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170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同时与吹塑喷头连接的回收支路、蓄压罐和泄压支路,所述回收支路与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蓄压罐与吹塑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泄压支路与吹塑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回收支路依次设置有真空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蓄压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蓄压罐的进气口还同时连接有补气支路,所述的补气支路依次设置有空气压缩泵、第二过滤器、第二干燥器和压力罐,所述压力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蓄压罐连接;所述泄压支路设置有第三过滤器。压支路设置有第三过滤器。压支路设置有第三过滤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吹塑瓶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饮料瓶化妆瓶等吹塑瓶的吹塑工艺过程中,为了保障吹塑瓶内部的卫生条件,其吹塑时使用的压缩气体一般为专用的氮气等惰性压缩气体。现有的技术中,压缩气体在吹塑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导致生产成本难以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回收压缩气体实现节能的压缩气体回收系统。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包括同时与吹塑喷头连接的回收支路、蓄压罐和泄压支路,所述回收支路与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蓄压罐与吹塑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泄压支路与吹塑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回收支路依次设置有真空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一干燥器,所述第一干燥器与所述蓄压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蓄压罐的进气口还同时连接有补气支路,所述的补气支路依次设置有空气压缩泵、第二过滤器、第二干燥器和压力罐,所述压力罐的出气口与所述蓄压罐连接;所述泄压支路设置有第三过滤器。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压缩气体回收系统,可实现吹塑气体的回收利用,实现节能减耗的效果。具体地,当吹塑喷头完成吹塑后,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打开使吹塑喷头与回收支路连通,同时利用真空泵将瓶内的高压气体吸走,当吹塑瓶内的压力降低至一定水平后第三电磁阀打开使平衡吹塑瓶内的压力防止吹塑瓶的压力过低导致变形。
[0006]回收的吹塑气体依次通过回收支路的第一过滤器和第一干燥器对压缩气体进行过滤和干燥以排出气体内的固体杂质和水分,最后进入蓄压罐内储存从而被回收利用。
[0007]同样地,通过空气压缩泵可将气压抽入补气支路中并依次通过第二过滤器和第二干燥器对气体进行过滤和干燥以排出气体内的固体杂质和水分,最后将气体抽入压力罐,当压力罐内的压力大于蓄压罐后可将压力罐内的高压气体排入蓄压罐内储存从而补充蓄压罐内的高压气体以补偿部分无法回收的气体。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干燥器与蓄压罐之间、所述压力罐与第二干燥器之间以及压力罐与蓄压罐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利用单向阀可防止气体在第一干燥器与蓄压罐之间,所述压力罐与第二干燥器之间以及压力罐与蓄压罐之间倒流。
[0009]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均包括有压缩机、储液器、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预冷器、汽水分离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预冷器内置于第一管道内,所述预冷器内成型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根沿预冷器排列方向长度延伸并分别连通第一管道两端的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出气口和汽水分离器,所述预冷器
的内腔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气口连接汽水分离器,同时所述蒸发器延伸至第二管道内;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和膨胀阀依次循环连接。当气体进入第一干燥器和第二干燥器内部后,先进入预冷器的内腔中并与换热列管内的低温气体进行初步冷却,随后进入第二管道内与蒸发器热交换从而进行二次冷却,最终冷却后的气体进入汽水分离器进行气水分离排出气体中的水分后,气体最终通过通过预冷器换热列管使温度回升后从出气口排出。
[0010]进一步,所述的预冷器和第二管道内均成型有多块上下错位排列的垂直挡板,并且相邻的垂直挡板之间在垂直平面内的投影局部重叠。通过上述结构可使气体在预冷器和第二管道内形成S型的路径,延长其行程长度从而充分进行热交换。
[0011]进一步,所述汽水分离器包括有分离室以及设置于所述分离室下侧设置有集水漏斗,所述分离室上设置有多块竖向排列的水平挡板,相邻的水平挡板之间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局部重叠。通过上述结构可使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水平挡板充分接触,利用水平挡板阻隔水分达到水气分离的效果,分离后的水可通过集水漏斗收集并排出。
[0012]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均包括有相互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有进气室和出气室,所述下壳体内部设置有下壳腔,所述进气室同时连接进气口和下壳腔,所述出气室同时连接出气口和滤芯,所述滤芯呈中空结构并延伸至下壳腔内,所述下壳腔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气体进入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三过滤器后,依次经过进气室、下壳腔、滤芯、出气室,其中当气体从下壳腔通过滤芯时,其气体中的粉尘等固体杂质可通过滤芯过滤阻隔在下壳腔内,实现过滤效果。通过排污口可将下壳腔内沉积的粉尘排出。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气口均连接有反洗管,所述反洗管还同时连接有蓄压罐的出气口,同时所述蓄压罐与第一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蓄压罐与第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一过滤器与第一干燥器之间设置有第六电磁阀,第二过滤器与第二干燥器之间设置有第七电磁阀。当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打开后蓄压罐内向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气口输入高压气体从而对其内部的滤芯进行反冲使吸附于滤芯表面的污染物被高压气体冲至下壳腔内实现反洗,而第一过滤器与第一干燥器之间以及第二过滤器与第二干燥器之间的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可防止反洗时高压气体进入第一干燥器和二干燥器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第三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干燥器/第二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

吹塑喷头1,21

第一电磁阀,22

第二电磁阀,23

第三电磁阀,24

第四电磁阀,25

第五电磁阀,26

第六电磁阀,27

第七电磁阀,3a

第一过滤器,3b

第二过滤器,3c

第三过滤器,31

上壳体,311

进气室,312

出气室,32

下壳体,321

下壳腔,323

滤芯,4a

第一干燥器,4b

第二干燥器,41

压缩机,42

储液器,43

膨胀阀,44

蒸发器,45

冷凝器,46

预冷器,461

换热列管,47

汽水分离器,471

分离室,472

集水漏斗,473

水平挡板,481

第一管道,482

第二管道,49

垂直挡板, 51

真空泵,5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时与吹塑喷头(1)连接的回收支路、蓄压罐(6)和泄压支路,所述回收支路与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1),所述蓄压罐(6)与吹塑喷头(1)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2),所述泄压支路与吹塑喷头(1)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23);所述回收支路依次设置有真空泵(51)、第一过滤器(3a)和第一干燥器(4a),所述第一干燥器(4a)与所述蓄压罐(6)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蓄压罐(6)的进气口还同时连接有补气支路,所述的补气支路依次设置有空气压缩泵(52)、第二过滤器(3b)、第二干燥器(4b)和压力罐(7),所述压力罐(7)的出气口与所述蓄压罐(6)连接;所述泄压支路设置有第三过滤器(3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器(4a)与蓄压罐(6)之间、所述压力罐(7)与第二干燥器(4b)之间以及压力罐(7)与蓄压罐(6)之间均设置有单向阀(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气体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干燥器(4a)和第二干燥器(4b)均包括有压缩机(41)、储液器(42)、膨胀阀(43)、蒸发器(44)、冷凝器(45)、预冷器(46)、汽水分离器(47)、第一管道(481)和第二管道(482);所述预冷器(46)内置于第一管道(481)内,所述预冷器(46)内成型有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多根沿预冷器(46)排列方向长度延伸并分别连通第一管道(481)两端的换热列管(461),所述换热列管(461)的两端分别连通出气口和汽水分离器(47),所述预冷器(46)的内腔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第二管道(482);所述第二管道(482)的出气口连接汽水分离器(47),同时所述蒸发器(44)延伸至第二管道(482)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伟成
申请(专利权)人:智达创新佛山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