针板框的左右两侧外部均设有两个导向块,左侧的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嵌设在中框体的左侧内壁内部,右侧的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嵌设在中框体的右侧内壁内部,每个所述导向块中均开设有一个竖直走向的导向槽,对应地,每个所述侧条中均开设有两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斜槽,左侧两个所述斜槽分别与左侧的两个导向槽相交,右侧两个所述斜槽分别与右侧的两个导向槽相交,每个所述斜槽中均穿插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导向轮,每个所述导向轮的外端均插入在对应的一个导向槽中,每个所述导向轮的内端均可转动的连接在针板框的左侧或右侧。
[0006]优选地,所述载板组件包括下载板、第二气缸、托框、连接块、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所述托框横向设于底框中并与开口槽相互配合,所述下载板固定在托框的上侧并与测试模块相连,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底框的底部,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托框的下平面前侧,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固定在连接块上,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均设于底框的底部与托框之间。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加高块、第一滑块、第一导轨、第一垫条、座块和第二滚轮,所述加高块固定在托框的下平面左侧后端,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底框的底部,所述第一滑块固定在加高块的底部并套设在第一导轨上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座块固定在底框的底部并设于第一导轨的前侧;所述第一垫条横向固定在托框的下平面左侧,所述第二滚轮可转动的设于座块的顶部,对应地,所述第一垫条的下侧开设有轮槽,所述第二滚轮的上侧插入在轮槽中并可前后滚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包括第二垫条、加高条、第二滑块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垫条横向固定在托框的下平面右侧,对应地,所述加高条横向固定在底框的底部,所述第二导轨横向固定在加高条的顶部,所述第二滑块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二滑块均固定在第二垫条的底部并均套设在第二导轨上并均可前后滑动。
[0009]优选地,所述中框体的顶部还固定有上框体,所述上框体的顶部开口处还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上框体的前侧边缘之间还设有若干个铰链,所述盖板可借助若干个铰链实现上下摆动开合。
[0010]优选地,所述中框体和上框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之间还均固定有一个加固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外部还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气撑杆,两个所述气撑杆的固定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侧板上,两个所述气撑杆的伸缩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加固板上。
[0011]优选地,所述中框体的后侧还固定有拉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实现了笔记本主板的自动搭接以使测试模块上的多个插针一次性完成与笔记本主板上的多个触点的搭接,进而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效降低了测试不良率;此外,操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笔记本主板,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针板组件的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中框组件的结构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载板组件的右后侧结构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载板组件的右前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5所示,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包括底框1、面板2、底条3、侧板4、测试模块5、中框组件和载板组件,面板2竖直固定在底框1的前侧开口处,面板2中开设有开口槽201,底条3包括两个,两个底条3分别横向固定在底框1的上方开口处左右两侧边缘,侧板4包括两个,两个侧板4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底条3上并左右对称设置,中框组件设于两个侧板4之间,测试模块5和载板组件设于底框1的内部,中框组件包括中框体6、第一气缸14、侧条12、牵引板13、导向柱15、架板16和第一滚轮17,中框体6设于两个侧板4之间,中框体6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侧板4上,第一气缸14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气缸14均固定在中框体6的后侧内壁上,侧条12包括两个,两个侧条12分别设于中框体6左右两侧内壁的内侧,牵引板13固定在两个侧条12的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面板、底条、侧板、测试模块、中框组件和载板组件,所述面板竖直固定在底框的前侧开口处,所述面板中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底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底条分别横向固定在底框的上方开口处左右两侧边缘,所述侧板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底条上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框组件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测试模块和载板组件设于底框的内部,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体、第一气缸、侧条、牵引板、导向柱、架板和第一滚轮,所述中框体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中框体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所述第一气缸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均固定在中框体的后侧内壁上,所述侧条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侧条分别设于中框体左右两侧内壁的内侧,所述牵引板固定在两个侧条的后端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前固定在牵引板上,每个所述侧条的上部均开设有两个前后依次分布的腰型孔,对应地,所述中框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导向柱,左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插入在左侧的一个侧条上的两个腰型孔中并可前后滑动,右侧的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插入在右侧的一个侧条上的两个腰型孔中并可前后滑动,每个所述侧条的下部还均开设有两个前后依次分布的锁紧槽,每个所述锁紧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架板,位于同个锁紧槽处的两个所述架板之间均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一滚轮,每个所述第一滚轮均穿插设置在对应的一个锁紧槽中并可前后滚动,每个所述锁紧槽的前端下侧均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的开口处宽度与第一滚轮的外径相互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主板功能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组件还包括针板组件,所述针板组件包括针板框、针板模块、导向块和导向轮;所述针板框横向设于两个侧条之间并设于牵引板的前侧;所述针板模块横向固定在针板框下侧并与测试模块相连,所述针板框的左右两侧外部均设有两个导向块,左侧的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嵌设在中框体的左侧内壁内部,右侧的两个所述导向块均嵌设在中框体的右侧内壁内部,每个所述导向块中均开设有一个竖直走向的导向槽,对应地,每个所述侧条中均开设有两个前后依次分布的斜槽,左侧两个所述斜槽分别与左侧的两个导向槽相交,右侧两个所述斜槽分别与右侧的两个导向槽相交,每个所述斜槽中均穿插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导向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晓辉王伟超徐良华朱强胜赵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博坤机电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