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136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位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的上支杆、上推杆、下推杆与后支杆构成上四连杆机构,前支杆、前连杆、后连杆与后支杆也构成下四连杆机构,而下推杆与后连杆既滑动又转动地设置,从而当上连四杆机构运动时驱动下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展开或折叠,结构新颖。颖。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推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折叠式推车通常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位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现如今天推车车架的折叠结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如专利公告号CN208344306U所示的一种儿童推车,通过侧支架及上连接架的结构,实现了推车横向折叠和前后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式推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位于两侧所述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每侧的所述侧支架,包括:
[0005]前支杆,所述前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前支杆的下端部;
[0006]后支杆,所述后轮组件设置在所述后支杆的下端部;
[0007]上支杆,所述上支杆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三者中的两个部件相转动连接,第三个部件与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
[0008]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上推杆、与所述上推杆绕侧二轴转动连接的下推杆,所述上支杆上端部与所述上推杆绕侧三轴转动设置,所述下推杆与所述后支杆绕侧四轴转动连接;
[0009]前连杆,所述前连杆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绕侧五轴转动连接;
[0010]后连杆,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后支杆绕侧六轴转动连接,所述侧六轴位于所述侧四轴的下方,所述前连杆后端部与所述后连杆前端部绕侧七轴转动连接,所述下推杆能够绕侧八轴转动并沿着后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连杆上,所述侧八轴位于所述侧四轴的下方,所述侧八轴位于所述侧六轴的前方。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为能够横向收折的连接架,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所述上支杆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或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与两侧的所述下推杆之间的中心撑架,还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所述前支杆之间的踏脚撑架,所述中心撑架包括两根一端部绕纵一轴枢轴连接的中心横杆、两根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中心横杆绕纵二轴枢轴连接的横撑连杆,两根所述中心横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侧所述上支杆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通过万向转动关节转动设置;两根所述横撑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侧所述下推杆绕侧十一轴转动连接,所述侧十一轴位于侧四轴的上方,两根所述中心横杆的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向前撑开至极限位置下的向前展开限位机构。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踏脚撑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并在交叉处绕纵三轴枢轴连接的踏脚撑杆、两根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踏脚撑杆的下端部绕纵四轴枢轴连接的踏脚横杆,每根所述踏脚横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所述前支杆绕纵五轴枢轴连接,每根所述踏脚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侧所述前支杆绕纵六轴枢轴连接,所述纵六轴位于所述纵五轴上方,每个所述踏脚横杆上固定有踏脚板。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侧的所述下推杆自所述侧八轴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下推杆底段,连接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支杆的下端部与所述下推杆底段下端部之间的底撑架。
[00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撑架包括两根十字交叉并在交叉处枢轴连接的底杆,两根所述底杆的前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下推杆底段通过万向转动关节转动设置,两根所述底杆的后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后支杆后部通过万向转动关节转动设置。
[00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连杆自所述侧六轴处继续向后延伸形成后篮框挂杆,所述后篮框挂杆位于所述底撑架的上方。
[00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推杆之间的推杆撑架。
[00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撑架包括两根倒L型推把,两根所述倒L型推把的下端部分别与所述上推杆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七轴枢轴连接,两根所述倒L型推把的上端部沿上下延伸的纵八轴枢轴连接,所述纵八轴与所述纵七轴相平行。
[00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通过侧九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支杆上的座位安装座、与所述座位安装座滑动设置的座位杆,所述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下推杆绕侧十轴转动连接,所述侧九轴位于所述上支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处的上方,所述侧十轴位于所述侧十一轴的上方,当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座位杆的前端部伸出悬设于所述踏脚撑架及踏脚板的上方。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通过侧十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支杆上的扶手安装座、与所述扶手安装座滑动设置的扶手杆,所述扶手杆的后端部与所述下推杆绕侧十三轴转动连接,所述侧十二轴位于所述侧九轴的上方,所述侧十三轴位于所述侧十轴的上方。
[0020]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002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推车,上支杆、上推杆、下推杆与后支杆构成上四连杆机构,前支杆、前连杆、后连杆与后支杆也构成下四连杆机构,而下推杆与后连杆既滑动又转动地设置,从而当上连四杆机构运动时驱动下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展开或折叠,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0022]附图1为折叠式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2为折叠式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侧视图;
[0024]附图3为折叠式推车折叠过程中侧视图;
[0025]附图4为折叠式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侧视图;
[0026]附图5为折叠式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6为中心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7为踏脚撑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 1、侧支架;11、前支杆;12、后支杆;13、上支杆;14、推杆组件;141、上推杆;142、下推杆;15、前连杆;16、后连杆;16a、后篮框挂杆;
[0030]2、连接架;21、中心撑架;211、中心横杆;212、横撑连杆;22、踏脚撑架;221、踏脚撑杆;222、踏脚横杆;223、踏脚板; 23、底撑架;231、底杆;24、推杆撑架;241、倒L型推把;
[0031]31、座位杆;32、座位安装座; 41、扶手杆;42、扶手安装座;6、前轮组件;7、后轮组件;
[0032]P1、侧一轴;P2、侧二轴;P3、侧三轴;P4、侧四轴;P5、侧五轴;P6、侧六轴;P7、侧七轴;P8、侧八轴;P9、侧九轴;P10、侧十轴;P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上的座位机构、前轮组件(6)和后轮组件(7),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部的侧支架(1)、位于两侧所述侧支架(1)之间的连接架(2),其特征在于,每侧的所述侧支架(1),包括:前支杆(11),所述前轮组件(6)设置在所述前支杆(11)的下端部;后支杆(12),所述后轮组件(7)设置在所述后支杆(12)的下端部;上支杆(13),所述上支杆(13)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11)的上端部、所述后支杆(12)的上端部三者中的两个部件相转动连接,第三个部件与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转动连接,推杆组件(14),所述推杆组件(14)包括上推杆(141)、与所述上推杆(141)绕侧二轴(P2)转动连接的下推杆(142),所述上支杆(13)上端部与所述上推杆(141)绕侧三轴(P3)转动设置,所述下推杆(142)与所述后支杆(12)绕侧四轴(P4)转动连接;前连杆(15),所述前连杆(15)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杆(11)绕侧五轴(P5)转动连接;后连杆(16),所述后连杆(16)与所述后支杆(12)绕侧六轴(P6)转动连接,所述侧六轴(P6)位于所述侧四轴(P4)的下方,所述前连杆(15)后端部与所述后连杆(16)前端部绕侧七轴(P7)转动连接,所述下推杆(142)能够绕侧八轴(P8)转动并沿着后连杆(16)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后连杆(16)上,所述侧八轴(P8)位于所述侧四轴(P4)的下方,所述侧八轴(P8)位于所述侧六轴(P6)的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为能够横向收折的连接架(2),包括设置在两侧的所述上支杆(13)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11)的上端部或所述后支杆(12)的上端部,与两侧的所述下推杆(142)之间的中心撑架(21),还包括设置于两侧的所述前支杆(11)之间的踏脚撑架(22),所述中心撑架(21)包括两根一端部绕纵一轴(X1)枢轴连接的中心横杆(211)、两根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中心横杆(211)绕纵二轴(X2)枢轴连接的横撑连杆(212),两根所述中心横杆(211)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侧所述上支杆(13)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杆(11)的上端部、所述后支杆(12)的上端部通过万向转动关节转动设置;两根所述横撑连杆(212)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应侧所述下推杆(142)绕侧十一轴(P11)转动连接,所述侧十一轴(P11)位于侧四轴(P4)的上方,两根所述中心横杆(211)的一端部之间设置有向前撑开至极限位置下的向前展开限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踏脚撑架(22)包括两根十字交叉并在交叉处绕纵三轴(X3)枢轴连接的踏脚撑杆(221)、两根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所述踏脚撑杆(221)的下端部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业鹏戚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爱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