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112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包括主桁架、腹杆、吊点结构及承重系统,主桁架之间采用外径φ108mm、壁厚4mm钢管通过腹杆连接,腹杆采用外径Φ48.3mm的钢管,壁厚为3.6mm,吊点结构采用φ20mm圆钢对称布置与主桁架C两侧,承重系统采用200mm槽钢布置在水平腹杆正中,并采用钢绞线穿过T梁腹板钢筋,钢绞线与承重系统之间用钢丝绳连接,吊点结构与主桁架C连接处采用搭接焊方式连接,焊缝长度不少于200mm。通过本方法,在进行T梁腹板钢筋吊运时,可以通过主桁架的刚性特点,使得腹板钢筋整体不宜产生变形,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同时保证T梁质量,节约施工工期。节约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具体为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行业迅猛发展,对桥梁各方面施工要求都越来越高,预制T梁作为桥梁工程中的控制性部位,T梁的质量往往与桥梁结构质量息息相关,现如今大多T梁腹板钢筋均要求在胎膜架上完成绑扎,再整体吊运至制梁台座上进行后续施工,在进行腹板钢筋吊运时,使用常规方法往往容易导致腹板钢筋局部变形,增加后续施工周期,严重的容易造成返工,大大制约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以克服使用常规方法吊运T梁腹板钢筋导致局部变形的问题,保证了T梁质量,节约了施工工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包括主桁架,在主桁架上设置承重系统,在承重系统正下方设置有可与承重系统彼此平行的钢绞线,在承重系统和钢绞线之间通过设置多道钢丝绳实现彼此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桁架整体为由三根主钢管围成的三菱柱柱状结构,且该三根主钢管分别位于主桁架的三个柱边上使得主桁架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主桁架上设置多个由三根水平腹杆围成三角连接架实现三根主钢管彼此连接形成整体,该三角连接架等间距分布且都位于主桁架的横截面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主桁架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斜面腹杆,该斜面腹杆呈之字形结构分布,该之字形结构的端点分布在主桁架同一侧面上的两根主钢管上且与对应水平腹杆的端部重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钢管为外径φ108mm、壁厚4mm的钢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平腹杆的材料采用外径φ48.3mm、壁厚3.6mm钢管。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钢绞线穿过T梁腹板钢筋,用于T梁钢筋吊运作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在主桁架上方两端对称布置两个吊点结构,该吊点结构采用φ20mm圆钢与主桁架焊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进行T梁腹板钢筋吊运时,可以通过主桁架的刚性特点,同时多道钢丝绳的作用点均匀分布在T梁腹板钢筋不同位置,使得T梁腹板钢筋整体不宜产生变形,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同时保证T梁质量,节约施工工
期,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示意图的模型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

主桁架(钢管外径φ108mm,壁厚4mm)、2

水平腹杆(钢管外径48.3mm,壁厚3.6mm)、3

吊点结构(φ20mm圆钢)、4

斜面腹杆(钢管外径48.3mm,壁厚3.6mm)、5

承重系统、6

钢绞线、7

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包括主桁架1,在主桁架1上设置承重系统5,在承重系统5正下方设置有可与承重系统5彼此平行的钢绞线6,在承重系统5和钢绞线6之间通过设置多道钢丝绳7实现彼此连接,所述钢绞线6穿过T梁腹板钢筋,用于T梁钢筋吊运作业,在主桁架1上方两端对称布置两个吊点结构3,该吊点结构3采用φ20mm圆钢与主桁架焊接。所述主桁架1整体为由三根主钢管围成的三菱柱柱状结构,且该三根主钢管分别位于主桁架1的三个柱边上使得主桁架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在主桁架1上设置多个由三根水平腹杆2围成三角连接架实现三根主钢管彼此连接形成整体,该三角连接架等间距分布且都位于主桁架1的横截面上;在主桁架1的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斜面腹杆4,该斜面腹杆4呈之字形结构分布,该之字形结构的端点分布在主桁架1同一侧面上的两根主钢管上且与对应水平腹杆2的端部重合。
[0017]其中所述主钢管为外径φ108mm、壁厚4mm的钢管;所述水平腹杆2的材料采用外径φ48.3mm、壁厚3.6mm钢管。
[0018]具体制作使用时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主桁架、腹杆及吊点结构,主桁架之间通过水平腹杆和斜面腹杆连接,吊点结构对称布置于主桁架C两侧,主桁架与水平腹杆和斜面腹杆、吊点结构之间通过焊接,该承重系统位于主桁架内且横跨在对应水平腹杆上。
[0019]参见图2,3根主桁架呈等腰三角形状布置,主桁架之间通过水平腹杆连接。
[0020]参见图3,主桁架B与主桁架C之间设置水平腹杆及斜面腹杆,水平腹杆间距为500mm,斜面腹杆设置于每两道垂直腹杆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0021]参见图3,吊点结构采用φ20mm圆钢对称布置与主桁架C两侧,与主桁架C连接处采
用搭接焊方式连接,焊缝长度不少于200mm。
[0022]参见图3,钢绞线穿过T梁腹板钢筋内部(图中未示出T梁腹板钢筋),通过钢丝绳与承重系统连接。
[0023]以上仅就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包括主桁架(1),其特征在于:在主桁架(1)上设置承重系统(5),在承重系统(5)正下方设置有可与承重系统(5)彼此平行的钢绞线(6),在承重系统(5)和钢绞线(6)之间通过设置多道钢丝绳(7)实现彼此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1)整体为由三根主钢管围成的三菱柱柱状结构,且该三根主钢管分别位于主桁架(1)的三个柱边上使得主桁架(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桁架(1)上设置多个由三根水平腹杆(2)围成三角连接架实现三根主钢管彼此连接形成整体,该三角连接架等间距分布且都位于主桁架(1)的横截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T梁腹板钢筋整体吊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虎刘洪吴伟李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