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201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包括有封堵伞本体,封堵伞本体为回转体结构,封堵伞本体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三个依次间隔的环形区域,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设置有多个电极,并且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所述电极均沿着所述封堵伞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该封堵伞在使用时,术前封堵伞被收拢在输送鞘管中,植入封堵伞时,沿右股静脉送入鞘管至右心房,再送入封堵伞,封堵伞完全展开后,各个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从而可以通过测试各个电极之间的电位、阻抗差来判断封堵伞是否完全展开,在连接三维标测系统后,不需要射线和造影剂的情况下即可对封堵伞的展开状态进行三维精准判断,提高了植入手术的精准率和成功率。提高了植入手术的精准率和成功率。提高了植入手术的精准率和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


[0001]本技术涉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

技术介绍

[0002]房间隔缺损AS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病变特点是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未能正常闭合,血液在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流动。对于房间隔缺损患者来说,由于左心房的压力高于右心房,而使左心房的部分血液经房间隔缺损流至右心房,导致右心系统的负担增加,引起右心室肥大,肺循环血量增加,房间隔缺损的长期存在会造成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中风、头晕、昏厥等病症。
[0003]房间隔缺损的治疗一般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但是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射线。
[0004]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指位于两个心室之间的室间隔上的孔洞。室间隔缺损的产生是由于胚胎发育期间,室间隔发育不完全造成的,发病率在先心病中占到约20%,占到新生儿的0.5/1000。50%以上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都合并有室间隔缺损。
[0005]治疗室间隔缺损一般使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目前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需要使用放射线及造影剂,存在辐射过敏等影响。
[0006]动脉导管未闭(PDA)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胎儿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动脉导管可在数月内因废用而闭合,如1岁后仍持续不闭合,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0007]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指使用弹簧圈或蘑菇伞等封堵器关闭动脉导管的微创手术方法。手术中一般采用射线或其他医学成像设备。
[0008]上述三种手术过程中均需要用到较大剂量射线成像,容易对人体造成较大辐射损伤。
[0009]二十一世纪以来介入技术的三维化日渐普及,不仅极大提高了术者对解剖结构的理解,还显著降低了对X线依赖,操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也大幅提高,目前已在冠脉介入之外的介入手术中日益普及。
[0010]尤其三维标测系统已经在射频消融治疗中广泛运用,能够重建心脏以及血管结构,显示导管位置,其定位日益精确,并且不必依赖射线来显示,如果封堵伞显影也能通过三维标测系统来定位和显示,尤其是在融合冠脉CT重建影像时,不仅操作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大幅提高,射线量也能大幅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封堵伞在进行封堵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较大剂量射线进行成像以及二维技术下定位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001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包括有封堵伞本体,所述封堵伞本体为回转体结构,所述封堵伞本体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三个依次间隔的环形区域,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与所述封堵伞本体同轴,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设置有多个电极,并且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所述电极均沿着所述封堵伞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封堵伞在使用时,术前封堵伞被收拢在输送鞘管中,植入封堵伞时,将封堵伞沿右股静脉送入鞘管至右心房,再送入封堵伞,封堵伞完全展开后,各个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从而可以通过测试各个电极之间的电位、阻抗差来判断封堵伞是否完全展开,在连接三维标测系统后,在不需要射线和造影剂的情况下即可对封堵伞的展开状态进行三维精准判断,提高了植入手术的精准率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封堵伞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封堵伞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封堵伞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包括有封堵伞本体1,所述封堵伞本体1为回转体结构,所述封堵伞本体1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三个依次间隔的环形区域,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与所述封堵伞本体1同轴,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设置有多个电极,并且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所述电极2均沿着所述封堵伞本体1的周向均匀布置,本专利在于通过在封堵伞本体1的外表面均布电极2,把电极2作为电位、阻抗采样点,通过多个电位、阻抗采样来判断出封堵伞本体1是否完全展开。
[0021]该三维显影封堵伞在使用时,术前封堵伞被收拢在输送鞘管中,植入封堵伞时,将封堵伞沿右股静脉送入鞘管至右心房,再送入封堵伞,封堵伞完全展开后,各个电极2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从而可以通过测试各个电极2之间的电位、阻抗差来判断封堵伞是否完全展开,在不需要射线和造影剂的情况下即可对封堵伞的展开状态进行判断,提高了植
入手术的精准率和成功率。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区域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所述环形区域沿其轴向依次等间距布置,每个所述环形区域上均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所述电极2。
[0023]进一步的,所述封堵伞本体1为记忆合金材料编制而成的框架结构,且其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材料制成的密封层(涂层),例如:封堵伞本体可以采用镍钛丝编制而成,封堵伞本体的编织的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多种,主要是为了得到有效的封堵结构即可,所述密封层采用PET或其他绝缘材料涂层。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提供了三种封堵伞结构:
[0025]第一种结构(用于房间隔缺损封堵),请参阅图1:
[0026]所述封堵伞本体1包括依次同轴相连的左封堵盘11、连接部12及右封堵盘13,所述连接部12的外径小于所述左封堵盘11的外径及所述右封堵盘12的外径。
[0027]第二种结构(用于室间隔缺损封堵),请参阅图2:
[0028]所述封堵伞本体1包括依次同轴相连的左封堵盘11、连接部12、腰部14及右封堵盘13,所述连接部12的外径小于所述左封堵盘11的外径、所述右封堵盘13的外径及所述腰部14的外径,所述腰部14的外径小于所述左封堵盘11的外径及所述右封堵盘13的外径。
[0029]第三种结构(用于动脉导管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显影封堵伞,包括有封堵伞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伞本体为回转体结构,所述封堵伞本体的外周面包括至少三个依次间隔的环形区域,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与所述封堵伞本体同轴,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均设置有多个电极,并且每个所述环形区域内的所述电极均沿着所述封堵伞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影封堵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区域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所述环形区域沿其轴向依次等间距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影封堵伞,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区域上均圆周阵列设置有四个所述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显影封堵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伞本体为记忆合金材料编制而成的框架结构,且其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材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律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