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730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通过固定相机从较远距离拍摄竹筒端面的第一张图像,第一张图像从较远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竹筒端面外轮廓图像,通过计算机识别并提取第一张图像的像素点,从而计算并定位竹筒端面中心点以及竹筒轴线所在位置,再将活动相机移动至竹筒轴线所在位置,从较近的距离拍摄竹筒端面的第二张图像,第二张图像从较近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竹筒端面内轮廓图像,由于活动相机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即与竹筒轴向垂直,因此活动相机和固定相机与竹筒端面的轴向间距都是固定的,则根据两张图像的像素点位置以及根据相应的间距即可算出竹筒的外径和内径,从而准确地计算出竹筒的直径和壁厚。筒的直径和壁厚。筒的直径和壁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竹制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公布号为CN10226957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直径测量方法及其装置,利用垂直于竹筒横断面工业相机采集竹筒横断面图像,通过设计的数字图像处理程序自动处理与测量,通过增加采样次数,提高测量精度;非接触方法测量竹筒直径,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
[0003]但是,上述专利仅是用于测量竹筒直径,而没有测量竹筒的壁厚,由于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仅通过一个工业相机从单个位置获取竹筒横断面的单个位置的图像,为了测量竹筒直径,工业相机必须距离竹筒横断面较远的位置,才能获取竹筒横断面的整体外轮廓,但竹筒的内轮廓图像并不清晰,因此无法从图像中准确计算竹筒的壁厚。
[0004]因此,如何准确而高效地测量竹筒的壁厚和直径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准确而高效地测量竹筒的壁厚和直径。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相机、活动相机和竹筒定位装置;所述活动相机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移动,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固定相机和活动相机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活动相机连接于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为十字直线滑台。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竹筒定位装置包括输送带和活动定位板;
[0011]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固定相机的拍摄方向相反,所述活动定位板位于输送带的末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相机的周围设有第一光源。
[001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相机的周围设有第二光源。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固定相机、活动相机、竹筒定位装置和计算机电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中,通过固定相机从较远距离拍摄竹筒端面的第一张图像,第一张图像从较远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竹筒端面外轮廓图像,通过计算机识别并提取第一张图像的像素点,从而计算并定位竹筒端面中心点以及竹筒轴线所在位置,再将活动相机移动至竹筒轴线所在位置,从较近的距离拍摄竹筒端面的第二张图像,第二张图像从较近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
的竹筒端面内轮廓图像,由于活动相机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即与竹筒轴向垂直,因此活动相机和固定相机与竹筒端面的轴向间距都是固定的,则根据两张图像的像素点位置以及根据相应的间距即可算出竹筒的外径和内径,从而准确地计算出竹筒的直径和壁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的俯视图;
[0019]标号说明:
[0020]1、固定相机;2、活动相机;3、十字直线滑台;4、竹筒定位装置;41、输送带;42、活动定位板;5、第一光源;6、第二光源;7、竹筒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2]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相机1、活动相机2和竹筒定位装置4;所述活动相机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移动,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固定相机和活动相机电连接。
[0023]上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中,通过固定相机从较远距离拍摄竹筒端面的第一张图像,第一张图像从较远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竹筒端面外轮廓图像,通过计算机识别并提取第一张图像的像素点,从而计算并定位竹筒端面中心点以及竹筒轴线所在位置,再将活动相机移动至竹筒轴线所在位置,从较近的距离拍摄竹筒端面的第二张图像,第二张图像从较近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竹筒端面内轮廓图像,由于活动相机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即与竹筒轴向垂直,因此活动相机和固定相机与竹筒端面的轴向间距都是固定的,则根据两张图像的像素点位置以及根据相应的间距即可算出竹筒的外径和内径,从而准确地计算出竹筒的直径和壁厚。
[0024]进一步的,上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结构中,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活动相机2连接于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0025]由上述描述可知,上述活动相机2的拍摄方向即为竹筒的轴向,由于每次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保证每次测量时,固定相机1、活动相机2与竹筒轴向间距都保持固定值,活动相机2的移动方向仅限定于垂直于竹筒轴向的方向,使活动相机2的移动既能避让固定相机1对竹筒外轮廓的拍摄,又能保证活动相机2与竹筒的轴向间距保持不变。
[0026]进一步的,上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结构中,所述移动机构为十字直线滑台3。
[0027]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基座上设置十字直线滑台3,即可实现活动相机2沿垂直于竹筒轴向的平面内沿x轴和z轴方向移动。
[0028]进一步的,上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结构中,所述竹筒定位装置4包括输送带41和活动定位板42;
[0029]所述输送带41的输送方向与固定相机1的拍摄方向相反,所述活动定位板42位于输送带41的末端。
[0030]由上述描述可知,可通过输送带41将待测量的竹筒输送至特定位置,请参照图1

图3,输送带41输送竹筒向其轴向方向输送,在固定相机1拍摄竹筒轴向外轮廓之前,可通过输送带41末端的活动定位板42阻挡竹筒本体7继续向前输送,从而保证竹筒本体7与固定相机1之间保持固定的间距,还可以在活动定位板42上设置接近开关或其他类型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与PLC连接,并在竹筒的径向上设置夹紧装置,当竹筒一端接触活动定位板42后,触发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夹紧装置(可以使设置在输送带41两侧的气缸控制的夹块结构)从竹筒的径向夹紧竹筒本体7,使竹筒本体7得到定位,然后控制活动定位板42移动,使其脱离竹筒的端部,使固定相机1能够获取到完整的竹筒端面的外轮廓信息;上述活动定位板42可以是通过气缸连接定位板本体的结构,通过气缸带动定位板沿竹筒的径向方向移动。
[0031]进一步的,上述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结构中,所述固定相机1的周围设有第一光源5。
[0032]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第一光源5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固定相机、活动相机和竹筒定位装置;所述活动相机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移动,还包括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固定相机和活动相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活动相机连接于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为十字直线滑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森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呈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