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13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5
三维显影指引导管,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用于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导管本体包括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内层部为中空结构;中层部为具有导电性的编织网结构且覆盖在内层部的外壁上;外层部包裹中层部;导管本体近端处设有手柄,手柄上设有与内层部相通的引导口,导管本体近端处还设有与中层部连接的外接线;导管本体远端处设有电极,电极套设在中层部上且电极的外圆面与外层部的外圆面共面,电极通过中层部与外接线电导通;通过与外部的三维显示系统的配合,使得三维显影指引导管介入人体时可从三维影像清晰看到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头部与目标点的相对位置,控制进入深度;同时中层的编织网结构利于提高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支撑力和扭控性。利于提高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支撑力和扭控性。利于提高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支撑力和扭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显影指引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具体为一种三维显影指引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三维显影指引导管被广泛应用于人体介入诊疗手术中,临床手术中需三维显影指引导管来建立操作医师和患者病变部位的通道,帮助医师将诊疗器械和外界诊疗药物送至患者体内指定位置,避免了以往导致大创口的外科开腔手术。
[0003]传统的人体介入类手术如冠状动脉手术是在X线指导下进行,由于X线对内脏、血管的清晰度有限以及二维视野固有的欺骗性,导致操作的失败率和风险性居高不下,而复杂病变处理时需要X线照射的时间和剂量也非常惊人。另外,大剂量或者长期接触X线辐射,能够造成医患双方的体内染色体突变,损害组织细胞,影响免疫系统,甚至诱发癌变,危害不容忽视,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甚至指出:在放射防护方面没有绝对安全剂量,任何剂量的X线辐射都可能产生负性的急性或长期影响,而事实上某些慢性冠脉疾病介入操作时X线辐射时间可达几小时。
[0004]对于部分特殊人群,譬如孕妇、备孕、幼儿、射线敏感、肾功能不全、老年虚弱等患者,亟需在低X射线的条件下接受介入治疗,降低X射线辐射不仅是介入术者的追求,也是患者对提高医疗质量的诉求。
[0005]三维标测系统已经在射频消融治疗中广泛运用,能够重建心脏以及血管结构,显示导管位置,其定位日益精确,并且不必依赖射线来显示,如果指引导管显影也能通过三维标测系统来定位和显示,尤其是在融合冠脉CT重建影像时,不仅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大幅提高,射线量也能大幅减少。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拥有精准定位的三维显影指引导管,通过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结构的电磁改造来实现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三维可视化,降低人体介入操作难度。
[0007]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可在三维标测系统中显示,所述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包括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所述内层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中层部为具有导电性的编织网结构且覆盖在所述内层部的外壁上;所述外层部包裹所述中层部;
[0009]所述导管本体还包括远端和近端;所述近端处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与所述内层部相通的引导口,所述近端处还设有与所述中层部连接的外接线;
[0010]所述远端处设有电极,所述电极套设在所述中层部上且所述电极的外圆面与所述外层部的外圆面共面,所述电极通过所述中层部与所述外接线电导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层部为PTFE材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层部为Pebax/pu/聚乙烯塑料材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电极为生理电定位电极或者电磁定位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近端处还设有接口,所述接口与所述中层部焊接;所述外接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接口配合的插头;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接口以实现所述电极与所述外接线的电导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外接线的一端设有导电夹,所述导电夹夹持在所述近端处的中层部上实现所述电极与所述外接线的电导通连接。
[0016]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7]1.通过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进行分层设计,并且将其中的中层设计为具有导电结构的编织网结构,利用该编织网结构来传输电极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与外部的三维标测系统的配合,使得三维显影指引导管介入人体时可从三维影像系统中清晰看到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头部与目标点的相对位置,实时控制进入深度;同时中层的编织网结构有利于提高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支撑力和扭控性。
[0018]2.利用生理电或电磁传感等定位技术成像,做到在完全无射线的情况下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实现精准定位。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展示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分层结构。
[0021]其中:20导管本体、20

1内层部、20

2中层部、20

3外层部、21电极、22外接线、23手柄、23

1引导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介入类诊疗系统,通过利用该介入类诊疗系统,使得在进行人体介入类手术时能够完全在三维界面下操作,不用或者少用X射线和造影剂,以提高介入的精确性和成功率,保证介入手术的安全性。
[0024]介入类诊疗系统包括了导丝、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和三维标测系统(未画出),下面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结构做具体的描述分析。
[0025]参见图1

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包括导管本体20,所述导管本体20的远端设有电极21,这里设置的电极21为生理电定位电极或者电磁定位传感器制成的电极21,利用生理电定位电极或者电磁定位传感器实现电信号产生,并且该电信号通过设在导管本体20近端的外接线22实现与三维标测系统的传递。
[0026]通过生理电定位电极或者电磁定位传感器实现三维技术成像,从而实现检测及建模并且在完全无射线的情况下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实现精准的定位。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管本体20包括内层部20

1、中层部20

2和外层部20

3,其中所述内层部20

1为中空结构;所述中层部20

2为具有导电性的编织网结构且覆盖在所述内层部20

1的外壁上;所述外层部20

3包裹所述中层部20

2;所述电极21套设在所述中层部20

2上且所述电极21的外圆面与所述外层部20

3的外圆面共面,所述电极与所述外接线22的导通连接是通过中层部20

2实现的。
[0028]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编织网设置在中层部20

2,并且在中层部20

2上覆盖外层部20

3,利用外层部20

3的隔绝以保证中层部20

2上电信号的稳定传导;同时将中层部20

2设置为编织网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支撑力。
[0029]同时,编织结构的编织方式不同,也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的支撑力的大小、内径大小及扭控性均产生不同的影响。
[0030]通过对三维显影指引导管进行分层设计,并且将其中的中层部20

2设计为具有导电结构的编织网结构,利用该编织网结构来传输电极21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与外部的三维显示系统的配合,使得三维显影指引导管介入人体时可从三维影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维显影指引导管,用于三维标测系统,所述三维显影指引导管包括导管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20)包括内层部(20

1)、中层部(20

2)和外层部(20

3),所述内层部(20

1)为中空结构;所述中层部(20

2)为具有导电性的编织网结构且覆盖在所述内层部(20

1)的外壁上;所述外层部(20

3)包裹所述中层部(20

2);所述导管本体(20)还包括远端和近端;所述近端处设有手柄(23),所述手柄(23)上设有与所述内层部(20

1)相通的引导口(23

1),所述近端处还设有与所述中层部(20

2)连接的外接线(22);所述远端处设有电极(21),所述电极(21)套设在所述中层部(20

2)上且所述电极(21)的外圆面与所述外层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律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