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2701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及制冷系统,该压缩机包括:第一叶轮,沿轴向吸入制冷剂,并沿与轴向呈锐角的方向压缩;第二叶轮,沿轴向吸入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并沿离心方向压缩;马达,使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旋转;以及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的制冷剂的吸入方向相同。的制冷剂的吸入方向相同。的制冷剂的吸入方向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制冷系统是将冷水供应给冷水需求处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在冷冻系统循环的制冷剂和在冷水需求处和冷冻系统之间循环的冷水进行热交换,来冷却冷水。这种制冷系统可以作为大容量设备设置于规模大的建筑物等。
[0003]现有的制冷系统应用两级离心式叶轮,使用进行两级压缩的压缩机。两级压缩机具有压缩压力高,效率优异的优点。
[0004]但是,当使用两个离心式叶轮时,存在对转速增大的限制范围,因此存在叶轮尺寸变大的问题点。并且离心式叶轮沿轴向吸入制冷剂并沿离心方向(与轴向交叉的径向)排出,在此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点,需要在压缩机的壳体的外部设置有连接一级叶轮和二级叶轮的连接流路,而在连接流路上会产生损失,并且追加连接配管导致压缩机尺寸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由于能够通过使用混流式叶轮来增大比速率,因此提供一种与使用离心式叶轮相比使叶轮的尺寸减小的压缩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混流式叶轮,提高压缩机的构成的配置效率,由此减小尺寸的压缩机。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性能得到提高的压缩机。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并不限定于以上提及到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被提及到的其他目的。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将混流式叶轮用作一级叶轮
[001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混流式叶轮中使用到的扩散器的无效区域配置推力轴承。
[0011]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叶轮,沿轴向吸入制冷剂,并沿与轴向呈锐角的方向压缩;第二叶轮,沿轴向吸入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并沿离心方向压缩;马达,使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旋转;以及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的制冷剂的吸入方向相同。
[0012]所述第一叶轮可以包括混流式叶轮,所述第二叶轮可以包括离心式叶轮。
[0013]所述马达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之间。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使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扩散的扩散器,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所述扩散器的流入部可以位于比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叶
轮的位置,在轴向上,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可以位于比所述扩散器的流入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叶轮的位置。
[0015]所述扩散器的流入口的方向可以位于吸入制冷剂的第一轴向和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之间,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的方向可以与所述第一轴向平行。
[0016]所述扩散器可以由形成于容纳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马达以及旋转轴的壳体的空腔限定。
[0017]所述扩散器可以是包围所述旋转轴的环形状。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在轴向上支撑所述旋转轴的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可以配置为与所述扩散器在所述径向上重叠。
[0019]所述推力轴承可以位于比所述扩散器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扩散流路,所述扩散流路与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连接并将扩散的制冷剂引向所述第二叶轮,所述扩散流路可以配置为与所述马达在所述径向上重叠。
[0021]所述马达可以位于比所述扩散流路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
[0022]所述扩散流路可以由形成于容纳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马达以及旋转轴的壳体的空腔限定。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复数个磁性轴承,所述复数个磁性轴承在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径向上支撑所述旋转轴。
[0024]所述磁性轴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与所述扩散器在径向上重叠的位置。
[0025]在轴向上,在所述磁性轴承中位于靠近所述推力轴承的位置的磁性轴承可以位于比所述推力轴承更靠近所述马达的位置。
[0026]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包括:一叶轮,沿轴向吸入制冷剂,并沿与轴向呈锐角的方向压缩;第二叶轮,沿轴向吸入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并沿离心方向压缩;马达,使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旋转;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推力轴承,在轴向上支撑所述旋转轴;以及扩散器,使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扩散;所述推力轴承可以配置于所述扩散器和所述旋转轴之间的容纳空间。
[0027]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记载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图。
[0029]图2是示出与控制部连接的构成之间的关系的框图。
[0030]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0031]图4是将图3的一部分放大的剖视图。
[0032]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0:压缩机
ꢀꢀꢀꢀꢀꢀꢀꢀꢀꢀꢀꢀꢀ
200:冷凝器
[0035]300:膨胀阀
ꢀꢀꢀꢀꢀꢀꢀꢀꢀꢀꢀꢀꢀ
400:蒸发器
[0036]500:空气调节单元
ꢀꢀꢀꢀꢀꢀꢀ
600:冷却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实施例不限于在下文中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提供实施例是为了完善公开并且用于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开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同的元件。
[0038]如图所示,作为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的“之下(below)”,“下方(beneath)”,“下部(lower)”,“上(above)”,“上部(upper)”等,可以为了便于说明一个构成要素和另一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而使用。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除了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之外,还应该理解为包括在使用时或动作时构成要素的彼此不同的方向的术语。例如,在将附图中图示的构成要素倒转的情况下,描述为位于另一构成要素“之下(below)”或“下方(beneath)”的构成要素可以安放于另一构成要素的“上方(above)”。因此,作为示例性术语的“下方”可以将下方和上方均包括。构成要素可以沿其他方向取向,因此,关于空间的相对性术语可以根据取向来解释。
[0039]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到的术语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而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说明书中,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在说明书中使用到的“包含(comprises)”以及/或“包括(comprising)”并不表示除了提及到的构成要素、步骤以及/或动作之外,存在或追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以及/或动作。
[0040]除非另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中,包括:第一叶轮,沿轴向吸入并沿与轴向呈锐角的方向压缩制冷剂;第二叶轮,沿轴向吸入并沿离心方向压缩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马达,使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旋转;以及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所述马达连接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的吸入制冷剂的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叶轮包括混流式叶轮,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离心式叶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马达位于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还包括使在所述第一叶轮压缩的制冷剂扩散的扩散器,在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所述扩散器的流入部位于比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叶轮的位置,在轴向上,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位于比所述扩散器的流入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叶轮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扩散器的流入口的方向位于吸入制冷剂的第一轴向和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之间,所述扩散器的吐出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轴向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扩散器由形成于容纳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马达以及旋转轴的壳体的空腔限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义植郑璡熺韩贤旭姜正浩李熙雄金哲民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