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光淼专利>正文

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469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包括:吊杆,以及通过旋转支承机构连接的密封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通过机械结构与尾绳端部机械连接;所述腔体包括带有启闭功能的进液通道和排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气体过滤装置与外部相通;所述腔体的底部和/或侧壁设有浪涌装置和离心装置:所述浪涌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表面创造出规律性凸起的装置;所述离心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驱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在所述腔体内壁作上移运动的装置。好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装置形成浪涌和离心的方式,不仅实现了让润滑油给全部轴承提供全面润滑的作用,还彻底解决了润滑油局部过热的问题。局部过热的问题。局部过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矿山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深度不断的增加,尤其是目前1000m深度及以上矿井,越来越常见到了。由于提升容器采用的都是摩擦轮提升,这使得提升容器下的尾绳也相应的越来越长,越来越重。由于都是钢丝绳结构,因此对于千米矿井来说,单根尾绳的质量一般都在25吨,再长的甚至更重。
[0003]而,提升容器在上下工作时,越来越长和越来越重的尾绳会产生很多应力。这些应力都会加重目前尾绳悬挂装置的负担。例如,1.让悬挂装置短时间超速旋转;由于对悬挂装置内的轴承大多采用润滑油脂的方式,旋转产生的高温会让润滑油很快失效。2.当钢丝尾绳晃动时,对悬挂装置内的轴承也有很大的周期性负担。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两种问题,轻则损坏尾绳悬挂装置,重则让钢丝绳快速断裂,发生危险。而,这两种情况却又很难随时监测到。
[0004]因此,基于上述的两种情况,在悬挂装置内的轴承旋转时,都需要润滑油的供给可以快速响应,可以给在瞬时工作状态下的悬挂装置提供相匹配的润滑和降温。正是基于此目的,才能延长钢丝尾绳和尾绳悬挂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1、在支撑轴承处在快速/慢速、正转/反转情况下,为轴承降温和润滑提供一种快速响应的润滑循环系统;2、解决轴承高温导致润滑油快速失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以及通过旋转支承机构连接的密封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通过机械结构与尾绳端部机械连接;所述腔体包括带有启闭功能的进液通道和排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气体过滤装置与外部相通;所述腔体的底部和/或侧壁设有浪涌装置和离心装置:所述浪涌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表面创造出规律性凸起的装置;所述离心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驱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在所述腔体内壁作上移运动的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浪涌装置包括:倾斜固定在所述腔体底部的底板;在所述底板最底部所述腔体内壁上设有所述排液通道的第二启闭装置。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启闭装置是第二密封螺栓。
[0009]还可以在进一步地,所述离心装置包括:设在所述腔体底部的叶片和/或设置竖直
设在所述腔体侧壁的若干个肋板。
[0010]具体的来说,所述肋板的底端连接至所述腔体内壁底端,所述肋板上端延伸至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安装处;全部肋板的自由端朝向所述腔体的旋转中心。
[0011]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包括:由吊杆、轴承旋转套和联结间隔套通过紧固装置围成的密封空间;所述吊杆和轴承旋转套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轴承旋转套与所述联结间隔套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为空气滤清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壁上部的口径大于内壁下部的口径。
[0014]进一步地,所述轴承旋转套、所述联结间隔套和所述下旋转连接套通过螺杆连接成一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由两块成倒“V”型的硬板构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装置形成浪涌和离心的方式,不仅实现了让润滑油给全部轴承提供全面润滑的作用,还彻底解决了润滑油局部过热的问题。当悬挂装置有微小的扭矩时候,润滑油的液位和离心装置的互相作用也会起到一定的阻尼效应,避免悬挂装置产生较大的旋转扭矩。而,对于超高速的旋转,通过离心装置和浪涌装置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让润滑油快速上移,给轴承最快速的润滑。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肋板在联结间隔套上断面安装示意图;图3为肋板安装在联结间隔套后的俯视图;图4为倒“V”型结构的底板在联结间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吊杆、11第一密封圈、12第一螺栓、2轴承旋转套、21第二密封圈、3联结间隔套、31底板、32叶片、33肋板、34第二密封螺栓、4下旋转连接套、5螺杆、61空气滤清器、62第一密封螺栓、7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包括:吊杆1,以及通过旋转支承机构连接的密封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通过机械结构与尾绳端部机械连接;机械结构可以是目前常见的铰接等连接方式。
[0021]所述腔体包括带有启闭功能的进液通道和排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气体过滤装置与外部相通;所述腔体的底部和/或侧壁设有浪涌装置和离心装置:所述浪涌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表面创造出规律性凸起的装置。所述离心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驱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在所述腔体内壁作上移运动的装置。
[0022]当悬挂装置旋转时,润滑液会由于腔体旋转,进而让腔体内的装置对润滑油施加作用力,进而带动润滑油被动旋转,从而形成了离心旋转。随着离心的作用,润滑油会沿着
腔体内壁上移,进而使得润滑油达到轴承的安装位置。进而实现润滑和降温。但是,由于目前的悬挂装置中采用的大多是多个轴承构成。因此,仅仅依靠离心装置是很难保证:当悬挂装置旋转时,全部的轴承全部都能接受到足够的润滑油。比如,低速旋转时候就很难能实现这个目的。而超高速的旋转虽然会构成很大的离心力,但是由于处在下部的轴承间隙较小,会强烈阻碍润滑油的通过,进而让最上方的轴承得不到足够的润滑油。
[0023]因此当悬挂装置旋转时,浪涌装置可以让整个润滑油液面形成顺序的波峰和波谷,利用这形成的种波峰和波谷叠加因为离心导致润滑油液面的上升,可以让整个润滑油形成离心旋转且在离心液面的上部还会形成规律的波峰和波谷。这种波峰和波谷会让整个支撑轴承(尤其是最上面的轴承)得到足够的润滑油。
[0024]浪涌装置和离心装置的互相配合不仅仅能解决上面所说的让全部轴承得到润滑,还能解决轴承降温的作用。具体来说,当悬挂装置处在超高速旋转时,所有的轴承都会因为旋转过快出现发热的情况,而如果仅仅依靠离心形成的润滑油降温,则热量会集中在轴承安装位置的环状润滑油液位层。随着超高速的继续,热量持续累积会让局部润滑油变得异常热,进而导致润滑油的损坏。而浪涌装置的作用,会打破环状的局部较热润滑油层,进而让较热的润滑油和其他液位层的润滑油得到置换,有利于避免整个润滑油过度变热而损坏。
[0025]上述,通过浪涌装置和离心装置的配合,有效的解决了导致润滑油高温失效的问题。
[002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所述腔体包括:由吊杆1、轴承旋转套2和联结间隔套3通过紧固装置围成的密封空间,吊杆1和轴承旋转套2通过第一螺栓12连接,且中间通过第一密封圈11密封;所述吊杆1和轴承旋转套2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11密封;所述轴承旋转套2与所述联结间隔套3通过第二密封圈21密封。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为空气滤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以及通过旋转支承机构连接的密封腔体,所述腔体的底部通过机械结构与尾绳端部机械连接;所述腔体包括带有启闭功能的进液通道和排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气体过滤装置与外部相通;所述腔体的底部和/或侧壁设有浪涌装置和离心装置:所述浪涌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表面创造出规律性凸起的装置;所述离心装置为:当所述腔体旋转时,驱动所述腔体内的油液在所述腔体内壁作上移运动的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装置包括:倾斜固定在所述腔体底部的底板(31);在所述底板(31)最底部所述腔体内壁上设有所述排液通道的第二启闭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启闭装置是第二密封螺栓(3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尾绳悬挂装置的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装置包括:设在所述腔体底部的叶片(32)和/或设置竖直设在所述腔体侧壁的若干个肋板(33)。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尾绳悬挂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淼王莹朱宇陈明李海龙高峰旭王存利白国仕王晓辉原寿松
申请(专利权)人:孙光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