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815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备有: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杆,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在一端部上具有捏手;蜗轮,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前述主体上,与前述蜗杆啮合;卷取轴,连接在该蜗轮上,并且在前述主体安装在头部上的状态下插过形成于前述头部上的孔,其特征在于,将环状的导向部件相对于前述主体沿前述卷取轴的轴线方向插入而进行固定,所述导向部件被前述卷取轴贯穿并且嵌合在前述头部的前述孔中。

Winding device fo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A stringed instrument used for the winding device has a main body, installed in the string on the head; the worm is rotatably installed on the main body, in the end has a knob; the worm gear rotatably supported in the main body, and the meshing worm; winding shaft, connected to the the worm in the main body, and a head mounted state is formed in the head is inserted through the hol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guide member ring relative to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main body along the winding shaft is inserted and fixed, the guide member is in front of the coiling shaft through and fitted in the hole in the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吉他等弦乐器的卷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使卷取轴的中心与头部的孔的中心一致的技术。
技术介绍
吉他等弦乐器备有用于进行弦的调整的卷线装置。卷线装置如图11所示那样,备有主体110、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该主体110上的蜗杆120、固定在蜗杆120的一端部上的捏手130、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主体110上的卷取轴140、连接在该卷取轴140的端部上并且与蜗杆120啮合的蜗轮150。这样的卷线装置100如下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200上,即、使卷取轴140贯通形成在弦乐器的头部200上的孔200a并使卷取轴140的卷取面141从孔200a突出,并且,利用小螺钉(省略图示)将主体110固定在弦乐器的头部200的下表面上。并且,在卷取轴140上卷取弦,通过使捏手130旋转而卷取或退绕弦,由此进行调整。这里尽管省略了图示,但从头部200的上表面向孔200a中嵌合有导衬,导衬前端的小径部外周上形成的螺纹螺纹结合在导向筒110a的内周上。由此,卷取轴140由主体110和导衬旋转自如地支承,并且主体110固定在头部200上。上述卷线装置100的主体110通过例如压铸而一体成形有导向筒110a,通过将导向筒110a嵌合到头部200的孔200a中,卷取轴140的中心与孔200a的中心一致。作为这样的卷线装置,有例如特开昭59-184395号公报中公开的装置。但是,作为卷线装置,除了上述那样主体通过压铸制造的装置之外,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压制成形而构成主体的无导向筒的间隙(ウインテ-ジ)型装置也广为普及。在将这样的卷线装置组装到头部上之时,从头部的上表面侧将导衬压入到孔中。接着,将卷线装置的卷取轴从头部的下表面侧插入到孔中并使其嵌合到导衬的内侧。然后将小螺钉穿过形成于主体上的安装孔并紧入到形成于头部的孔中,从而将主体安装到头部上。但是,由于在卷取轴和导衬之间存在间隙,所以要使卷取轴与导衬的中心位置对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者的耐心。而且,由于在形成于卷线装置的主体上的安装孔与小螺钉之间存在间隙,所以有时主体相对于头部的安装位置会偏移。进而,在将小螺钉紧入到形成于头部上的孔中的时候,有时小螺钉不能笔直插入。这样,在将卷线装置安装到头部上的作业中,存在很多引起主体的位置偏移的因素,其结果,卷线装置的中心和导衬的中心不一致,卷取轴配置在与导衬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在本申请人先前提出的卷线装置(WO 02/091350A1、PCT/JP01/03798)中,构成为利用弦的张力使蜗轮旋转,由此,其齿面的一侧始终与蜗杆的一侧的齿面接触。因此,在该卷线装置中,没有由齿隙形成的游隙,所以蜗轮准确地追随捏手的旋转从而可以准确且容易地进行调整。但是,如果如上所述卷取轴在与导衬的内壁接触的状态下配置,则卷取轴的旋转摩擦阻力变大,从而蜗轮不能利用弦的张力旋转,齿隙会成为蜗轮的旋转的游隙。进而,在蜗轮和蜗杆接触的齿面上作用不自然的力,从而会导致这些部件迅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其是在主体上没有一体形成导向筒的卷线装置,可以使卷取轴的中心与头部的孔的中心一致,由此可以防止齿隙和部件的迅速磨损。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备有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杆,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在一端部上具有捏手;蜗轮,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主体上,与蜗杆啮合;卷取轴,连接在该蜗轮上,并且在主体安装在头部上的状态下插过形成于头部上的孔,其特征在于,将环状的导向部件相对于主体沿卷取轴的轴线方向插入进行固定,所述导向部件被卷取轴贯穿并且嵌合在头部的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弦乐器用卷线装置,通过将被卷取轴贯穿并且嵌合在弦乐器的头部的孔中的环状的导向部件相对于主体沿卷取轴的轴线方向插入而进行固定,所以在将卷线装置安装到头部上时,通过使导向部件嵌合在形成于头部上的孔中而可以使卷取轴的中心与孔的中心一致。因此,从正面侧插入到头部的孔中的导衬的中心和卷取轴的中心一致,可以防止卷取轴与导衬的接触。由此,可以使蜗轮顺滑地旋转,从而可以防止齿隙和部件的迅速磨损。其中,作为导向部件向主体安装的安装机构,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例如,主体可以备有以与导向部件的端面重复的方式沿圆周方向配置的多个插入孔,导向部件可以具有插入到插入孔中的突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构成为将突起压入到插入孔中,则组装简单。导向部件可以用金属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突起从插入孔突出并铆接固定在主体上。但是,铆接固定容易在导向部件和主体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导向部件相对于主体活动。其结果,在演奏中导向部件共振而产生倍音的噪音。因此,希望导向部件和突起由塑料材料形成,并且通过使突起从插入孔突出并利用热将其熔融而固定在插入孔的开口部上。根据这样的固定方法,在导向部件和主体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可以防止导向部件的共振引起的噪音。另外,还考虑有导向部件从主体脱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环状部件是金属制成的,则导向部件与孔的内壁碰撞而产生较大的声音,但是如果是塑料制成的则声音较小。希望突起备有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厚壁部。在环状部件的壁厚较薄的情况下,难以压制成形出狭窄的插入孔。通过在突起上设置厚壁部,可以扩大插入孔的宽度而使得压制成形变得容易。而且,在使突起从插入孔突出并利用热将其熔融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其突出量而简化熔融工序。作为将导向部件安装在主体上的其他结构,可以在突起上设置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钩部。在这种情况下,钩部通过一边使突起向内侧弹性变形一边插入到插入孔中,利用弹性复原便可卡合在插入孔的缘部上。在这样的方案中,导向部件向主体的安装能以单触式简单进行。另外,在这样的方案中,也可以利用热熔融突起的突出部而固定在插入孔的开口部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是表示卷线装置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卷线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所示卷线装置的、与图2正交的剖视图。图4A~图4D是表示卷线装置的主体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图4A的B-B线剖视图,图4C是表示在图4B所示的主体上安装有导向筒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D是表示图4B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5A~图5D是表示导向部件的图,图5A是后视图,图5B是俯视图,图5C是图5A的箭头C向视图,图5D是图5A的D-D线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是表示卷线装置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是表示卷线装置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是图7的箭头VIII向视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的剖视图。图10A~图10C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主体的图,图10A是后视图,图10B是图10A的箭头B向视图,图10C是图10B的箭头C向视图。图11是表示现有的卷线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5D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1是从头部200的侧面观察卷线装置1安装到弦乐器的头部200上的状态所得的侧视图,图2是其剖视图,图3是与图2正交的剖视图。首先,对卷线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概略进行说明。图中附图标记10是卷线装置1的主体,附图标记20是罩体。在罩体20与主体10之间,旋转自如地支承着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备有: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杆,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在一端部上具有捏手;蜗轮,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前述主体上,与前述蜗杆啮合;卷取轴,连接在该蜗轮上,并且在前述主体安装在头部上 的状态下插过形成于前述头部上的孔,其特征在于,将环状的导向部件相对于前述主体沿前述卷取轴的轴线方向插入而进行固定,所述导向部件被前述卷取轴贯穿并且嵌合在前述头部的前述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11-30 2004-3462291.一种弦乐器用卷线装置,备有主体,安装在弦乐器的头部上;蜗杆,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主体上,在一端部上具有捏手;蜗轮,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前述主体上,与前述蜗杆啮合;卷取轴,连接在该蜗轮上,并且在前述主体安装在头部上的状态下插过形成于前述头部上的孔,其特征在于,将环状的导向部件相对于前述主体沿前述卷取轴的轴线方向插入而进行固定,所述导向部件被前述卷取轴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孝夫
申请(专利权)人:后藤格特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