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60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音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理交通噪声的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它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正面板,上下侧板,背面板及左右侧板,所述的正面板及背面板均压制成凹凸形状,且在正面板上分别开有百叶窗及穿孔,在开有穿孔的面板内装有包覆保护膜的吸音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经检测,平均隔声量大于40dB,平均吸声系数为90%以上,防腐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外形美观、自重轻、安装方便及便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可广泛用于交通噪声的治理工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音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理交通噪声的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吸音板一般为单一的穿孔型或者百叶型,通常前后面板均为平面形状,该结构的吸音板存在以下缺陷1.隔音量低,2.吸声系数低,3.耐候耐久性差。对于隔声量这项技术指标,现有的吸音板最好的也只能达到30dB,而吸声系数最高只能达到70%。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是隔声量为≥30dB,吸声系数为≥70%。因此,一般的吸声板均达不到国家的技术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提高吸音板的隔声量及吸声系数,延长使用寿命,特提供一种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正面板、上下侧板、背面板及左右侧板,所述的正面板及背面板均压制成凹凸形状,且在正面板上分别开有百叶窗及穿孔,在开有穿孔的面板内装有包覆保护膜的吸音材料。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经检测其平均隔声量大于40dB,平均吸声系数为90%以上,防腐使用年限在15年以上。本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音隔声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物理性能,各项技术指标均高于国家标准。本技术还具有外形美观、自重轻、安装方便及便于维修等优点。因此,可广泛用于交通噪声的治理工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剖面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正面板,2.百叶窗,3.穿孔,4.上下侧板,5.吸音材料,6.保护膜,7.背面板,8.左右侧面,9.铆钉。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3、4,图中正面板1可由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铝合金卷板制作,上下侧板4、背面板7及左右侧板8可采用彩钢板或镀锌板,正面板1及背面板7均为凹凸形状,即压制凹槽以增加强度及刚度,扩大吸音面积,使产品的抗风压可达300kg/m2。正面板1、上下侧板4、背面板7及左右侧板8均由铆钉9固定组装为一体。百叶窗2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防水、防尘,其开孔角度为45°,在扬尘或淋雨环境中其吸音效果不受影响。吸音材料5采用超细玻璃棉,超细玻璃棉采用离心法生产,内无渣球含量,纤维长度大于8cm,它对人体无害,具有性能稳定、吸音效果好等优点,同时,由于其熔点高,不可燃,完全满足环保和防火规范要求。保护膜6采用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PET薄膜,作为超细玻璃棉的外包装材料具有防水耐酸碱腐蚀、抗紫外线辐射、抗老化等优点,其使用年限可达15年以上。本技术两端可用φ6.2mm钢丝绳连接固定,防止脱落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正面板(1)、上下侧板(4)、背面板(7)及左右侧板(8),所述的正面板(1)及背面板(7)均压制成凹凸形状,且在正面板(1)上分别开有百叶窗(2)及穿孔(3),在开有穿孔(3)的面板内装有包覆保护膜(6)的吸音材料(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凸穿孔百叶混合型吸音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组装在一起的正面板(1)、上下侧板(4)、背面板(7)及左右侧板(8),所述的正面板(1)及背面板(7)均压制成凹凸形状,且在正面板(1)上分别开有百叶窗(2)及穿孔(3),在开有穿孔(3)的面板内装有包覆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再发隔音墙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