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箱梁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斜拉桥的主梁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悬浇梁的方式进行施工。当斜拉桥拉索区的梁高变化时,箱梁的腹板和顶板会按照一定的方式渐变,从而无法采用挂篮内滑梁的方式进行内模支架施工。因此,在斜拉桥的变化段,一般搭建盘扣支架,然后在盘扣支架上搭建内模支架分段进行现浇混凝土施工。
[0003]然而,现场搭建内模支架不仅效率低,且施工每节段箱梁均需重新搭建内模支架,耗时耗力、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变化段箱梁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包括配合底模板使用的内模骨架,所述内模骨架包括顶板骨架,所述顶板骨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横坡骨架,所述横坡骨架远离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包括配合底模板使用的内模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骨架包括顶板骨架(1),所述顶板骨架(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铰接有横坡骨架(2),所述横坡骨架(2)远离顶板骨架(1)一侧铰接有腹板骨架(3),所述顶板骨架(1)的宽度可调节设置,所述顶板骨架(1)与两组横坡骨架(2)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调节横坡骨架(2)倾角的调节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骨架(1)包括两组顶板支架(11)和设置在两组顶板支架(11)之间的连接条(12),所述顶板支架(11)与连接条(12)滑动连接并通过紧固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构件(5)包括两根伸缩杆(51)和设置在两根伸缩杆(51)之间的联动杆(52),所述伸缩杆(51)铰接在顶板支架(11)和横坡骨架(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施工用可伸缩调节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51)包括固定管(511)和连接杆(512),所述固定管(511)的一端与顶板支架(11)铰接设置,所述连接杆(512)包括同轴设置的螺纹段(5121)和连接段(5122)以及设置在螺纹段(5121)与连接段(5122)之间的活动段(5123),所述活动段(5123)呈U型设置,所述活动段(5123)的一端与螺纹段(5121)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刚,李洋,吴特特,陈泽伟,张君,蒲军,罗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