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64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线缆检测时,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引线的,这种传统的引线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降低线缆检测的整体效率的问题。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包括架体,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架体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口,两个第一槽口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出的利用两个磨砂轮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可以通过摩擦力对线缆进行引导拉动,并配合人工很轻松的就可以对线缆进行牵引了,非常省时省力。非常省时省力。非常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在进行线缆的压力检测时,通常需要拉动线缆,用以进行不同长度的检测工作。
[0003]现有技术中在对线缆检测时,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引线的,这种传统的引线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降低线缆检测的整体效率,显得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线缆检测时,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引线的,这种传统的引线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同时降低线缆检测的整体效率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包括架体,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架体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框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口,两个第一槽口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转动杆,且两个第二转动杆分别位于框体的两侧,两个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架体的顶部,且两个第二转动杆中的其中一个的延伸端上套接有第一皮带轮,并且另一个第二转动杆的延伸端上套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二转动杆中的其中一个的底端与小型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架体的底部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且第三转动杆的上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并且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缠绕连接,第三转动杆的下部套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两个第二转动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轮,且两个转轮的延伸部分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槽口贯穿框体侧壁,且两个转轮上均套接有磨砂轮。
[0007]优选的,框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且框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槽口,承载板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上开设有活动槽,承载板的顶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且第一转动杆的顶端通过活动槽贯穿活动板,并且第一转动杆的延伸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活动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杆,且承载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并且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其中挤压块位于两个转轮之间。
[0008]优选的,框体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框体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滑槽,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滑槽贯穿框体的顶部,且气缸的输出端的延伸部分上固定连接有切刀,切刀的底部设有与框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的引导框。
[0009]优选的,引导框的内侧底部开设有配合切刀使用的切槽。
[0010]优选的,限位板的长度大于活动槽的宽度。
[0011]优选的,两个转轮沿框体的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当进行线缆检测的引线时,首先将线缆的一端经两个转轮之间插入,与此同时启动小型电机,同时通过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相互配合,从而带动第三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配合带动两个第二转动杆进行同时转动,并且方向相反,最后利用转轮上的磨砂轮对线缆进行摩擦,并且通过人工对线缆进行牵引即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对线缆检测时,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引线的,这种传统的引线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劳动的问题,本技术中提出的利用两个磨砂轮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进而可以通过摩擦力对线缆进行引导拉动,并配合人工很轻松的就可以对线缆进行牵引了,非常省时省力。
[0014]2.当线缆不需要进行牵引时,通过将活动板进行转动,带动挤压块移动杆,并配合电动伸缩杆的作用,对线缆进行挤压限位,并配合对切刀对线缆进行切割,避免人工切割时容易发生意外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板俯视结构图。
[0020]图中:1、架体;2、框体;3、第一槽口;4、转轮;5、磨砂轮;6、小型电机;7、第一皮带轮;8、气缸;9、滑槽;10、切刀;11、引导框;12、切槽;13、皮带;14、活动板;15、第一转动杆;16、限位板;17、活动槽;18、第二槽口;19、电动伸缩杆;20、挤压块;21、承载杆;22、承载板;23、第二转动杆;24、第三转动杆;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第二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4,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包括架体1,架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2,架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6,框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口3,两个第一槽口3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转动杆23,且两个第二转动杆23分别位于框体2的两侧,两个第二转动杆23的底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架体1的顶部,且两个第二转动杆23中的其中一个的延伸端上套接有第一皮带轮7,并且另一个第二转动杆23的延伸端上套接有第一齿轮
25,两个第二转动杆23中的其中一个的底端与小型电机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架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24,且第三转动杆24的上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27,并且第二皮带轮27与第一皮带轮7之间通过皮带13缠绕连接,第三转动杆24的下部套接有第二齿轮26,且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轮25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两个第二转动杆2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轮4,且两个转轮4的延伸部分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槽口3贯穿框体2侧壁,且两个转轮4上均套接有磨砂轮5,具体的,利用两个转轮4对线缆进行辅助牵引,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对线缆进行牵拉时劳动力的损耗,同时加快了对线缆整体检测的效率。
[00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4]将线缆的一端经两个转轮4之间插入,与此同时启动小型电机6,同时通过第一皮带轮7与第二皮带轮27的相互配合,从而带动第三转动杆2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轮25与第二齿轮26的配合带动两个第二转动杆23进行同时转动,并且方向相反,最后利用转轮4上的磨砂轮5对线缆进行摩擦,并且通过人工对线缆进行牵引即可。
[00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6]通过两个转轮4对线缆进行辅助牵引,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工对线缆进行牵拉时劳动力的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体(2),所述架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6),所述框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口(3),两个所述第一槽口(3)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转动杆(23),且两个第二转动杆(23)分别位于框体(2)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3)的底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架体(1)的顶部,且两个第二转动杆(23)中的其中一个的延伸端上套接有第一皮带轮(7),并且另一个第二转动杆(23)的延伸端上套接有第一齿轮(25),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3)中的其中一个的底端与小型电机(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架体(1)的底部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24),且第三转动杆(24)的上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27),并且第二皮带轮(27)与第一皮带轮(7)之间通过皮带(13)缠绕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24)的下部套接有第二齿轮(26),且第二齿轮(26)与第一齿轮(25)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动杆(2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轮(4),且两个转轮(4)的延伸部分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槽口(3)贯穿框体(2)侧壁,且两个转轮(4)上均套接有磨砂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检测用引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2),且框体(2)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二槽口(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长信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