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油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59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6:35
本申请涉及一种收油冷凝装置,属油水分离技术的领域,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冷凝罐,所述第一冷凝罐内部设置有对含有挥发油的蒸汽进行冷凝的冷凝机构。把含油蒸汽通入第一冷凝罐内部,通过冷凝机构对含油蒸汽进行冷凝,含油蒸汽通过冷凝机构冷凝成水以后,由于第一冷凝罐竖直设置,冷凝以后的油水混合物通过自身的重力,从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下降,进行收集,从而能够使油珠或者水珠均不容易残留在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上。易残留在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上。易残留在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油冷凝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油水分离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收油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挥发油实际上包含十几个大类的化学成分,挥发油提取分离相关物理化学性包括:蒸汽分压、浮化性、水的密度差、溶解度等,不同的挥发油其上述性质相差可达数百倍。
[0003]挥发油主要用于对中药材以水或有机溶媒为介质,在搅拌状态下进行煎煮提取和热回流提取等工艺过程,并可在提取过程中,同时回收挥发油成份。相关技术中,对挥发油提取的时候,一般采用卧式冷凝系统,把混合有挥发油的蒸汽通入卧式冷凝系统内部,然后通过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凝,冷凝以后的油水混合物收集,将排出的不凝尾汽进行回收。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卧式冷凝系统中,油水分离的时候,由于冷凝管为卧式,分离出来的油水难以排出,油珠容易残留在冷凝管的侧壁上,存在油珠难以排出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卧式冷凝系统中,油珠难以排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收油冷凝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收油冷凝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收油冷凝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冷凝罐,所述第一冷凝罐内部设置有对含有挥发油的蒸汽进行冷凝的冷凝机构。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含油蒸汽通入第一冷凝罐内部,通过冷凝机构对含油蒸汽进行冷凝,含油蒸汽通过冷凝机构冷凝成水以后,由于第一冷凝罐竖直设置,冷凝以后的油水混合物通过自身的重力,从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下降,进行收集,从而能够使油珠或者水珠均不容易残留在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上。
[0009]可选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循环冷却水进管、含油蒸汽进管、若干第一冷水管和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与第一冷凝罐相连通设置,所述含油蒸汽进管与第一冷凝罐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冷水管均固定于第一冷凝罐内部,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与若干第一冷水管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与第一冷凝罐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与若干第一冷水管的顶部相连通设置;
[0010]所述第一冷凝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油水混合物出管,所述第一冷凝罐的顶部连通有出汽管。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油蒸汽通过含油蒸汽进管进入到第一冷凝罐内部,同时,通过循环冷却水进管朝第一冷水管内部充水,含油蒸汽碰触到若干第一冷水管的时候,将液化成油水混合物通过第一油水混合物出管排出。
[0012]可选的,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与若干第一冷水管靠近含油蒸汽进管的一端连通设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冷凝罐内部充满了含油蒸汽,若干第一冷水
管靠近循环冷却水进管第一端的管壁的温度低于若干第二冷水管靠近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的一端温度。把循环冷却水进管与第一冷水管靠近含油蒸汽进管的一端连通,能够使含油蒸汽进入第一冷凝罐的时候,迅速降温,从而能够加快含油蒸汽的冷凝速度。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凝罐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冷水管,所述第一冷凝罐内部设置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将第一冷凝罐分隔为第一冷却区和第二冷却区;
[0015]所述螺旋冷水管位于第一冷却区,若干所述第一冷水管均位于第二冷却区,所述含油蒸汽进管位于第一冷却区靠近螺旋冷水管的位置;
[0016]所述螺旋冷水管的一端为进水端,所述螺旋冷水管的另一端为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循环冷却水进管相连通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冷水管对进入第一冷凝罐内部的含油蒸汽进行初步冷凝,从而能够然后再进入第二冷却区进行冷凝,使含油蒸汽能够充分冷凝。网格板的设置,能够使含油蒸汽先在第一冷却区进行冷凝,冷凝不彻底的部分通过网格板进入第二冷却区进行冷凝。
[0018]可选的,所述进水端靠近含油蒸汽进管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使含油蒸汽快速冷却的效果。
[0020]可选的,所述支架上竖直设有第二冷凝罐,所述第二冷凝罐的顶部连通有进汽管,所述第二冷凝罐内部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二冷水管,若干所述第二冷水管的一端与循环冷却水进管连通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冷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循环冷却水出管,所述第二循环冷却水出管穿设于第二冷凝罐上,所述第二冷凝罐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油水混合物出管。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冷凝罐对含油蒸汽进行冷凝的时候,冷凝成液体的油水混合物将通过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排出。没有冷凝成液体的含油蒸汽将进入第二冷凝罐内,通过若干第二冷水管对含油蒸汽进行继续冷凝,并将冷凝后的油水混合物通过第二油水混合物出管排出。
[0022]可选的,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与若干冷水管远离进汽管的一端连通设置。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使含油蒸汽中最后的尾气能够冷凝的更加彻底。
[0024]可选的,所述第二冷凝罐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网孔;
[0025]所述挡板将第二冷凝罐分隔为第三冷却区和第四冷却区,所述进汽管与第三冷却区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冷水管位于第四冷却区。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能够对含油蒸汽进行聚集冷却,聚集以后的含油蒸汽将进入第三冷却区,通过若干第二水管进行冷凝,以对含油蒸汽进行充分的冷凝。
[0027]可选的,所述挡板上且位于每个网孔内均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挡板铰接,所述挡块和挡板之间设置有扭簧。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的设置,能够对含油蒸汽进行聚集,当含油蒸汽聚集的压力大于扭簧的压力的时候,含油蒸汽将进去第四冷却区进行继续冷凝。
[00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1.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一冷凝罐的设置,能够起到使油珠或者水珠均不容易残留在第一冷凝罐的侧壁上的效果;
[0031]2.通过螺旋冷水管、若干第一冷水管和若干第二冷水管的设置,能够起到依次对
含油蒸汽进行冷凝的效果;
[0032]3.通过挡板的设置,能够起到使含油蒸汽冷凝的更加彻底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收油冷凝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并且视角为从下往上;
[0034]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2、第一冷凝罐;21、网格板;22、螺旋冷水管;24、第一冷却区;25、第二冷却区;26、第一油水混合物出管;27、出汽管;3、冷凝机构;31、循环冷却水进管;311、第一分支管;312、第二分支管;313、第三分支管;32、含油蒸汽进管;33、第一冷水管;34、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4、第二冷凝罐;41、进汽管;42、第二冷水管;43、第二油水混合物出管;44、挡板;441、网孔;442、挡块;443、扭簧;45、第三冷却区;46、第四冷却区;47、第二循环冷凝水出管;5、冷水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油冷凝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冷凝罐(2),所述第一冷凝罐(2)内部设置有对含有挥发油的蒸汽进行冷凝的冷凝机构(3);所述冷凝机构(3)包括循环冷却水进管(31)、含油蒸汽进管(32)、若干第一冷水管(33)和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34),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31)与第一冷凝罐(2)相连通设置,所述含油蒸汽进管(32)与第一冷凝罐(2)相连通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冷水管(33)均固定于第一冷凝罐(2)内部,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31)与若干第一冷水管(33)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34)与第一冷凝罐(2)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循环冷却水出管(34)与若干第一冷水管(33)的顶部相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冷凝罐(2)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油水混合物出管(26),所述第一冷凝罐(2)的顶部连通有出汽管(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油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水进管(31)与若干第一冷水管(33)靠近含油蒸汽进管(32)的一端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油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罐(2)的底部设置有螺旋冷水管(22),所述第一冷凝罐(2)内部设置有网格板(21),所述网格板(21)将第一冷凝罐(2)分隔为第一冷却区(24)和第二冷却区(25);所述螺旋冷水管(22)位于第一冷却区(24),若干所述第一冷水管(33)均位于第二冷却区(25),所述含油蒸汽进管(32)位于第一冷却区(24)靠近螺旋冷水管(22)的位置;所述螺旋冷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玺梦王世杰王友明肖炎平
申请(专利权)人:力一制药装备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