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765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中,所述射灯天线具有天线反射板,所述天线反射板上设置n个双极化振子,n个所述双极化振子平均分成m组双极化振子组,并在所述天线反射板上呈阵列排布,且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内的所述双极化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高频功分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在天线反射板上将双极化振子进行合理排布,使得射灯天线能够在高楼层、高密度的地区加强5G信号覆盖的信号强度和信号的稳定性,并减少信号干扰。并减少信号干扰。并减少信号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灯天线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信号覆盖范围和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天线的改进和加强也越来越高。前后比是衡量天线排除后向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接收天线的前向最大接收能力与后向最大接收能力的比值,前后比越大,说明天线抗后向干扰的能力越强。现有的天线大多数通过增大天线口面尺寸来达到前后比要求,增大天线口面尺寸必然导致整个天线体积的增大,从而增加天线的生产成本。
[0003]自从5G技术的面世,对天线信号的覆盖能力就有了更加严苛的标准,而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得楼区规划变得楼层高、楼层之间的密度大,就造成了信号盲区,使得在这样的楼层里进行5G信号的覆盖面临许多困难,十分影响楼区人员5G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和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解决5G射灯天线的覆盖信号的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中,所述射灯天线具有天线反射板,所述天线反射板上设置n个双极化振子,n个所述双极化振子平均分成m组双极化振子组,并在所述天线反射板上呈阵列排布,且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内的所述双极化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高频功分器。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的频段为2555~2690MHz。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内设置的所述双极化振子之间的间距为70

120m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组之间的间距为60

80mm。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双极化振子组之间错开一个双极化振子的间距。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组之间设置有挡板,且所述双极化振子组的头部和尾部也设置有所述挡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在所述天线反射板上呈水平阵列排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在所述天线反射板上呈垂直阵列排布。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天线反射板上设置12个所述双极化振子,12个所述双极化振子平均分成4组所述双极化振子组,每组为3个所述双极化振子。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射灯天线还具有射灯天线保护壳和底板,且所述
射灯天线保护壳上设置有安装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在天线反射板上将双极化振子进行合理排布,使得射灯天线能够在高楼层、高密度的地区加强5G信号覆盖的信号强度和信号的稳定性,并减少信号干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正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侧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仰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双极化振子组垂直阵列排布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垂直阵列排布背面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双极化振子组水平阵列排布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平阵列排布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根据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中,射灯天线具有天线反射板1,天线反射板1上设置n个双极化振子11,n个双极化振子11平均分成m组双极化振子组12,并在天线反射板1上呈阵列排布,且双极化振子组12内的双极化振子1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高频功分器13。高频功分器13对应双极化振子11的特高频级别频段设计。
[0029]天线反射板1能够提高天线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增强了天线的强度,天线反射板1还起到阻挡、屏蔽来自后方的其它电磁波对射灯天线信号的干扰,提高了射灯天线信号的稳定性。
[0030]根据附图5所示,双极化振子11的频段为2555~2690MHz。该频段为特高频,更加适合用于5G信号的辐射,增强了5G信号的强度。
[0031]根据附图1所示,双极化振子组12内设置的双极化振子11之间的间距为70

120mm。这个范围是能够实现该射灯天线覆盖5G信号时能够实现信号最强和信号最稳定的双极化振子的间距的最佳范围。
[0032]根据附图5所示,双极化振子组12之间的间距为60

80mm。这个范围是能够实现该射灯天线覆盖5G信号时能够实现信号最强和信号最稳定的双极化振子组之间相隔的最佳范围。
[0033]根据附图5所示,每组双极化振子组12之间错开一个双极化振子11的间距。设置错开一个双极化振子11的间距,使得反射板上的双极化振子组彼此都处在辐射叠加最强的位置,能够加强天线的信号覆盖能力。
[0034]根据附图5所示,双极化振子组12之间设置有挡板14,且双极化振子组12的头部和尾部也设置有挡板14。而挡板14的设置能够提高天线的前后比及其波束的收敛性,优化其方向性。
[0035]根据附图6至附图7所示,双极化振子组12在天线反射板1上呈水平阵列排布。水平阵列排布的设计能够形成垂直方向上的半功率波束宽度远大于水平方向上的半功率波束宽度,起到加强天线辐射的导向和放大电磁波的作用。
[0036]根据附图8至附图9所示,双极化振子组12在天线反射板1上呈垂直阵列排布。垂直阵列排布的设计能够形成水平方向上的半功率波束宽度远大于垂直方向上的半功率波束宽度,起到加强天线辐射的导向和放大电磁波的作用。
[0037]根据附图7或附图9所示,天线反射板1上设置12个双极化振子11,12个双极化振子11平均分成4组双极化振子组12,每组为3个双极化振子11。
[0038]根据附图1所示,天线反射板的背面还设置有天线电路板15,为整个射灯天线提供连接电路。
[0039]在通讯领域中,半功率波束宽度是指在天线辐射方向中通常都有两个瓣或多个瓣,其中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定义为天线方向图的波瓣宽度,即半功率波束宽度。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在最大辐射方向2侧,辐射功率下降3dB的两个方向的夹角;垂直半功率波束宽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在最大辐射方向2侧,辐射功率下降3dB的2个方向的夹角。
[0040]天线是一种能量集中的装置,在某个方向辐射的增强意味着其他方向辐射的减弱;因此,通常可以通过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的缩减来增强某个方向的辐射强度以提高天线增益。在天线增益一定的情况下,天线的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与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灯天线具有天线反射板,所述天线反射板上设置n个双极化振子,n个所述双极化振子平均分成m组双极化振子组,并在所述天线反射板上呈阵列排布,且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内的所述双极化振子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高频功分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的频段为2555~2690MHz。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组内设置的所述双极化振子之间的间距为70

1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化振子组之间的间距为60

8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多通道的大张角射灯天线,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双极化振子组之间错开一个双极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革生谢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诺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