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76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蓝藻水华防治领域,特别涉及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呋喃酮类化合物能够有效阻断蓝藻分泌的信号分子,对蓝藻的生长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呋喃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毒性较低,种子萌发率为89~100%,在用于防治蓝藻水华时,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蓝藻水华防治
,特别涉及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气候变暖和面源污染的加剧,蓝藻水华已然成为世界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蓝藻水华暴发时,藻类迅速地生长繁殖并漂浮于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或红黄色的水花或薄膜,水体表层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03~106cell/mL。水华会引起水体浊度增加、溶解氧消耗加快,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下降甚至死亡;水华藻释放的藻毒素等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导致水体生态系统进入恶性循环。蓝藻水华不仅影响着环境景观,更给当地生态环境、供水安全及人畜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水华治理方法已经刻不容缓。
[0003]目前,蓝藻水华治理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物理法比如机械打捞,然而,机械打捞无法从根源抑制蓝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不佳,且易出现水华的二次暴发。生物法,如生物滤食,该方法见效慢且适应性差,对蓝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不佳。化学方法,如投加硫酸铜、高锰酸钾等杀藻剂,存在毒性大易引发水体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所述呋喃酮类化合物能够阻断蓝藻分泌的信号分子,从根源对蓝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呋喃酮类化合物在用于防治蓝藻水华时,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所述呋喃酮类化合物为式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A、式I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B或式II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C;
[0007][0008]优选地,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所述阻断剂与待防治蓝藻水体混合。
[0010]优选地,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为铜绿微囊藻、鱼腥藻或束丝藻。
[0011]优选地,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蓝藻的细胞密度不超过1
×
106cell/mL。
[0012]优选地,以抑制率≥50%计,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
×
103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7μM;
[0013]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3~1.0
×
104cell/mL时,阻断
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18μM;
[0014]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4~1.0
×
105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的浓度为≥41μM;
[0015]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5~1.0
×
106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的浓度为≥100μM。
[0016]优选地,以抑制率≥50%计,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
×
103cell/mL时,阻断剂B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的浓度为≥0.1μM;
[0017]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3~1.0
×
104cell/mL时,阻断剂B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7μM;
[0018]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1.01
×
104~1.0
×
105cell/mL时,阻断剂B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14μM;
[0019]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1.01
×
105~1.0
×
106cell/mL时,阻断剂B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27μM。
[0020]优选地,以抑制率≥50%计,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1.0
×
103cell/mL时,阻断剂C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0.05μM;
[0021]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1.01
×
103~1.0
×
104cell/mL时,阻断剂C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0.1μM;
[0022]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1.01
×
104~1.0
×
105cell/mL时,阻断剂C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2μM;
[0023]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1.01
×
105~1.0
×
106cell/mL时,阻断剂C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5μM。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呋喃酮类化合物能够阻断蓝藻分泌的信号分子,从根源对蓝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呋喃酮类化合物在用于防治蓝藻水华时,不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0025]实验数据表明,在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为1
×
104cell/mL~1
×
106cell/mL范围内,阻断剂A、B、C均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增殖,且在铜绿微囊藻的整个生长周期内,最高抑制率可达到100%。而且,实施例的数据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中的阻断剂A、阻断剂B或阻断剂C时,抑制率最高的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仍可达到89~100%,证明阻断剂A、阻断剂B和阻断剂C的生物毒性较低,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阻断剂A对初始细胞密度为1
×
105cell/mL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情况;
[0027]图2为阻断剂B对初始细胞密度为1
×
105cell/mL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情况;
[0028]图3为阻断剂C对初始细胞密度为1
×
105cell/mL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情况;
[0029]图4为阻断剂B对初始细胞密度为1
×
104cell/mL的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情况;
[0030]图5为阻断剂B对初始细胞密度为1
×
106cell/mL的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所述呋喃酮类化合物为
式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A、式I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B或式II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C;
[0032][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将所述阻断剂与待防治蓝藻水体混合。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的原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商品。
[003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优选为铜绿微囊藻、鱼腥藻或束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呋喃酮类化合物在防治蓝藻水华中的应用;所述呋喃酮类化合物为式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A、式I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B或式III所示结构的阻断剂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阻断剂与待防治蓝藻水体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为铜绿微囊藻、鱼腥藻或束丝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蓝藻的细胞密度不超过1
×
106cell/mL。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抑制率≥50%计,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
×
103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7μM;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3~1.0
×
104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浓度为≥18μM;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4~1.0
×
105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的浓度为≥41μM;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1
×
105~1.0
×
106cell/mL时,阻断剂A在所述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的浓度为≥10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以抑制率≥50%计,当待防治蓝藻水体中的蓝藻细胞的密度为≤1.0
×
103cell/mL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亮闫阁周丹丹明皓赵佳怡周奕含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