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228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包括位于静电场区下方的粉尘收集区、自袋口将粉尘收集区的开口密封并形成有过滤腔和滤气腔的粉尘收集滤袋、用于将滤气腔和静电场区相连通的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循环管路上的循环风机,其中粉尘收集滤袋的外周与粉尘收集区内壁之间形成滤气腔,过滤腔与静电场区连通,位于静电场区的气流经过过滤腔流入滤气腔并回流至静电场区形成气流的内循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循环式气流,能够有效的对电极片上的粉尘进行吹扫清洁,并且吹扫后的粉尘随内循环的气流流动收集至粉尘收集滤袋中,从而不需要拆卸除尘设备过滤层,即可实施过滤层的自清洁。自清洁。自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的生产作业过程中,生产设备往往会产生大量含油雾或粉尘等污染气体,对工作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需要对生产设备产生的气体进行集中净化。
[0003]例如,针对粉尘而言,所采用除尘设备,最为常用的就是滤筒式或滤袋式除尘,虽然,能够满足粉尘颗粒的拦截滤除,但是,其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所用的过滤层容易堵塞,造成风阻大,滤除效果差,而且比较耗能,同时,需要拆卸过滤层进行单独清洁,因此,操作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包括位于静电场区下方的粉尘收集区、自袋口将粉尘收集区的开口密封并形成有过滤腔和滤气腔的粉尘收集滤袋、用于将滤气腔和静电场区相连通的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循环管路上的循环风机,其中粉尘收集滤袋的外周与粉尘收集区内壁之间形成滤气腔,过滤腔与静电场区连通,位于静电场区的气流经过过滤腔流入滤气腔并回流至静电场区形成气流的内循环,吸附在静电场电极片上的粉尘随着气流而流动、并收集至粉尘收集滤袋中。
[0007]优选地,粉尘收集区的开口朝上设置,袋口通过密封条可拆卸的密封在粉尘收集区的开口上。开口的设置,便于气流的抽出和循环;袋口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粉尘收集滤袋的拆装和更换。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粉尘收集滤袋形成有多个袋腔,其中每个袋腔的袋底均位于粉尘收集区的底板的上方,且每个袋腔的袋底与底板相隔开设置。在此,通过多个袋腔将吸附的气流进行分梳,不仅能够增强过滤效率和效果,而且还能够增强气流的畅通性,以便于在气流内循环中快速实现静粘附在电极片上粉尘的收集。
[0009]优选地,多个袋腔自顶部相连通设置,且沿着粉尘收集区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能够将气流相对均匀的分梳至每一个袋腔。
[0010]进一步的,多个袋腔的袋口顶部齐平,且每相邻两个袋口之间自连接边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的连接。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体成型,滤袋布直接褶皱形成所对应的连接边。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每个袋腔所形成袋口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步变小。这样设置有两个目的:一、便于将相邻两个袋腔相对隔开,有利于气流的流
动,增加过滤效率和效果;二、便于过滤后粉尘的收集,一般情况下,粉尘会汇聚堆集在袋腔的底部。
[0012]优选地,多个袋腔的袋底齐平设置。每一个袋腔进行过滤的能力相同。
[0013]此外,循环风机位于静电场区的下方且位于粉尘收集区的一侧,循环管路包括将滤气腔与循环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的第一管路、用于将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静电场区相连通的第二管路。这样的布局,使得结构相对简单,而且便于实施。
[0014]优选地,静电场区具有自上而下分布的多级静电场,第二管路包括通气管道、与多级静电场中的每级静电场一一对应设置且与通气管道相连通的回流支管,其中自回流支管吹出的气流能够将所对应静电场电极片上的粉尘吹扫清洁。这样一来,确保每级静电场对应形成有清洁吹扫气流,从而改善清洁效率和效果。
[0015]具体的,通气管道包括通气主管、与每一个回流支管相连通的通气支管,其中回流支管有多根,且绕着静电除尘设备的壳体周向设置或者并排设置在所对应的静电场的上方。
[0016]本例中,多根回流支管并排设置,且回流支管与电极片相交设置(最佳的为垂直状态),其中每根回流支管上分布有气流通孔。因此,通过全面覆盖且形成有与电极片平行的气流对电极片进行吹扫,改善并提升吹扫清洁效果。
[0017]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本技术通过内循环式气流,能够有效的对电极片上的粉尘进行吹扫清洁,并且吹扫后的粉尘随内循环的气流流动收集至粉尘收集滤袋中,从而不需要拆卸除尘设备过滤层,即可实施过滤层的自清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静电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图;
[0021]图3为图2中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0022]其中:1、粉尘收集区;
[0023]2、粉尘收集滤袋;g、过滤腔;q、滤气腔;20、袋腔;
[0024]3、循环管路;31、第一管路;32、第二管路;320、通气管道;a、通气主管;b、通气支管;321、回流支管;
[0025]4、循环风机;
[0026]j、静电场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
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系统包括位于静电场区下方的粉尘收集区、自袋口将所述粉尘收集区的开口密封并形成有过滤腔和滤气腔的粉尘收集滤袋、用于将所述滤气腔和所述静电场区相连通的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循环风机,其中所述粉尘收集滤袋的外周与所述粉尘收集区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滤气腔,所述过滤腔与所述静电场区连通,位于所述静电场区的气流经过所述过滤腔流入所述滤气腔并回流至所述静电场区形成气流的内循环,吸附在静电场电极片上的粉尘随着气流而流动、并收集至所述粉尘收集滤袋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区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袋口通过密封条可拆卸的密封在所述粉尘收集区的开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收集滤袋形成有多个袋腔,其中每个所述袋腔的袋底均位于所述粉尘收集区的底板的上方,且每个所述袋腔的袋底与所述底板相隔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袋腔自顶部相连通设置,且沿着所述粉尘收集区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并排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静电除尘设备的内循环式自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咪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