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11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循环结构,包括输油管主体;所述输油管主体的一侧的管口为第一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的管口为第一出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第一侧壁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第一侧壁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口。在输油管主体的管口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并在输油管主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从而使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集中在输油管主体上,使原本复杂的油路变得清晰明了,方便了日后的维护。方便了日后的维护。方便了日后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循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热油循环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的加热是利用热油循环机来完成的,但是传统的油进管道与回油管道多为一路或者两路,但是由于模具设计原因,油路复杂且分散,对后期维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循环结构,方便了日后的维护。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油循环结构,包括输油管主体;
[0007]所述输油管主体的一侧的管口为第一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的管口为第一出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第一侧壁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第一侧壁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三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壁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出油口。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进油连接管、第二进油管、第二进油螺帽、第二出油连接管、第二出油螺帽、第二出油管、第三进油连接管、第三进油螺帽、第三进油管和第三出油连接管、第三出油螺帽和第三出油管;
[0010]所述第二进油管通过所述第二进油螺帽与所述第二进油口连接,
[0011]所述第二出油管通过所述第二出油螺帽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三进油管通过所述第三进油螺帽与所述第三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三出油管通过所述第三出油螺帽与所述第三出油口连接;
[0012]所述第二进油管的外侧壁、第二出油管的外侧壁、第三进油管的外侧壁和第三出油管的外侧壁均设有螺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油管和第二出油管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进油管和第三出油管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进油管的管口朝向与所述第二进油管的管口朝向相垂直。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油口的数量有五个,所述第二出油口的数量有五个。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输油管主体的管口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并在输油管主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从而使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集中在输油管主体上,使原本复杂的油路变得清晰明了,方便了日后的
维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油循环结构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油循环结构的侧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输油管主体;2、第一进油口;3、第一粗油口;41、第二进油口;
[0021]51、第二出油口;52、第二出油连接管;53、第二出油螺帽;54、第二出油管;
[0022]61、第三进油口;62、第三进油连接管;63、第三进油螺帽;64、第三进油管;
[0023]71、第三出油口;72、第三出油连接管;73、第三出油螺帽;74、第三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油循环结构,包括输油管主体1;
[0027]所述输油管主体1的一侧的管口为第一进油口2,所述输油管主体1的另一侧的管口为第一出油口3,所述输油管主体1的第一侧壁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41,所述输油管主体1的第一侧壁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口51。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输油管主体1的管口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油口2和第一出油口3,并在输油管主体1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41和第二出油口51,从而使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集中在输油管主体1上,使原本复杂的油路变得清晰明了,方便了日后的维护。
[0029]其中,所述输油管主体1的另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三进油口61,所述输油管主体1的另一侧壁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出油口71。
[0030]其中,还包括第二进油连接管、第二进油管、第二进油螺帽、第二出油连接管52、第二出油螺帽53、第二出油管54、第三进油连接管62、第三进油螺帽63、第三进油管64和第三出油连接管72、第三出油螺帽73和第三出油管74;
[0031]所述第二进油管通过所述第二进油螺帽与所述第二进油口41连接,
[0032]所述第二出油管54通过所述第二出油螺帽53与所述第二出油口51连接,所述第三进油管64通过所述第三进油螺帽63与所述第三进油口61连接,所述第三出油管74通过所述第三出油螺帽73与所述第三出油口71连接;
[0033]所述第二进油管的外侧壁、第二出油管54的外侧壁、第三进油管64的外侧壁和第三出油管74的外侧壁均设有螺纹。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第二进油管的外侧壁、第二出油管54的外侧壁、第三进油管64的外侧壁和第三出油管74的外侧壁上设置螺纹,方便与外部管道对接,且通过螺帽的方式将各个进/出油口分别与进/出油管连接,装卸起来简单方便,且牢固性强。
[0035]其中,所述第二进油管和第二出油管5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进油管64和第三出油管74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三进油管64的管口朝向与所述第二进油管的管口朝向
相垂直。
[0036]从上述描述可知,各个进油管的管口朝向和出油管的管口朝向垂直,使得输油管主体1可靠墙进行安装,且方便对接外部管口。
[0037]其中,所述第二进油口41的数量有五个,所述第二出油口51的数量有五个。
[003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循环结构,在输油管主体的管口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并在输油管主体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从而使多个进油口和多个出油口集中在输油管主体上,使原本复杂的油路变得清晰明了,方便了日后的维护。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油管主体;所述输油管主体的一侧的管口为第一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的管口为第一出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第一侧壁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第一侧壁的另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出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三进油口,所述输油管主体的另一侧壁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出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油连接管、第二进油管、第二进油螺帽、第二出油连接管、第二出油螺帽、第二出油管、第三进油连接管、第三进油螺帽、第三进油管和第三出油连接管、第三出油螺帽和第三出油管;所述第二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涵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鑫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