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复位结构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589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及模具,包括:针板,设置在针板侧面的方铁,连接注塑机顶棍顶在针板底面的活动件,穿过方铁与活动件可拆卸连接带动针板复位的连接件,安装在针板底面限制连接件相对针板上下运动的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钩、插销和限位块的配合,使整个复位结构能在注塑机顶棍的作用下带动针板上下运动,实现针板的自动复位。且侧入式插销结构安全稳定,极大提高了注塑机装模效率,同时结构紧凑,便捷高效。便捷高效。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的复位结构及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及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侧浇口模具由于需要手动去浇口,极大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生产成本。因此,多数侧浇口模具需要设计二次顶结构来自动剪切浇口,实现模具自动化生产。常见的二次顶出结构是通过设计4块针板,依次运动,达到剪切浇口和顶出产品的目的。而这种二次顶结构的模具,针板复位是最大的难点,常规的针板复位机构是在针板底部设计两个挂钩,改制注塑机顶棍头部,使顶棍头部挂在挂钩上,带动针板一起运动。这种复位结构的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比较困难,需要反复挪动模具位置,装模效率底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针板无法自动复位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及模具。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包括:针板,设置在针板侧面的方铁,连接注塑机顶棍顶在针板底面的活动件,穿过方铁与活动件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安装在针板底面限制连接件相对针板上下运动的限位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件包括:与顶棍固定连接的杆部和外径大于杆部顶在针板底面的头部,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设有与杆部配合的凹口。
[0007]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活动件的杆部垂直。
[0008]优选地,所述活动件的杆部与顶棍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针板的底面设有滑槽,所述连接件沿所述滑槽滑动使所述凹口与活动件的杆部配合。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滑槽上限制连接件相对针板上下运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方铁的侧面设有条形孔,所述连接件穿过条形孔与活动件连接。方铁的侧面安装有压紧连接件防止连接件从条形孔中松脱的第二限位块。
[0011]方铁安装在动模固定板上且位于针板的两侧,所述动模固定板上设有对应活动件的通孔。
[001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模具,包括上述的模具的复位结构。
[0013]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拉钩、插销和限位块的配合,使整个复位结构能在注塑机顶棍的作用下带动针板上下运动,实现针板的自动复位。这种设计结构紧凑,便捷高效,安全稳定,极大提高了注塑机装模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与活动件连接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与活动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与活动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隐藏限位块后连接件与活动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与注塑机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即模具的针板复位结构,应用于主要包括:方铁1、动模固定板2、针板3、连接件4、活动件5和限位块6,模具的针板3主要通过注塑机7的顶棍71带动。活动件安装在顶棍71的顶端,代替顶棍71顶在针板3的底面,动模固定板2上设有穿过活动件5的通孔,针板3位于动模固定板2上。方铁1安装在动模固定板2上,并位于针板3的一侧,且方铁1的侧面设有可穿过连接件4的条形孔。连接件4与针板平行,从方铁1侧面的条形孔11插入,并穿过条形孔11贴紧针板3的底面的滑槽与活动件5可拆卸连接。针板3的底面安装限位块6,将连接件限制在针板3与限位块6之间。顶棍71从顶棍孔72外收回至顶棍孔72内时,带动活动件5向下运动,活动件5带动连接件4沿条形孔11向下平移。连接件4通过限位块6的限位作用带动针板3向下复位。本技术通过连接件、活动件和限位块的配合,使整个复位结构能在注塑机顶棍的作用下带动针板上下运动,实现针板自动复位。这种设计结构紧凑,便捷高效,安全稳定,极大提高了注塑机装模效率。
[0025]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活动件5为拉钩,如图4所示,包括杆部51和头部52。头部52的外径大于杆部51的外径。头部52顶在针板3的底面的滑槽内,杆部51与顶棍71的顶端固定连接。如图3、图5所示,连接件4为插销,连接活动件4的连接端设有凹口,使连接件4呈扳手状。凹口的圆弧半径略大于杆部51的半径,连接件4的滑动方向与活动件5的杆部51垂直,连接件4向活动件5的方向滑动后连接端的凹口卡在活动件5的杆部51上限制其继续滑动。顶棍71带动活动件5即拉钩向下运动时,拉钩的头部52起到限位作用,使连接件4跟随拉钩运动向下平移,带动针板3向下复位。
[0026]活动件5的杆部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可与顶棍71螺纹连接,便于活动件的拆卸和安装。
[0027]如图6、图7所示,针板3的底面设有滑槽,活动件5的头部52顶在针板3底面的滑槽内,且连接件4可沿滑槽滑动,限位块6通过螺钉安装在针板的底面盖住滑槽,防止连接件4
从滑槽内脱出,限制连接件4相对针板上下运动。当连接件4沿着滑槽向活动件5的位置滑动后,连接件4的凹口与活动件5的杆部配合。需要取出连接件4时,从方铁1的条形孔11处将连接件4向外抽出,连接件4沿着滑槽向方铁1的方向滑动,使连接件4退出滑槽,并从条形孔内抽出。
[0028]方铁1安装在动模固定板2上且位于针板3的两侧,动模固定板2上预设有通孔,通孔活动件5穿过动模固定板上的通孔顶在针板底面,连接件4穿过一侧方铁1的条形孔11至针板3底面的滑槽与活动件5的杆部51连接。方铁1的一侧还安装有第二限位块8,第二限位块8挡在连接件4的端面,防止运动过程中连接件4与活动件5的连接松动导致连接件4从条形孔内脱出。
[0029]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活动件直接锁紧在针板的底部,注塑机的顶棍不能直接伸进活动件里面,而是在注塑机装模时,顶棍先伸到活动件旁边的半圆孔中,整个模具再向下挪动一段距离,使顶棍卡在活动件里面。
[0030]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模具,包括上述模具的复位结构。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复位结构,包括:针板,设置在针板侧面的方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注塑机顶棍顶在针板底面的活动件,穿过方铁与活动件可拆卸连接带动针板复位的连接件,安装在针板底面限制连接件相对针板上下运动的限位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与顶棍固定连接的杆部和外径大于杆部顶在针板底面的头部,所述连接件的连接端设有与杆部配合的凹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活动件的杆部垂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的杆部与顶棍螺纹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板的底面设有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兵李必平李欣键张国超肖广鸣柯晓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