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和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82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和缓冲装置,泄压阀由泄压排气管、密封垫圈、泄压阀门管、弹簧和盖体组成,能够在气袋内的气压在泄压阈值以上时自动打开,实现对气袋的自动泄压排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缓冲装置能够用于汽车座椅靠背的泄压吸能,即:采用安装有上述泄压阀的气袋,通过将该气袋设置在座椅靠背上,在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的泄压阀能够确保气袋为乘员提供稳定的靠背支撑,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气袋内的高压气体能够受乘员的冲击力作用而通过打开的泄压阀排出,以吸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能量,实现对乘员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的缓冲保护。撞时的缓冲保护。撞时的缓冲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和缓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的安全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和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传统座椅结构通过座椅骨架的变形来吸收大部分的冲击能量;
[0003]但由于座椅骨架的刚性非常强,因此会造成乘员与座椅靠背之间的冲击非常大,乘员受到损伤的风险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和缓冲装置。
[000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排气管、密封垫圈、泄压阀门管、弹簧和盖体;所述泄压排气管的进气口用于与气袋连通;所述泄压阀门管由泄压管和封口板连接构成,所述封口板封闭所述泄压管的出气口,所述泄压管的管壁设有泄气孔,所述密封垫圈套装在所述泄压管外,所述泄压管从所述泄压排气管的出气口插入并与所述泄压排气管的管腔滑动配合,所述盖体与所述泄压排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抵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封口板之间,使得:在所述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所述封口板将所述密封垫圈压紧在所述泄压排气管的出气口上。
[0007]优选的:所述泄压排气管在其进气口处的外壁设有连接片,该连接片位于所述气袋内并与所述气袋的内壁粘接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盖体由盖板和多块间隔布置的卡扣片连接构成,所述泄压排气管的外壁设有凸台,所述盖体的各块卡扣片分别与所述泄压排气管的凸台卡扣连接,所述密封垫圈、泄压阀门管和弹簧均位于所述盖体的内腔中,所述弹簧抵顶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封口板之间。从而,高压气体从泄压管的泄气孔排出后,通过相邻两块卡扣片之间的间隔空间排出外界。
[0009]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缓冲装置,包括:气袋和安装在气袋上的泄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为所述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使得:所述泄压阀在所述气袋内的气压小于预设的泄压阈值时关闭,在所述气袋内的气压在所述泄压阈值以上时打开。
[0010]从而,所述气袋、所述泄压排气管的管腔、所述泄压管的管腔依次连通。参见图7,在所述气袋内的气压小于预设的泄压阈值时,气袋内高压气体对所述封口板的压力小于所述弹簧的弹簧力,使得所述密封垫圈保持被封口板压紧在所述泄压排气管的出气口上,所述泄压管被压进所述泄压排气管的管腔内且两者相紧贴,令所述泄压管的泄气孔被所述泄
压排气管封堵住,此时,所述泄压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气袋内的高压气体不会发生泄漏。参见图8,随着所述气袋内的气压升高,气袋内高压气体对所述封口板的压力克服所述弹簧的弹簧力,使得所述泄压阀门管逐渐被气压顶出,直至所述气袋内的气压在所述泄压阈值以上时,所述泄压管的泄气孔被顶出至所述泄压排气管的管腔之外,此时,所述泄压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气袋内的高压气体依次通过所述泄压排气管的管腔、所述泄压管的管腔、所述泄压管的泄气孔排出到外界,实现对所述气袋的排气。
[0011]其中,根据对所述气袋的初始气压和泄压阈值的取值要求,进行弹簧的刚度选择。
[0012]其中,所述泄压管的管壁可以设置多个环绕泄压管的轴线间隔布置的泄气孔,以加快排气速度。
[0013]由此,本技术的缓冲装置可以应用于汽车座椅靠背的泄压吸能,也即:
[0014]将所述气袋设置在座椅靠背中,在汽车正常行驶时,所述气袋内的气压小于泄压阈值,所述泄压阀保持关闭,使得气压稳定的气袋能够为乘员提供稳定的靠背支撑;而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乘员向后冲击座椅靠背,使得气袋被压缩,气袋内的气压随之升高,直至气袋内的气压升高到泄压阈值以上时,所述泄压阀打开,气袋内的高压气体受乘员的冲击力作用而通过泄压阀排出,从而吸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能量,实现对乘员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的缓冲保护;而且在中低速碰撞时,通过气袋的泄压吸能缓冲,也能够避免汽车座椅骨架变形,有助于减少汽车的维修费用。
[0015]优选的:所述气袋在未被压缩时的气压记为初始气压,该初始气压的取值在0.15Mpa至0.3Mpa之间,所述泄压阈值的取值在0.25Mpa至0.35Mpa之间,且所述泄压阈值的取值大于所述初始气压的取值,取值差值在0.05Mpa至0.1Mpa之间。
[0016]经试验,按照上述初始气压和泄压阈值的取值方式,能够在满足对乘员靠背支撑的同时,确保本技术在绝大多数汽车追尾碰撞事故中对乘员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0017]优选的:所述气袋内的高压气体可以采用空气,但优选采用密度高于空气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以提高气袋排出高压气体时,所能吸收的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能量。
[0018]优选的:所述气袋的内壁均匀间隔设置有多条拉带,以使得气袋能够在其内部充有高压气体的情况下保持自身的形状,并减小破裂的风险,所述拉带可以通过缝合、粘接等方式设置在气袋内。
[0019]其中,所述泄压阀可以设置在气袋上的任意位置,只要确保有足够的空间留给泄压阀排气即可,但一般不推荐泄压阀朝向座椅靠背的靠背发泡体,以免影响乘员的靠背舒适性。所述气袋的形状不限,优选方形或椭圆形。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第一,本技术采用由泄压排气管、密封垫圈、泄压阀门管、弹簧和盖体组成的泄压阀,能够在气袋内的气压在泄压阈值以上时自动打开,实现对气袋的自动泄压排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0022]第二,本技术的缓冲装置能够用于汽车座椅靠背的泄压吸能,即:采用安装有上述泄压阀的气袋,通过将该气袋设置在座椅靠背上,在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的泄压阀能够确保气袋为乘员提供稳定的靠背支撑,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气袋内的高压气体能够受乘员的冲击力作用而通过打开的泄压阀排出,以吸收乘员对座椅靠背的冲击能量,实现对乘员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的缓冲保护。
[0023]第三,本技术所采用的初始气压和泄压阈值的取值方式,能够在满足对乘员靠背支撑的同时,确保本技术的缓冲装置在绝大多数汽车追尾碰撞事故中对乘员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图1为汽车座椅安装有本技术的缓冲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汽车座椅未安装本技术的缓冲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装置在汽车正常行驶时的状态简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缓冲装置在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的状态简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泄压阀的剖视结构爆炸图;
[0031]图7为本技术的泄压阀在关闭时的剖视图;
[0032]图8为本技术的泄压阀在打开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泄压排气管(3

1)、密封垫圈(3

2)、泄压阀门管(3

3)、弹簧(3

4)和盖体(3

5);所述泄压排气管(3

1)的进气口(3

1a)用于与气袋(2)连通;所述泄压阀门管(3

3)由泄压管(3
‑3‑
1)和封口板(3
‑3‑
2)连接构成,所述封口板(3
‑3‑
2)封闭所述泄压管(3
‑3‑
1)的出气口,所述泄压管(3
‑3‑
1)的管壁设有泄气孔(3
‑3‑
1b),所述密封垫圈(3

2)套装在所述泄压管(3
‑3‑
1)外,所述泄压管(3
‑3‑
1)从所述泄压排气管(3

1)的出气口(3

1b)插入并与所述泄压排气管(3

1)的管腔滑动配合,所述盖体(3

5)与所述泄压排气管(3

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

4)抵顶在所述盖体(3

5)与所述封口板(3
‑3‑
2)之间,使得:在所述弹簧(3

4)的弹簧力作用下,所述封口板(3
‑3‑
2)将所述密封垫圈(3

2)压紧在所述泄压排气管(3

1)的出气口(3

1b)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座椅靠背泄压吸能的泄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排气管(3

1)在其进气口(3

1a)处的外壁设有连接片(3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平王春红王茜影李啟定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