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828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避免浪费油料的油量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座、油槽、油泵以及储油罐,所述油槽和所述油泵均设置在所述机座的顶部,所述储油罐设置在所述机座的底部,所述油泵的进油端与所述储油罐相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端与所述油槽相连通,所述油槽中竖直设置有若干根控油管,若干根所述控油管均与所述储油罐相导通,若干根所述控油管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油槽的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油量控制技术领域。新型应用于油量控制技术领域。新型应用于油量控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量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应用于油量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油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键盘的组装生产中,需要将键帽装配在键板的方形孔中,为了提高键帽按压的流畅度,因此在装配前先会利用点油机构驱动点油针在油槽中沾取润滑油,然后再在键板方形孔的四角边上点上润滑油,其中油槽由油泵供给润滑油,但是经常会出现润滑油过满甚至溢出的问题,导致点油针沾取过多的油量,浪费资源。如能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避免浪费油料的油量控制装置,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避免浪费油料的油量控制装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机座、油槽、油泵以及储油罐,所述油槽和所述油泵均设置在所述机座的顶部,所述储油罐设置在所述机座的底部,所述油泵的进油端与所述储油罐相连通,所述油泵的出油端与所述油槽相连通,所述油槽中竖直设置有若干根控油管,若干根所述控油管均与所述储油罐相导通,若干根所述控油管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油槽的深度。
[0005]由上述方案可见,在所述油泵的驱动下,所述储油罐不断对所述油槽进行供油,由于所述控油管的高度小于所述油槽的深度,因此在供油过程中能够保证油料不会溢出所述油槽,多余的油料会通过所述控油管重新导回所述储油罐中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使所述油槽中的油料液面始终与所述控油管的顶端相平齐,既能够确保点油针在重复动作下每次都能够沾取适量的油料,又能够确保每次所沾取油量的一致性。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油量控制装置还包括隔物板,所述隔物板位于所述油槽的上方并且通过若干根支撑柱与所述机座相连,所述隔物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点油针相适配的圆孔。由此可见,所述隔物板能够避免异物掉进所述油槽中,而点油针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穿过所述圆孔插入所述油槽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由此可见,通过设置有所述液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控所述油槽中的液面高度是否正常。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09]图2是所述油槽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机座1、油槽2、油泵3以及储油罐
4,所述油槽2和所述油泵3均设置在所述机座1的顶部,所述储油罐4设置在所述机座1的底部,所述油泵3的进油端与所述储油罐4相连通,所述油泵3的出油端与所述油槽2相连通,所述油槽2中竖直设置有若干根控油管5,若干根所述控油管5均与所述储油罐4相导通,若干根所述控油管5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油槽2的深度。
[00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油量控制装置还包括隔物板6,所述隔物板6位于所述油槽2的上方并且通过若干根支撑柱7与所述机座1相连,所述隔物板6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点油针相适配的圆孔。
[00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油槽2的内壁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8。
[0013]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4]在所述油泵3的驱动下,所述储油罐4不断对所述油槽2进行供油,由于所述控油管5的高度小于所述油槽2的深度,因此在供油过程中能够保证油料不会溢出所述油槽2,多余的油料会通过所述控油管5重新导回所述储油罐4中进行回收,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使所述油槽2中的油料液面始终与所述控油管5的顶端相平齐,既能够确保点油针在重复动作下每次都能够沾取适量的油料,又能够确保每次所沾取油量的一致性。
[0015]由于点油针是在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插入所述油槽2中的,因此所述控油管5的高度大小与点油针所沾取的油量大小成正比,通过合理设计所述控油管5的高度,从而使点油针每次都能够沾取适量的油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座(1)、油槽(2)、油泵(3)以及储油罐(4),所述油槽(2)和所述油泵(3)均设置在所述机座(1)的顶部,所述储油罐(4)设置在所述机座(1)的底部,所述油泵(3)的进油端与所述储油罐(4)相连通,所述油泵(3)的出油端与所述油槽(2)相连通,所述油槽(2)中竖直设置有若干根控油管(5),若干根所述控油管(5)均与所述储油罐(4)相导通,若干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周伟波黄欢马晓林黄春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捷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