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具成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448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具成型系统,包括:成型内仁,用于套设鞋具内衬,可受驱沿一预定路径滑动;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均设有用于预置半成型胶壳的成型槽;组合模具合模后,于成型内仁、第一外模与第二外模之间形成鞋具成型空间;使套设有鞋具内衬的成型内仁,滑动至分别预置有半成型胶壳的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之间,组合模具合模后,于鞋具成型空间内形成鞋具内衬与半成型胶壳结合的成型鞋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简化了将鞋具内衬置于胶壳鞋身内的操作,实现了通过成型的方式制成具有内衬的橡胶鞋;同时取代了人力进行的缝合或粘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具有内衬鞋具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具成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具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鞋具成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塑胶鞋是以工程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型的鞋,塑胶鞋以其防水性能广泛应用于雨鞋、劳保鞋及户外鞋等产品中。由于塑胶鞋外层的胶壳不够吸汗保暖,同时也不能够为足部提供有力的保护作用,因此市面上许多塑胶鞋内均设置一能够更为贴合足部的鞋具内衬,通过成型的方式使塑胶外壳和内衬结合,形成具有内衬的塑胶鞋,以提供吸汗及保护的功能。
[0003]但是,塑胶的稳定性与橡胶相比仍存在差异,橡胶制成的鞋具与塑胶鞋具相比进一步具备防油、防滑、耐高温及耐寒等性能,因此橡胶鞋得以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当中以占领消费市场。
[0004]现有技术中针对橡胶鞋的成型在工艺上不够成熟,需要首先采用人工操作,以硫化鞋成型工艺制作外侧的胶壳鞋身,然后将内衬放置于胶壳鞋身内,再次通过人工粘贴或缝制的方式使二者连接,才能得到具有内衬的成品鞋具。前述的硫化鞋成型工艺步骤繁琐,且需要为内衬的放置额外增加工序,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成品鞋具的批量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具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受驱做合模或开模动作的组合模具,包括:成型内仁,所述成型内仁用于套设鞋具内衬,且所述成型内仁可受驱沿一预定路径滑动;沿所述预定路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所述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对向设置,所述第一外模和所述第二外模相对的一侧设有用于预置半成型胶壳的成型槽;所述组合模具合模后,所述成型内仁与所述成型槽组合形成鞋具成型空间;使套设有所述鞋具内衬的所述成型内仁,滑动至分别预置有半成型胶壳的所述第一外模和所述第二外模之间,所述组合模具合模后,于所述鞋具成型空间内形成所述鞋具内衬与所述半成型胶壳结合的成型鞋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具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模和底模,所述顶模或所述底模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设于所述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之间,且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组合模具合模时所述第一外模和所述第二外模的运动方向;所述成型内仁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成型内仁可受驱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以置于所述第一外模和所述第二外模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具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可滑动地设有预置内仁,所述预置内仁的形状及大小,和所述成型内仁与所述鞋具内衬组合后的形状及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为热模件,所述成型内仁为冷模件;所述预置内仁可受驱沿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滑动以置于所述第一外模和所述第二外模之间;所述组合模具合模后,所述预置内仁所述成型槽组合形成胶壳成型空间,所述胶壳成型空间用于成型所述半成型胶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具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内仁的外表面呈光滑表面,所述成型槽的槽壁呈粗糙表面;所述半成型胶壳附着于所述成型槽的槽壁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家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精诚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