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防尘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03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1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防尘器结构,包括流道筒,其内设有多个防尘单元;所述防尘单元,包括将流体集中的集中件、将流体分散的分散件、将流体中尘埃吸附的吸附件,三者依次相连;所述的分散件将流体在吸附件中心处向周向分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流动效率高、不易堵塞、便于清理。便于清理。便于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防尘器结构


[0001]本实用涉及流体防尘
,特别是新型防尘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流体流动过程中,除了流体本身带有杂质外,在管道或者渠道流动时也会产生杂质。目前市面上通常经过设置栅格或者过滤器的方式进行拦截。
[0003]但是栅格的拦截是很粗糙的,而过滤器拦截则很细。那么容易产生的现象是:栅格未拦截到的尘粒进入到过滤器处时,很容易造成过滤器的堵塞。为了避免堵塞,需要人时常巡查,耗费人力;并且过滤器堵塞时,非常难以清理,若直接更换的则成本更高。
[0004]现设计一新型防尘器结构,避免堵塞,提高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流动效率高、不易堵塞、便于清理的新型防尘器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新型防尘器结构,包括:
[0007]流道筒,其内设有多个防尘单元;
[0008]所述防尘单元,包括将流体集中的集中件、将流体分散的分散件、将流体中尘埃吸附的吸附件,三者依次相连;
[0009]所述的分散件将流体在吸附件中心处向周向分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吸附件呈锥状,其锥面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刺。
[0011]优选地,所述的吸附件包括锥形本体、薄膜件,薄膜件套在锥形本体上,且吸附刺位于薄膜件上。便于生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散件呈管状,其管壁上开有多个流道出口;分散件外还套设有外壳,两者形成流道腔。这些流道出口周向开设,当流体流出时,即可实现分散。
[0013]优选地,所述的集中件呈锥状,其周侧具有凸起耳;流道筒的内壁处从上至下开有多组不同高度的安装槽,每组安装槽对应不同防尘单元的凸起耳。安装非常方便,也便于取出。
[0014]优选地,所述的分散件粘接或者焊接在吸附件的中心处;分散件和集中件通过螺纹相连;外壳通过螺母以及分散件上的凸台进行安装。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道筒的两端为法兰盘状。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通过设置集中件能更好地将流体集中,然后通过分散件在吸附体中心处进行分散,能更好地让吸附体进行吸附防尘;
[0018](2)防尘单元的结构设置和安装方式,使得非常容易去除,便于清理;由于吸附件始终与流道筒1具有间距,因此不容易堵塞;
[0019](3)本方案若用于液体流体,吸附体上的吸附刺主要其阻挡作用,相比于栅格只拦
截大粒度物质或者容易造成堆积的处理细颗粒的滤芯而言,本方案能良好地拦截处于两者之间的料;既能起到拦截效果又不会造成堆积;
[0020](4)若本方案用于气体流体,则需要在吸附体的锥形本体上设置电池或者通电,让吸附刺通电,当空气划过吸附刺时,容易将尘埃吸附。
附图说明
[0021]图1 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 为防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 为薄膜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 为集中件的示意图;
[0025]图5为薄膜件流道筒配合安装的俯视图;
[0026]图中:1

流道筒,101

安装槽,2

集中件,201

凸起耳,3

分散件,301

流道出口,4

吸附件,401

吸附刺,402

薄膜件,5

外壳,6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 以下所述。
[0028]如图1~图5所示,新型防尘器结构,包括流道筒1,在其内设有多个防尘单元。本方案中,防尘单元,包括将流体集中的集中件2、将流体分散的分散件3、将流体中尘埃吸附的吸附件4,三者依次相连;最核心的专利技术点是通过分散件3将流体在吸附件4中心处向周向分散,从而利于吸附或者拦截。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流体,即指液体流体,也指气体流体;主要用于气体流体,在对气体进行除尘时,在吸附件4上设有电池或者通弱电,电吸附尘埃。
[0030]本方案中,如图2所示,集中件2呈漏斗状,分散件3呈管状,吸附件4呈锥状。分散件3的管壁上周向开有多个流道出口301,其与集中件2螺纹相连,其粘接或者焊接在吸附件4中心处;在吸附件4的锥面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刺401。当流体从流道出口301流出时,周向分布在吸附件4的锥面上,从而被吸附刺拦截或者吸附。
[0031]本实施例中,吸附件4包括锥形本体、薄膜件402,薄膜件402套在锥形本体上,且吸附刺401位于薄膜件402上,便于生产。薄膜件402如图3所示。
[0032]本实施例中,吸附体4与流道筒1之间具有间距,而集中件2与流道通1的壁接触。能有效避免堵塞。
[0033]本方案中,分散件3的外柱面上具有凸台,分散件3套有外壳5且外壳5抵在凸台上,还经螺母6锁死。外壳5和分散件3形成流道腔,让流体更集中在吸附件4的中心处。
[0034]为了便于安装,如图1、图4和图5所示,集中件2的周侧具有凸起耳201,而流道筒1的内壁处从上至下开有多组不同高度的安装槽101,每组安装槽101对应不同防尘单元的凸起耳201。安装非常方便,也便于取出。
[0035]为了便于连接,流道筒1的两端为法兰盘状,如图1所示。
[0036]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防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筒(1),其内设有多个防尘单元;所述防尘单元,包括将流体集中的集中件(2)、将流体分散的分散件(3)、将流体中尘埃吸附的吸附件(4),三者依次相连;所述的分散件(3)将流体在吸附件(4)中心处向周向分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件(4)呈锥状,其锥面上设置有多个吸附刺(4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件(4)包括锥形本体、薄膜件(402),薄膜件(402)套在锥形本体上,且吸附刺(401)位于薄膜件(40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防尘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件(3)呈管状,其管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军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宇思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