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678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括进料单元、预混单元、均混单元、二次均混单元、收集单元、称重单元;进料单元的进料仓用于接收物料并向预混单元的预混仓输送,预混仓利用内置的掺混管对物料进行预混后输送至均混单元的均混仓各分仓中,利用均混混料斗进行均混后向二次均混单元的二次均混仓的各分仓输送,由二次均混混料斗进行二次均混后,向收集单元的收集仓输送,最后由称重仓称重后打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PVB树脂的稳定性、均一性,实现产品在胶片级领域的应用。级领域的应用。级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PVB树脂生产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因具有透明性、耐寒性、耐水性、成膜性和抗冲击性能好等优势,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主要规模应用的领域包括安全玻璃的制造、涂料、油墨、粘合剂、陶瓷贴花、造纸、光伏电池贴膜等。随着技术的进步,膜用PVB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上至航天航空,下至百姓的日常用品,处处可见膜用PVB的身影。工业上主要是以聚乙烯醇和正丁醛缩合的工艺路线,经溶解、缩合、水洗干燥等步骤制得PVB成品。
[0003]目前国内PVB树脂生产方式均采用间歇性的釜式生产,而间歇式的釜式生产始终存在每釜之间产品质量指标波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绝大部分的PVB树脂生产企业多采用将各批次的PVB树脂加入到一个较大体积的混合装置中,通过混合装置将各批次的PVB产品均混,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但是该种混合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粗放,无法实现连续性,混合前后PVB产品的稳定性、均一性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以期能够提高PVB树脂的稳定性、均一性,实现产品在胶片级领域的应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其结构特点是:
[0007]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括进料单元、预混单元、均混单元、二次均混单元、收集单元、称重单元;
[0008]所述进料单元中,进料仓是于投料口处接收待混合的原料,仓内物料能够经仓底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预混仓顶部进料口的第一送料管由第一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预混仓内;
[0009]所述预混单元中,预混仓内设多根带有小孔、顺着仓高方向布置的掺混管,自进料仓送入预混仓内的物料通过各掺混管渗漏初步混合,预混后的物料经预混仓底部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均混仓顶部进料口的第二送料管由第二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均混仓内;
[0010]所述均混单元中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结构形式相同的均混仓,所述均混仓为四分仓结构,各分仓容积相等、配置相同,所述第二送料管对应于每个均混仓分别通过第一旋转布料器向对应均混仓的四个分仓送料,所述均混仓的各分仓底部出料口连接至均混混料斗的进料口,通过所述均混混料斗对预混后的物料进行混合,均混后的物料经均混混料斗底部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二次均混仓顶部进料口的第三送料管由第三风送系统提供动
力风送到二次均混仓内;
[0011]所述二次均混单元中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结构形式相同的二次均混仓,总容积大于或等于均混单元多个均混仓的总容积,所述二次均混仓为四分仓结构,各分仓容积相等、配置相同,所述第三送料管对应于每个二次均混仓分别通过第二旋转布料器向对应二次均混仓的四个分仓送料,所述二次均混仓的各分仓底部出料口连接至二次均混混料斗的进料口,通过所述二次均混混料斗对均混后的物料进行混合,二次均混后的物料经二次均混混料斗底部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收集仓顶部进料口的第四送料管由第四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收集仓内;
[0012]所述收集单元中,多个收集仓彼此独立、结构形式相同,总容积大于或等于二次均混单元中多个二次均混仓的总容积,所述第四送料管对应于每个收集仓分别通过三通阀对应向各收集仓送料,各收集仓经底部出料口出料,通过出料管连接至称重仓顶部的进料口;
[0013]所述称重单元中,称重仓的数量按照收集仓的数量对应设置,每一个收集仓单独配置一个称重仓;
[0014]所述预混单元、均混单元、二次均混单元、收集单元均配置有除尘风网。除尘风网是由风机提供动力,利用除尘器经除尘风管连接至各仓顶的排气孔进行除尘,可有效回收部分PVB树脂,减少现场PVB粉末的飘散。
[0015]本技术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0016]所述均混混料斗与二次均混混料斗的出料口处均设有手动出料阀与电动出料阀。
[0017]所述第一风送系统、第二风送系统、第三风送系统、第四风送系统按照相同的结构形式设置,均是由罗茨风机提供动力。
[0018]所述预混仓、均混仓的各分仓、二次均混仓的各分仓、收集仓上均设有上、下料位传感器;设置料位传感器用于指示,低位时可进料,高位时则可切换相应的旋转布料器或三通阀,切换向下一个仓体进料;
[0019]均混仓的各分仓与二次均混仓的各分仓均于底端设有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一端接入压缩气源,能够自仓底端向所在仓内喷入压缩空气。均混仓及二次均混仓的各分仓底部设置压缩空气管通入压缩空气的目的是,对分仓仓内进行吹扫,防止堵料。
[0020]所述第四送料管上对应于每个收集仓顶部进料口上方处分别设有三通阀,通过所述三通阀向对应的收集仓送料。
[0021]所述进料仓的容积为5

10m3;
[0022]所述预混仓的容积为30

50m3;所述掺混管的数量为6

8个,每根掺混管上均呈等间距地间隔开设多个孔径为4

8cm的小孔;
[0023]所述均混仓的数量为6

12个,均混仓的每个分仓容积为20

30m3;
[0024]所述二次均混仓的数量为6

12个,二次均混仓的每个分仓容积为20

30m3;
[0025]所述收集仓的数量为5

10个,容积为30

50m3;
[0026]所述称重仓的数量与收集仓数量一致,容积为5

10m3。
[0027]本技术同时提出了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方法,是利用上述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的实施,按如下步骤进行:
[0028]步骤1、进料
[0029]将干燥冷却后的PVB树脂定量投入进料仓;
[0030]步骤2、预混
[0031]由第一风送系统通过罗茨风机提供动力,经第一送料管将进料仓中的PVB树脂风送到预混仓内,预混仓通过掺混管经管体上的各小孔渗漏对PVB树脂进行初步混合,得到预混后的PVB树脂;
[0032]步骤3、均混
[0033]3.1、预混仓中的预混后的PVB树脂由第二风送系统通过罗茨风机提供动力,经第二送料管风送到第一个均混仓的第一个分仓;
[0034]3.2、切换第一个均混仓所对应的第一旋转布料器的出料口,使第一旋转布料器切换至向第二个分仓送料,参照步骤1到步骤3.1,将第二批投入进料仓的干燥冷却后的PVB树脂经预混仓预混后送入第一个均混仓的第二个分仓;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均混仓的四个分仓都被风送到预混后的PVB树脂;
[0035]3.3、打开第一个均混仓的四个分仓底部出料口,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PVB树脂质量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是:按照物料流向依次包括进料单元、预混单元、均混单元、二次均混单元、收集单元、称重单元;所述进料单元中,进料仓是于投料口处接收待混合的原料,仓内物料能够经仓底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预混仓顶部进料口的第一送料管由第一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预混仓内;所述预混单元中,预混仓内设多根带有小孔、顺着仓高方向布置的掺混管,自进料仓送入预混仓内的物料通过各掺混管渗漏初步混合,预混后的物料经预混仓底部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均混仓顶部进料口的第二送料管由第二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均混仓内;所述均混单元中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结构形式相同的均混仓,所述均混仓为四分仓结构,各分仓容积相等、配置相同,所述第二送料管对应于每个均混仓分别通过第一旋转布料器向对应均混仓的四个分仓送料,所述均混仓的各分仓底部出料口连接至均混混料斗的进料口,通过所述均混混料斗对预混后的物料进行混合,均混后的物料经均混混料斗底部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二次均混仓顶部进料口的第三送料管由第三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二次均混仓内;所述二次均混单元中设置多个彼此独立、结构形式相同的二次均混仓,总容积大于或等于均混单元多个均混仓的总容积,所述二次均混仓为四分仓结构,各分仓容积相等、配置相同,所述第三送料管对应于每个二次均混仓分别通过第二旋转布料器向对应二次均混仓的四个分仓送料,所述二次均混仓的各分仓底部出料口连接至二次均混混料斗的进料口,通过所述二次均混混料斗对均混后的物料进行混合,二次均混后的物料经二次均混混料斗底部出料口排出,并通过连接至收集仓顶部进料口的第四送料管由第四风送系统提供动力风送到收集仓内;所述收集单元中,多个收集仓彼此独立、结构形式相同,总容积大于或等于二次均混单元中多个二次均混仓的总容积,所述第四送料管对应于每个收集仓分别通过三通阀对应向各收集仓送料,各收集仓经底部出料口出料,通过出料管连接至称重仓顶部的进料口;所述称重单元中,称重仓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旭许宏平沈瑞徐红波朱宝华张晓峰江成戴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