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41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包括叶轮槽、驱动腔、主动轴、气腔、冷却腔、冷却装置、交换装置;所述交换装置包括通气管、第一单向阀、驱动管、第二单向阀、活塞、连杆、减速机构、交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冷却腔与叶轮槽贴临,通过冷却腔内的冷却水对叶轮槽内进行冷却;通过冷却装置能根据通过交换装置实现对冷却腔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同时能根据叶轮槽内的稳定自动调节冷却速度,从而能提高冷却的稳定性;进一步保护气泵的安全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气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

技术介绍

[0002]气泵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由于气泵的工作量大,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发热;导致气泵损坏甚至爆炸,影响到了生产安全;为了提高了气泵的使用安全性,需要对气泵进行冷却,使气泵在使用的时候更加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设于泵盖上的叶轮槽、设于所述泵盖内的驱动腔、设于所述驱动腔内的主动轴、设于所述泵盖上的气腔、设于所述泵盖内的冷却腔、设于所述冷却腔上的冷却装置及设于所述气腔内的交换装置;所述交换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泵盖上的多通气管、设于所述通气管上的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通气管底部的驱动管、设于所述驱动管上的第二单向阀、设于所述通气管上的活塞、设于所述活塞上的连杆、设于所述驱动腔内的减速机构、设于所述冷却腔内的交换机构;所述驱动管横截面为圆弧形,一端连接通气管的末端,另一端联通气腔。
[0005]设备开始运行的时候,首先叶轮的旋转会使叶轮槽内温度升高;此时冷却腔内的冷却水开始进行冷却,然后随着主动轴的旋转会使活塞往复移动,将外部的冷空气打入气腔内,对冷却水进行冷却;进一步的随着设备的运行,使叶轮槽内的压力增大,驱动减速机构启动;然后自动调节换气的速度;通过气腔的设置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能对冷却水进行保温处理;防止冷却水随着叶轮槽内的稳定升高而降低冷却效果;通过冷却腔的设置实现了通过水冷对叶轮槽进行冷却,防止气泵运行时温度过高,保护气泵;通过通气管和驱动管的设置实现了外界空气便于驱动交换机构的启动,从而实现对冷却水的冷却稳定性;通过减速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能根据叶轮槽内的稳定自动调整气体的更换,从而提高了冷却的稳定性。
[0006]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设于主动轴上的第一旋转块、设于所述驱动腔顶部的移动框、设于所述驱动腔顶部的旋转辊、设于所述旋转辊上的第二旋转块、设于所述旋转辊上的旋转弹簧、设于所述移动框上的偏心块、设于所述旋转辊上的凸块、设于所述驱动腔内壁上的移动杆、设于所述移动杆上的万象球、设于所述万象球上的连接杆、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摩擦球、设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移动部件;所述第一旋转块纵截面为梯形,设于主动轴上端;所述移动框可移动的嵌在驱动腔的顶部;所述旋转辊可旋转的嵌在驱动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块纵截面为梯形,固设于旋转辊顶端;所述旋转弹簧连接旋转辊和驱动腔顶部;所述偏心块设于移动框上,该偏心块与移动框偏心设置;所述凸块横截面为椭圆形,设于旋转辊上;该凸块与偏心块相抵;所述移动杆可上下移动的嵌在驱动腔内壁上;所述万象球可万象旋转的嵌在移动杆上;所述连接杆穿设在万象球上;所述摩擦球设于连接杆的两端;该摩擦
球分别与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表面相抵。
[0007]主动轴的旋转会驱动第一旋转块的旋转,然后连接杆两端的摩擦球开始带动第二旋转块的旋转;进一步的驱使旋转辊开始旋转,然后带动凸块与偏心块相抵;此时驱动偏心块开使做环形移动,至此开始拉动活塞做往复移动;当叶轮槽内的温度升高的时候,带动气压也升高;此时移动组件开始启动,带动移动杆移动,从而使第二旋转块加快旋转;通过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的设置能通过摩擦球改变转速,从而能适应叶轮槽内的不同温度;通过偏心块的设置能驱动多根连杆往复移动,从而能交替驱动活塞移动;然后实现气腔内的气体交换,实现了冷却的稳定性;通过凸块的设置能带动偏析块做环形移动,从而使连杆移动更加平稳;通过通过万向球的设置能使连接杆适应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的斜度,提高了旋转变化的稳定;通过摩擦球的设置能根据摩擦力连接第一旋转块和第二旋转块,从而能提高换气的稳定性。
[0008]所述移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冷却腔内壁上的第一移动块、设于所述冷却腔内壁上的第二移动块、设于所述泵盖内的交替槽、设于所述交替槽上的圆弧杆、设于所述圆弧杆上的圆弧扭簧、设于所述泵盖内的移动槽、设于所述移动杆上的移动齿条、设于所述泵盖内的旋转齿轮、设于移动槽内的滑块、设于所述泵盖内的连接齿条、设于所述连接齿条内的螺纹孔、设于所述滑块上的滑块齿条、设于所述螺纹孔内的螺杆、设于所述螺纹杆底部的连接齿轮;所述第一移动块可移动的嵌在冷却腔的内壁上;该第一移动块的纵截面为圆弧形;所述交替槽横截面为扇形,设于泵盖内;所述圆弧杆横截为圆弧性,一端与第二移动块铰接,另一端与会快铰接。
[0009]当叶轮槽内的气压增大的时候会压动第一移动块向右移动;然后驱动滑块开始移动,进一步的驱动圆弧杆翻转;进一步的驱动第二移动块向左移动;当第一移动块移动的时候,圆弧板发生弯折;同时滑块的移动使活块齿条和连接齿轮啮合,驱动螺杆旋转;然后带动连接池太哦向上移动;进一步的带动移动齿条向下移动;通过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叶轮槽内壁的光滑性,使气压更稳定;另一方面能保证叶轮槽的容积;通过圆弧杆的设置能使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同步相对移动,从而能始终保持叶轮槽的容积;通过移动齿条的设置能带动移动杆上下往复移动,从而能实现实时的减速效果;通过螺纹孔和螺杆的设置能带动连接齿条的上下移动,提高了传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通过圆弧板的设置实现了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在移动的时候能对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气体进入到冷却腔内。
[001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气腔上下内壁的旋转台、设于所述旋转台上的多块斜板、设于所述气腔内壁上的旋转环、设于所述旋转环上的多块导风板、设于所述旋转环上的折流板、设于所述冷却腔内上的冷却管、设于所述冷却管上的冷却槽;所述斜板横截面为横截面为V字形;该斜板设有多块,沿旋转台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该导向板横截面为半圆形;且该导向板位于冷却腔内;所述折流板横截面为V字形,设于旋转环上。
[0011]进行冷却的时候,冷却腔内的冷却水对叶轮槽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同时进入到气腔内的空气吹向斜板,使斜板开始旋转;然后气腔内的气体开始旋转,同时在折流板的作用下驱动旋转环开始旋转;此时导向板开始带动冷却腔内的冷却水开始旋转;此时水与冷却管接触,通过冷却管内的空气对冷却水进行冷却;通过斜板的设置能一方面能充分接触气体,从而快速驱动旋转台旋转;另一方面能带动空气旋转,提高了换气的效率;通过导向板
的设置能带动冷却液开始流动,然后使冷却液充分冷却;同时能使冷却液与冷却管进行接触,提高了冷却的冷却的稳定性;通过折流板的设置能带动旋转环的旋转;通过冷却槽的设置能使冷却液充分与冷却管接触,从而能使冷却效果更好。
[001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专利技术冷却腔与叶轮槽贴临,通过冷却腔内的冷却水对叶轮槽内进行冷却;通过冷却装置能根据通过交换装置实现对冷却腔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果;同时能根据叶轮槽内的稳定自动调节冷却速度,从而能提高冷却的稳定性;进一步保护气泵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002)、设于(002)上的泵盖(030)、设于泵盖(030)内的叶轮(027)、设于泵体(002)上的电机(100)、设于泵体(002)底部的消音组件(9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泵盖(030)上的叶轮槽(1)、设于所述泵盖(020)内的驱动腔(11)、设于所述驱动腔(11)内的主动轴(12)、设于所述泵盖(030)上的气腔(13)、设于所述泵盖(030)内的冷却腔(14)、设于所述冷却腔(14)上的冷却装置(4)及设于所述气腔(13)内的交换装置(3);所述交换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泵盖(030)上的多根通气管(31)、设于所述通气管(31)上的第一单向阀(32)、设于所述通气管(31)底部的驱动管(33)、设于所述驱动管(33)上的第二单向阀(34)、设于所述通气管(31)上的活塞(35)、设于所述活塞(35)上的连杆(36)、设于所述驱动腔(11)内的减速机构(2)、设于所述冷却腔(14)内的交换机构(6);所述驱动管(33)横截面为圆弧形,一端连接通气管(31)的末端,另一端联通气腔(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高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2)包括设于主动轴(12)上的第一旋转块(21)、设于所述驱动腔(11)顶部的移动框(22)、设于所述驱动腔(11)顶部的旋转辊(23)、设于所述旋转辊(23)上的第二旋转块(24)、设于所述旋转辊(23)上的旋转弹簧(25)、设于所述移动框(22)上的偏心块(26)、设于所述旋转辊(23)上的凸块(27)、设于所述驱动腔(11)内壁上的移动杆(28)、设于所述移动杆(28)上的万象球(29)、设于所述万象球(29)上的连接杆(291)、设于所述连接杆(291)两端的摩擦球(293)、设于所述移动杆(28)上的移动部件(5);所述第一旋转块(21)纵截面为梯形,设于主动轴(12)上端;所述移动框(22)可移动的嵌在驱动腔(11)的顶部;所述旋转辊(23)可旋转的嵌在驱动腔(11)的顶部;所述第二旋转块(24)纵截面为梯形,固设于旋转辊(23)顶端;所述旋转弹簧(25)连接旋转辊(23)和驱动腔(11)顶部;所述偏心块(26)设于移动框(22)上,该偏心块(26)与移动框(22)偏心设置;所述凸块(27)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星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格凌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