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应急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其中轿厢式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0003]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城市居民居住的楼层也越来越高,所以电梯也就使用的越加频繁,导致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也增大,当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果电梯停止楼层的出入口,则方便对电梯内的乘坐人员进行救援,但电梯停在非楼层出入口时,被困人员就需要从电梯的顶部爬出,然后才方便与对其进行救援。
[0004]而现有的电梯缺乏相应的紧急逃生装置,使被困人员不便于从电梯顶部爬出或爬出比较吃力和危险,增加了救援的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厢主体(1),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上开凿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的侧壁上开凿有伸缩槽和卡合槽,所述伸缩槽内设有遮挡板(101),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的底部开凿有置物槽(102),所述伸缩槽内设有多个错开分布的限位横条(103),多个限位横条(103)均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固定连接;驱动机构(2),设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电动机(201),所述电动机(201)上连接有传动轴(202),所述传动轴(202)上安装有驱动齿轮(203);爬升梯架(3),设于所述置物槽(102)内,所述爬升梯架(3)包括一对第一梯杆、一对第二梯杆、一对第三梯杆和一对第四梯杆;固定缓冲机构(4),设于所述爬升梯架(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101)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驱动齿条(104),所述驱动齿条(104)与所述驱动齿轮(203)啮合设置,所述遮挡板(101)上开凿有多个与所述限位横条(103)相匹配的限位滑槽(105),所述遮挡板(101)的一端安装有与卡合槽相匹配的卡合支撑块(1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内设有信号按钮(107)和盖板(108),所述盖板(108)设于所述置物槽(10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02)的两端均套设有支撑套(204),一对所述支撑套(204)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202)与一对支撑套(204)之间均连接有固定轴承(205),所述固定轴承(205)与支撑套(204)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支撑套(204)之间设有保护壳(206),所述传动轴(202)贯穿保护壳(206)设置,所述保护壳(206)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206)的一侧设有控制箱(20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应急逃生用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槽(102)内设有支撑轴(301),所述支撑轴(301)与所述电梯轿厢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01)上套设有一对固定旋转套(302),一对所述固定旋转套(302)分别与一对所述第一梯杆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彬,林武卓,廖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莱茵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