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集成电路中的半导体器件的尺寸不断地缩小,使整个集成电路的运作速度将因此而能有效地提升。随着元件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相应形成的导电结构的尺寸越来越小。
[0003]所述导电结构的形成方法为:提供半导体衬底;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第一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内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内形成第一插塞;形成所述第一插塞之后,在所述第一插塞表面和第一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二介质层;在所述第二介质层内形成第二开口;形成所述第二开口之后,在所述第二开口内形成第二插塞。所述第一插塞和第二插塞构成导电结构。为了降低尺寸日益减小的导电结构的电阻,采用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形成所述导电结构。
[0004]然而,现有技术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以提高形成的半导体结构的性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的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内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位于所述开口内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顶部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介质层顶部表面;位于所述开口侧壁表面的缝隙层,且所述缝隙层位于所述介质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层的材料为导电材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层的材料包括: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顶部表面低于所述介质层顶部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表面的第三导电层,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填充满所述开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材料相同。7.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第一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形成介质层,所述介质层内具有开口,且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在所述开口内形成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顶部表面齐平或者低于所述介质层顶部表面;在所述开口侧壁表面形成缝隙层,且所述缝隙层位于所述介质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层的材料为导电材料。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层的材料包括:钨。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层的形成方法包括:在所述开口侧壁表面和介质层顶部表面形成缝隙材料层,且所述缝隙材料层位于第二导电层和介质层之间;平坦化所述缝隙材料层,直至暴露出介质层表面,在所述开口侧壁表面形成缝隙层。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顶部表面低于所述介质层顶部表面。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缝隙材料层之后,平坦化所述缝隙材料层之前,在所述缝隙材料层表面形成第三导电材料层;平坦化所述缝隙材料层和第三导电材料层,直至暴露出介质层顶部表面,使所述第三导电材料层形成第三导电层,使所述缝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国良,张浩,郭雯,段超,许增升,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