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333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解决了传统线束装置,难以根据动力线束走向进行适应性调节,使用局限性较高的问题,包括底座和上板;所述底座顶部与下板相连,且底座顶部还连接有锁止齿件,锁止齿件内端呈齿牙状结构;所述下板外围设有齿轮,且旋钮底端与下板相连;所述上板连接在下板顶部,且旋钮底端与上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动力线束不同走向所需,对下板角度进行适应性调节,更好的满足于不同走向线束固定防滑需求,并在上板转动调节完毕后,锁止齿件内端齿牙受锁止弹簧推力影响,与下板外围齿轮相啮合,对下板锁止固定的效果,保障下板使用时的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配件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是一种用于捆绑固定汽车动力电缆束的装置,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线束受到颠簸及振动的影响较大,如未进行可靠固定,作用力将沿着动力线束传导至功率电器件的接口插件。久而久之,将造成接口插件的松动、磨损、裂纹,甚至是破损。
[0003]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可以参考CN209617063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用于托起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线束的下板,扣合在下板上、用于罩在动力线束上的上板,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上板和下板设置、用于将动力线束紧密压合在上板与下板之间的螺栓。上板包括第一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的两侧,且结构相同的第一C形弯部和第二C形弯部;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套设在螺栓外边缘的第一通孔。下板包括第二连接板,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的两侧,且结构相同的第一弧形弯部和第二弧形弯部;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用于套设在所述螺栓外边缘的第二通孔。
[0004]现有类似的汽车动力线束装置在使用时,可调节效果较差,难以根据动力线束走向进行适应性调节,使用局限性较高,在对动力线束夹持固定时,需要通过扳手扭动螺栓将上下板连接在一起进行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汽车动力线束装置在使用时,可调节效果较差,难以根据动力线束走向进行适应性调节,使用局限性较高,在对动力线束夹持固定时,需要通过扳手扭动螺栓将上下板连接在一起进行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化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与下板相连,底座顶部还连接有锁止齿件,锁止齿件内端呈齿牙状结构;所述下板外围设有齿轮,旋钮底端与下板相连;上板,所述上板连接在下板顶部,旋钮底端与上板相连。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两端呈圆弧状,下板顶侧开设有四个插槽,上板两端呈圆弧状,上板底侧设有四个插柱,插柱滑动安装于插槽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板两端内侧等距设有下防滑钉,上板两端内侧等距设有上防滑钉。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板内部开设有活动连孔,旋钮底端转动连接于下板内部,旋钮顶部插合于活动连孔内,旋钮顶端转动贴合于上板顶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钮顶端底侧呈圆弧状,上板顶部开设有弧形卡槽,旋钮顶端底侧卡合于弧形卡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插柱外侧均套装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底端压合在下板顶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板底部为中空状结构,底座顶部转动连接于下板底部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顶部呈对称状设有两个导向滑杆,锁止齿件内部呈对称状开设有两个导向滑孔,导向滑杆滑动连接于导向滑孔内,锁止齿件内端齿牙与齿轮相啮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杆外部套装有锁止弹簧,锁止弹簧一端与锁止齿件内侧相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下板和上板的设置,有利于当动力线束分别放置于下板两端内时,下板安装在上板顶部,使下板两端内侧分别与两动力线束相贴,起到对动力线束夹持固定效果,防止动力线束左右移动造成磨损现象的发生;当下板和上板夹持在动力线束外部时,下防滑钉和上防滑钉插入动力线束外侧绝缘层内,增大下板和上板与动力线束之间摩擦系数,起到对动力线束防滑效果。
[0016]2.旋钮的设置,有利于当上板安装在下板顶部时,旋钮顶部贯穿于活动连孔顶部外,转动旋钮,使旋钮顶端压合在上板顶侧,起到对上板固定效果,保障上板对动力线束夹持固定效果;配合弧形卡槽的开设,当旋钮转动九十度后,旋钮顶端卡合于弧形卡槽内,通过弧形卡槽对旋钮进行限位,防止旋钮随意转动,影响旋钮对上板固定效果;并且配合限位弹簧的设置,通过限位弹簧对上板施加推力,保障上板顶部弧形卡槽与旋钮之间贴合的紧密性。
[0017]3.下板与底座转动连接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动力线束不同走向所需,对下板角度进行适应性调节,更好的满足于不同走向线束固定防滑需求;配合锁止齿件的使用,当上板转动调节完毕后,锁止齿件向内滑动调节,使锁止齿件内端齿牙与下板外围齿轮相啮合,起到对下板锁止固定的效果,保障下板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配合锁止弹簧的设置,通过锁止弹簧对锁止齿件施加推力,保障锁止齿件内端齿牙与齿轮啮合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顶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底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板与上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板转动调节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顶部锁止齿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底座与下板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下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板底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座;101、导向滑杆;2、下板;201、插槽;202、齿轮;203、下防滑钉;3、上板;301、
插柱;302、活动连孔;303、上防滑钉;304、弧形卡槽;4、限位弹簧;5、旋钮;6、锁止齿件;601、导向滑孔;7、锁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包括底座1和上板3;底座1顶部与下板2相连,下板2底部为中空状结构,且底座1顶部转动连接于下板2底部内,可根据动力线束不同走向所需,对下板2角度进行适应性调节,更好的满足于不同走向线束固定防滑需求;下板2两端内侧等距设有下防滑钉203,上板3两端内侧等距设有上防滑钉303,当下板2和上板3夹持在动力线束外部时,下防滑钉203和上防滑钉303插入动力线束外侧绝缘层内,增大下板2和上板3与动力线束之间摩擦系数,起到对动力线束防滑效果;底座1顶部还连接有锁止齿件6,锁止齿件6内端呈齿牙状结构;下板2外围设有齿轮202,且旋钮5底端与下板2相连;上板3连接在下板2顶部,且旋钮5底端与上板3相连。
[0030]其中,下板2两端呈圆弧状,下板2顶侧开设有四个插槽201,上板3两端呈圆弧状,上板3底侧设有四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与下板(2)相连,底座(1)顶部还连接有锁止齿件(6),锁止齿件(6)内端呈齿牙状结构;所述下板(2)外围设有齿轮(202),旋钮(5)底端与下板(2)相连;上板(3),所述上板(3)连接在下板(2)顶部,旋钮(5)底端与上板(3)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两端呈圆弧状,下板(2)顶侧开设有四个插槽(201),上板(3)两端呈圆弧状,上板(3)底侧设有四个插柱(301),插柱(301)滑动安装于插槽(201)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2)两端内侧等距设有下防滑钉(203),上板(3)两端内侧等距设有上防滑钉(303)。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汽车动力线束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3)内部开设有活动连孔(302),旋钮(5)底端转动连接于下板(2)内部,旋钮(5)顶部插合于活动连孔(302)内,旋钮(5)顶端转动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西潘少华陈紫薇潘清华潘柱范亚情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华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