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05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裹于电芯外部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电芯的底壳,安装于底壳上的上壳,以及设置在底壳和上壳之间的绝缘圈。底壳的开口端设置在上壳内。电芯为卷绕结构,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与上壳电性连接,负极片和底壳电性连接。正极片与上壳接触的端部弯曲,负极片与底壳接触的端部弯曲。上壳的高度小于底壳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壳包括上壳和底壳,正负极片分别与上壳和底壳直接电性连接,省去了极耳配件,增大了电池容量和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壳和底壳的配合,简化了装配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一类采用石墨或其他碳材料作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可充电电池。它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作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0003]圆柱电池为常见的锂电池。目前市面上的圆柱电池本体包括极耳、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外壳。极耳是将正负极片与外壳两端的电性连接的部件,且极耳部分通常体积尺寸较小,从而限制了电池的电流的大小。由于电池的体积固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圆柱电池结构中,其内部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需要引出极耳,使得外壳内部的空间利用有限,正负极片的体积较小,导致电池的容量较小。此外,现有的圆柱电池外壳由钢壳,设置在钢壳顶部的盖帽构成,装配过程中需要将两者压合成型,构成无法拆卸的组合形式,装配方式较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0006]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裹于电芯外部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电芯的底壳,安装于底壳上的上壳,以及设置在底壳和上壳之间的绝缘圈。底壳的开口端设置在上壳内。电芯为卷绕结构,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与上壳电性连接,负极片和底壳电性连接。正极片和上壳接触的端部弯曲,负极片和底壳接触的端部弯曲。上壳的高度小于底壳的高度。电池内的正极片与上壳直接接触,负极片与底壳直接接触,无需放置极片,增加了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容量和电流。采用这样结构的圆柱电池,其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000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上壳的高度是底壳高度的五分之一。
[0008]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改进,上壳的高度为底壳高度的四分之一。
[0009]作为本技术的又进一步改进,在上壳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合凹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上壳的内部产生径向接触压力,增加外壳组件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的,上壳的压合凹部为锯齿形。采用这样的结构,外壳组件的上壳内部产生多个径向接触压力点,增加外壳组件的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上壳的压合凹部为波浪型,这样的凹部结构可以使上壳内部产生多个径向接触压力点。
[0012]进一步的,绝缘圈的顶部外径小于底部外径。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底壳和上壳完全压合后,受到较大的绝缘圈的摩擦力,增加外壳组件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绝缘圈的顶端内壁设置有凸缘,采用这样结构的绝缘圈可以完全分隔底壳和上壳。
[0014]进一步的,绝缘圈的材料为PET。
[0015]进一步的,圆柱电池包括21700电池,26650电池,32700电池,38700电池,18650电池等常规型号电池。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外壳包括上壳和底壳,正负极片分别与上壳和底壳直接电性连接,省去了极耳配件,从而增加正负极片的体积,增大了电池容量,同时由于正负极片直接与外壳电性连接,也使得和电流更大。另一方面,本技术中上壳和底壳的配合,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A部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绝缘圈的纵向截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顶端的纵向截面图。
[0023]图中包括有:
[0024]电芯1、正极片11、负极片12、隔膜13、外壳组件2、底壳21、上壳22、压合凹部221、绝缘圈23,凸缘2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图1至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包括电芯1,以及包裹于电芯1外部的外壳组件2,外壳组件2包括用于容纳电池本体的底壳21,安装于底壳21上的上壳22,以及设置在底壳21和上壳22之间的绝缘圈23。底壳21的开口端设置在上壳22内。电芯1为卷绕结构,电芯1包括正极片11、负极片12,相邻的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之间设置有隔膜13,正极片11与上壳22电性连接,负极片12和底壳21电性连接,实际上附图中表示的电芯仅是为了表明其结构,并不限制具体的卷绕圈数。在装配过程中,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会受到上壳22、底壳21的挤压,从而正极片11和上壳22接触的端部弯曲,负极片12和底壳21接触的端部弯曲。正极片11与上壳22直接接触,负极片12与底壳21直接接触。
[0028]本实施例中外壳组件2的材料为钢。
[0029]如图1至图2所示,上壳22的高度小于底壳21的高度,上壳22的高度可以为底壳21高度的四份之一或五分之一。在上壳22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压合凹部221。本实施例中,上壳22的压合凹部221为锯齿形,上壳22的内部产生径向接触压力。上壳22和底壳21在装配过程中,经过压紧后,上壳22压合凹部221与底壳21实现卡紧。
[0030]本实施例中,绝缘圈23为PET材料,具体实施时,绝缘圈23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非导电材料。如图3至图4所示,绝缘圈23的顶部外径大于其底部的外径,也即绝缘圈23
设置成类似喇叭口的形状,从而便于在装配过程中套到底壳21上。绝缘圈23的顶端内壁设置有凸缘231,从而绝缘圈23可以完全覆盖上壳22和底壳21之间接触面。底壳21在完全和上壳22组合后,受到较大的绝缘圈23的摩擦力,实现卡紧。
[0031]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将正极片11、隔膜13以及负极片12卷绕成圆柱状,同时使得正极片11的一端高于负极片12。将电芯1放入底壳21,将绝缘圈23放入上壳22内,再将上壳22与底壳21装配并压紧,完成整个装配过程。
[0032]本技术的封装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规格的圆柱电池,包括21700电池,26650电池,32700电池,38700电池,18650电池等等,也不仅限于上述列举的型号。
[0033]实施例2
[0034]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上壳22的压合凹部221为波浪型。在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做累赘叙述。
[0035]本技术的外壳包括上壳和底壳,正负极片分别与上壳和底壳直接电性连接,省去了极耳配件,从而增加正负极片的体积,增大了电池容量,同时由于正负极片直接与外壳电性连接,也使得电流更大。另一方面,本技术中上壳和底壳的配合,简化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1),以及包裹于电芯(1)外部的外壳组件(2),所述外壳组件(2)包括用于容纳电芯(1)的底壳(21),安装于底壳(21)上的上壳(22),以及设置在底壳(21)和上壳(22)之间的绝缘圈(23);所述底壳(21)的开口端设置在所述上壳(22)内;所述电芯(1)为卷绕结构,电芯(1)包括正极片(11)、负极片(12),所述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之间设置有隔膜(13),所述正极片(11)与所述上壳(22)电性连接,所述负极片(12)和底壳(21)电性连接;所述正极片(11)与所述上壳(22)接触的端部弯曲,所述负极片(12)与所述底壳(21)接触的端部弯曲;所述上壳(22)的高度小于所述底壳(21)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2)的高度为所述底壳(21)高度的五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惠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