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21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在安装于弦乐器的头部(H)的主体(20)中,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一端部上具有卷取轴(40)的蜗轮(30)和与该蜗轮(30)啮合并且一端部上具有捏手的蜗杆(35),在蜗轮(30)上形成具有断面非圆部分的孔(31),在卷取轴(40)上备有卷绕琴弦的卷取轴主体(42)和直径比该卷取轴主体(42)小、并穿过主体(20)的板部(24)的嵌合部(43)。使嵌合部(43)嵌合于孔(31)的断面非圆部分中,将紧固机构(50)插入孔(31)中并与嵌合部(43)螺纹接合,嵌合部(43)的轴向断面稍大于孔(31)的轴向断面,通过紧固机构(50)将嵌合部(43)压入孔(31)中。借此可以没有间隙地固定卷取轴(40)与蜗轮(30)。(*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inding device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The winding device for a stringed instrument, mounted on a stringed instrument of the head (H) of the body (20), rotatably supported with winding shaft at one end (40) of the worm gear and the worm gear (30) and (30) with worm knobs to engage and end (35), the worm wheel (30) is formed on the part of the non circular section has a hole (31), in the winding shaft (40) are available on the winding string winding shaft main body (42) and the ratio of diameter of winding shaft body (42), and through the main body (20) of the board (24) the fitting portion (43). The fitting portion (43) embedded in the hole (31) of the non circular section part, the fastening mechanism (50) insertion hole (31) and (43) and the fitting portion threadingly engaging the fitting portion (43) of the axial section is slightly larger than the hole (31) of the axial section through a fastening mechanism (50 the fitting portion (43)) is pressed into the hole (31) in. Thus, the take-up shaft (40) and the worm gear (30) can be fixed without cl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吉他等弦乐器的卷线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琴弦的张力使卷取轴旋转而容易进行调音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
技术介绍
吉他等弦乐器用的卷线装置通常备有与捏手同轴地设置的蜗杆,与卷取轴同轴地设置并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在这种卷线装置中,卷取轴上作用着琴弦的大的张力,并且调音或在演奏中进行扼音等张力始终变化。此外,卷线装置因为安装于吉他的头部的有限的位置,故受到结构上的制约。进而,因为对卷线装置的外观要求装饰性,故各零件的表面往往用电镀或涂漆来覆盖。因此,维持卷线装置的零件的精度并不容易,根据这种情况卷线装置的结构上历来存在着很多问题。图7是表示电吉他或民间吉他等上所用的卷线装置之一例的剖视图。此图中所示的卷线装置的结构为在安装于吉他的头部H上的主体1中旋转自如地支承有蜗轮2固定于一端部上的卷取轴3,在主体1中旋转自如地支承有与蜗轮2啮合的蜗杆,并且在蜗杆上固定着与之轴线一致的捏手(分别未画出)而构成。这里,蜗轮2以阻止与卷取轴3的端部相对旋转的状态嵌合,靠螺钉4固定于卷取轴3上。而且,在卷取轴3的肩面3a与蜗轮2的底面2a之间有间隙地夹装着主体1的板部1a。此外,在主体1的一端部的内周上形成螺纹1b,在螺纹1b上螺纹接合着固定用螺母5。在固定用螺母5中旋转自如地插入卷取轴3。在上述这种卷线装置中,琴弦的前端部卡止在卷取轴3的卷取面3b上,通过转动捏手卷取琴弦。在图7中所示的卷线装置中,因为主体1的板部1a有间隙地夹装于蜗轮2与卷取轴3的肩面3a之间,所以卷取轴3靠琴弦的张力可朝琴弦松弛的方向旋转。因而,蜗轮2的齿面靠琴弦的张力对蜗杆的齿面始终朝一定的方向推压。这种结构在调音时为了得到以下的作用而采用。也就是说,在紧弦的场合,旋转的蜗杆的齿面推压蜗轮的齿面,借此卷取轴旋转。另一方面,因为蜗轮2的齿面对蜗杆的齿面沿一定方向推压,所以如果使蜗杆朝松弦方向旋转,则蜗轮2追随蜗杆的旋转。因而,由于按使捏手旋转的量实时地松弦,所以存在着容易进行调音这样的优点。与此相反,靠卷取轴3的肩面3a与蜗轮2的端面2a来紧固板部1a的结构是历来的一般的卷线装置。在这种卷线装置中,因为卷取轴3与主体1的摩擦阻力很大故靠琴弦的张力卷取轴3不容易旋转。因而,如果使捏手旋转后朝相反方向旋转,则从开始捏手的旋转起直到蜗轮2旋转,按蜗杆与蜗轮2的游隙产生时间滞后。因此,存在着调音困难这样的问题。此外,如果在松弦方向上调音结束,则蜗轮2靠琴弦的张力在游隙之间慢慢地旋转,有时在演奏中调音混乱。因此,在进行调音之际,不得不采用把琴弦充分松弛后一边紧弦一边调音这样的方法,这也是难以进行调音的一大原因。但是,在图7中所示的卷线装置中还有种种的问题凸现出来。也就是说,主体1的板部1a与蜗轮2和卷取轴3的肩面3a的间隙设定成即使卷取轴3靠琴弦的张力从图7的状态倾斜,卷取轴3也不朝轴向移动,而且靠琴弦的张力能够旋转。可是,上述间隙因卷取轴3和板部1a的加工精度或电镀厚度而变动。因此,如果间隙小于设定的值,则卷取轴3与主体1的摩擦阻力加大,产生蜗轮的游隙引起的与上述同等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间隙大于设定的值,则产生卷取轴3朝轴向运动的空间。因此,如果蜗杆的旋转方向改变,则首先蜗轮2与卷取轴3一起朝轴向移动,卷取轴3达到其移动端后蜗杆的旋转才传给蜗轮2。也就是说,是与蜗杆中存在游隙相同的状态。此外,如果蜗轮2朝轴向移动,则其齿面被蜗杆的齿面的角切削,结果产生旋转误差并且在齿面上形成阶梯而妨碍顺利的旋转,如果硬性旋转则存在着板部1a弯曲而无法使用的危险。进而,在图7中所示的卷线装置中,为了在主体1的板部1a与蜗轮2和卷取轴3的肩面3a之间设置间隙,有必要轻轻紧固螺钉4。因此,在演奏时螺钉4被琴弦的振动进一步松动而与琴弦共振,根据情况有时还脱落。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虽然也试过用粘接剂固定螺钉4,但是这样一来卷线装置的修理变得非常困难。还提供一种在蜗轮与板部之间夹装弹簧垫圈的卷线装置。在这种卷线装置中,既可以抑制卷取轴朝轴向的移动又可以使琴弦的张力引起的旋转成为可能。但是,因为在构成主体的材质中,一般是铝或锌这样的软质金属的模铸品或黄铜等,故存在着随蜗轮旋转的弹簧垫圈切削主体这样的问题。此外,蜗轮的轴向位置因螺钉的紧固强度而变动,特别是,在鼓状的蜗轮中,如果其轴线方向的位置错动则不能确保与蜗杆的正常的啮合,存在着齿面异常磨损这样的问题。此外,因为蜗轮放在弹簧垫圈之上,故卷取轴和蜗轮容易因琴弦的张力而倾斜,这也成为妨碍蜗杆的正常啮合的原因。蜗轮与卷取轴的嵌合部通过取为断面非圆形来施行防止转动。虽然在使两者嵌合时没有间隙是理想的,但是考虑到加工精度的离散或电镀厚度,设有组装时不产生障碍程度的间隙。因此,在蜗轮与卷取轴之间存在着旋转方向的晃动,与蜗轮的游隙引起的场合同样在调音时产生时间滞后。图8是表示称为套筒式的另一种卷线装置的例子的剖视图,在用螺钉等安装于头部H上的主体10上,旋转自如地支承有卷取轴11固定于一端部上的蜗轮12,在蜗轮12上旋转自如地支承有捏手(未画出)安装于一端部上的蜗杆13。此外,在头部H上形成孔14,在孔14中嵌合着导引卷取轴11的套筒15。在这种卷线装置中,难以使孔14的中心与卷取轴11的中心重合。特别是,在卷线装置中,还有在一个主体上设置多个卷取轴者,使所有的卷取轴的中心对准头部的孔可以说是至难的技术。此外,像古典吉他那样主体的安装面形成为锥面状,因为必须在其上对头部的中心线正交地形成卷取轴通过用的孔,故孔彼此的间隔容易离散而且孔容易弯曲地形成。因此,如图8中所示,卷取轴11和蜗轮12以倾斜的状态被支承。结果,因为卷取轴11与套筒15的摩擦阻力大而卷取轴11不容易靠琴弦的张力旋转,因而,产生蜗轮的游隙引起的与上述同等的问题。此外,如图8中所示,因为卷取轴11倾斜,故不能维持蜗轮12与蜗杆13的正常的啮合,存在着齿面异常磨损这样的问题,或蜗杆12的角与主体10的内表面接触而调音需要大的力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然卷取轴可以靠琴弦的张力旋转,抑制卷取轴的倾斜或朝轴向的移动,可以解决上述种种问题的卷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1弦乐器用卷线装置是在安装于弦乐器的头部的主体中,旋转自如地支承一端部上具有卷取轴的蜗轮和与该蜗轮啮合并且一端部上具有捏手的蜗杆,在蜗轮上形成具有断面非圆形的部分的孔,并且在卷取轴上备有卷绕琴弦的卷取轴主体和直径比该卷取轴主体小、并贯通主体的板部的嵌合部,使嵌合部嵌合于孔的断面非圆形的部分中,将紧固机构插入孔中并螺纹接合于嵌合部上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使嵌合部的轴向断面稍大于孔的轴向断面,通过紧固紧固机构将嵌合部压入孔中。在上述结构的卷线装置中,因为卷取轴的嵌合部压入蜗轮的孔中,所以在嵌合部与孔之间不存在间隙,因而,如果蜗轮靠蜗杆旋转,则该旋转实时地传递到卷取轴上。此外,即使主体的板部的厚度上因制造误差或电镀厚度等因素而变动,也可以调整紧固机构的紧固量,使蜗轮和卷取轴主体的间隙恒定。因而,通过使上述间隙最佳,可以维持卷取轴靠琴弦的张力旋转的状态,并且可以抑制卷取轴朝轴向移动或倾斜。因而,在本专利技术的卷线装置中,在调音时不受蜗轮的游隙或其他晃动的影响,由于相对捏手的旋转可以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在安装于弦乐器的头部的主体中,旋转自如地支承一端部上具有卷取轴的蜗轮和与该蜗轮啮合并且一端部上具有捏手的蜗杆,在上述蜗轮上形成具有断面非圆形的部分的孔,并且在上述卷取轴上备有卷绕琴弦的卷取轴主体和直径比该卷取轴主体小、并贯通上述主体的板部的嵌合部,使上述嵌合部嵌合于上述孔的断面非圆形的部分中,将紧固机构插入上述孔中并螺纹接合于上述嵌合部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嵌合部的轴向断面稍大于上述孔的轴向断面,通过紧固上述紧固机构将上述嵌合部压入上述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在安装于弦乐器的头部的主体中,旋转自如地支承一端部上具有卷取轴的蜗轮和与该蜗轮啮合并且一端部上具有捏手的蜗杆,在上述蜗轮上形成具有断面非圆形的部分的孔,并且在上述卷取轴上备有卷绕琴弦的卷取轴主体和直径比该卷取轴主体小、并贯通上述主体的板部的嵌合部,使上述嵌合部嵌合于上述孔的断面非圆形的部分中,将紧固机构插入上述孔中并螺纹接合于上述嵌合部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嵌合部的轴向断面稍大于上述孔的轴向断面,通过紧固上述紧固机构将上述嵌合部压入上述孔中。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嵌合部当中压入前述孔中的部分的长度是0.1~0.4mm,上述嵌合部的轴向断面比前述孔的轴向断面在半径方向上大0.005~0.2mm。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嵌合部向前述孔中的导入部分取为直径大于前述紧固机构侧的端部的阶梯部,通过该阶梯部削掉前述孔的内壁部使阶梯部嵌合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孝夫
申请(专利权)人:后藤格特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