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11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及两组可分别折叠的座位组件,至少一组座位组件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车架上,儿童推车具有双人使用状态及单人使用状态,当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两组座位组件分别处于展开状态,且两组座位组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车架上;当儿童推车由双人使用状态向单人使用状态转换时,两组座位组件沿前后方向相对靠拢;当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其中一组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另一组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推车,在双人使用状态与单人使用状态之间转换时,无需将不使用的座位组件从车架上拆卸下来,转换操作十分便捷。捷。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同时育有两名幼童。为了家庭出行的方便,许多用户会选择购买双人推车,并且倾向于选择能够在单人车模式与双人车模式之间切换的儿童推车,从而当仅需要推行一名幼童时,可以适当缩小推车的体积,并使得单名儿童具有更大、更舒适的活动空间。
[0003]现有的可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中,实现模式切换的方式各不相同。一些推车需要将其中一个座位乃至部分车架拆卸下来,才能够转换为单人车模式,操作繁琐而吃力。一些推车为了节省空间,在双人车模式下,两个座位为背靠背的形式,两名儿童互相看不到,缺少互动。此外,由于双人车的体积普遍大于单人车,因此许多推车在双人车模式下无法折叠或折叠体积大,必须将一个或两个座兜拆卸下来才可实现有效折叠,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不需要拆卸座位组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单双人转换的儿童推车。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车架及两组可分别折叠的座位组件,至少一组所述座位组件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儿童推车具有双人使用状态及单人使用状态,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两组所述座位组件分别处于展开状态,且两组所述座位组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当所述儿童推车由双人使用状态向单人使用状态转换时,两组所述座位组件沿前后方向相对靠拢;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其中一组所述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另一组所述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
[0006]优选地,两组所述座位组件分别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
[0007]优选地,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座位组件位于另一组所述座位组件的下方。
[0008]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座位组件包括第一座位组件及第二座位组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座位组件的前侧。
[00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单
人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第二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座位组件收拢于所述第二座位组件的下方。
[0012]优选地,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座位组件包括第一座位组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座位组件包括第一上围框及第一下围框,所述第一上围框与所述第一下围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上围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下围框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上围框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下围框、所述第一连杆相互收拢在一起。
[0013]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可折叠,所述车架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组侧支架,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每组所述侧支架均包括: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的底部设有前轮组件;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的底部设有后轮组件;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上端部转动连接;推杆,所述推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部与所述推杆转动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每组所述侧支架还包括摆杆,所述摆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摆杆的上端部、所述推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后部三者中的两者转动连接,第三者与前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转动连接。
[0015]一种优选地,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前轮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处的前侧。
[0016]另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杆、所述前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三者绕同一转动中心线转动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二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前侧。
[001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儿童推车,两组座位组件能够分别折叠,在双人使用状态与单人使用状态之间转换时,只需要将其中任意一组座位组件折叠或展开即可,而无需将不使用的座位组件从车架上拆卸下来,转换操作十分便捷;进一步地可以将一组或两组座位组件在车架上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使得儿童推车在双人使用状态下具有足够的乘坐空间,在单人使用状态下又能够缩小体积,重心更稳定,外形也更为美观;此外,当车架可以折叠时,车架折叠过程中也无需将座位组件拆卸下来,车架与两组座位组件可以一起折叠,进一步简化了该儿童推车的使用方法,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图1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第一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第二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向单人使用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附图7为图6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9为图8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附图10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附图11为图10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附图12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进一步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附图13为图12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附图14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15为图14中儿童推车的侧视示意图;附图16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折叠过程中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二座位组件被拆离;其中:1000、车架;1100、第一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及两组可分别折叠的座位组件,至少一组所述座位组件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儿童推车具有双人使用状态及单人使用状态,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两组所述座位组件分别处于展开状态,且两组所述座位组件沿前后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当所述儿童推车由双人使用状态向单人使用状态转换时,两组所述座位组件沿前后方向相对靠拢;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其中一组所述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另一组所述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座位组件分别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座位组件位于另一组所述座位组件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座位组件包括第一座位组件及第二座位组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和/或,所述第二座位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双人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座位组件的前侧;和/或,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当所述儿童推车处于单人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第二座位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第一座位组件收拢于所述第二座位组件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座位组件包括第一座位组件,所述第一座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座位组件包括第一上围框及第一下围框,所述第一上围框与所述第一下围框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闫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