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加湿
,特别是涉及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采用中空纤维膜设计的膜加湿器在加湿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干燥的、较低温度的气体流经中空纤维膜的内腔,较高温的蒸汽流经中空纤维膜的外表面,此时,蒸汽需要将热量传递给中空纤维膜内腔的较低温气体,实现对较低温气体的加热,同时,蒸汽还需要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孔道渗透到内腔,实现对干燥气体的加湿。因此,在中空纤维膜结构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热量的快速传递及蒸汽的快速渗透,同时还要防止中空纤维膜内腔中较低温气体的外泄。
[0003]但是,为了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和蒸汽的快速渗透,传统技术中需要提高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和将中空纤维膜的膜壁做到非常薄,往往需达到100微米及以下,另外,还需要将中空纤维膜的孔道尽可能的做大,以降低传输交换阻力;然而,要防止中空纤维膜内腔中较低温气体的外泄,又需要将中空纤维膜做到足够的厚度和足够的致密,二者相互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膜中心到膜表面的方向上依次排布的致密层、过渡层和大孔层,所述致密层含有第一气孔,所述过渡层含有第二气孔,所述大孔层含有的第三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的平均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气孔的平均孔径且小于所述第三气孔的平均孔径,所述中空纤维膜与水滴的初始接触角小于或等于65度,且在20秒以内接触角降为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孔的平均孔径小于或等于20nm;及/或,所述第三气孔的平均孔径大于或等于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μm,所述亲水性中空纤维膜的膜壁厚度为90μm
‑
11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所述致密层的厚度的4倍
‑
8倍,所述第二气孔的孔径由膜中心到膜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过渡层为连续海绵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中空纤维膜的材料包括制膜聚合物、亲水聚合物以及增强聚合物,所述制膜聚合物包括聚醚砜或聚苯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亲水聚合物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增强聚合物包括聚氨酯树脂。6.一种如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铸膜液,所述铸膜液包括制膜聚合物、亲水聚合物、第一亲水有机溶剂、结构调整剂和增强聚合物;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富,林海波,韩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