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和集成管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88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和支路通道,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相互独立,支路通道包括第一支路通道和第二支路通道,进水通道与第一支路通道连通,出水通道与第二支路通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集成管路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管路互不相通的形式,将进水和出水集成于一体,减少了接头占用的空间和成本。和成本。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和集成管路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和集成管路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电能的载体是整个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寿命。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会使电池的各个部件温度升高,超过电池的有效工作范围,严重影响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带来安全隐患。
[0003]现有动力电池用冷却管路有橡胶管路和快插+尼龙管的形式。管路分为进水和出水以及连接水管,各水管均为独立设计。该种方案管路对空间要求较高,往往由于空间限制而无法成型,造成空间浪费。从而使动力电池总成集成度降低。
[0004]另外,现有动力电池总成产品在做分流时经常用到的是三通结构,三通接头支管的支管管径小于主管路,形成节流,使系统阻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和集成管路总成,以减少接头占用的空间和成本,改善分流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和支路通道,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相互独立,支路通道包括第一支路通道和第二支路通道,进水通道与第一支路通道连通,出水通道与第二支路通道连通。
[0007]进一步,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本体下部,第一支路通道和第二支路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本体上部,并且,第一支路通道沿进水通道两侧向上延伸,第二支路通道沿出水通道两侧向上延伸。
[0008]进一步,出水通道有多个,多个出水通道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第二支路通道有多个,多个第二支路通道分别设置于出水通道两侧。
[0009]进一步,进水通道有多个,多个进水通道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第一支路通道有多个,多个第一支路通道分别独立设置于进水通道两侧。
[0010]进一步,进水通道有一个,进水通道内设置有阳接头;出水通道有两个,出水通道内设置有倒齿结构;第一支路通道和第二支路通道分别有两个,动力电池用接头为七通结构。
[0011]进一步,进水通道有一个,进水通道内设置有倒齿结构;出水通道有两个,出水通道内设置有倒齿结构;第一支路通道和第二支路通道分别有两个,动力电池用接头为八通结构。
[0012]进一步,进水通道的内径、出水通道的内径和支路通道的内径,被设置为使各支路的流量均匀分配。
[0013]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集成管路总成,具有主进水管、主出水管和至少一
个上述任意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主进水管连接接头的进水通道,主出水管连接接头的出水通道,接头的支路通道内设置有用于引出支管管路的支管接头,支管接头上设置有用于与通道密封的密封圈,支管接头通过压盘和螺栓固定于动力电池用接头上。
[0014]进一步,压盘呈双拱桥状,包括拱桥和拱桥连接部,拱桥连接部上开设有与螺栓配合的通孔。
[0015]进一步,主出水管的出口处布置有传感器。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用接头和集成管路总成,通过在主管路两侧设计自下而上通道,同时保证上下不相通,突破了现有的上下管路连接的惯常做法,通过上下管路互不相通的形式,将进水和出水集成于一体,减少了接头占用的空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用接头的内部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用集成管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用集成管路总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用集成管路总成中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用集成管路总成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术语“水平”、“竖直”、“上”、“下”等是从附图示意的角度描述,而不必用于限定特定的方位。
[0025]请参图1,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用接头200包括本体20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进水通道40、出水通道60和支路通道80。
[0026]进水通道40和出水通道60相互独立,不连通,支路通道80包括第一支路通道82和第二支路通道84,进水通道40与第一支路通道82连通,出水通道60与第二支路通道84连通。进水通道40进入的冷却液R从第一支路通道82流出,从第二支路通道84流入的冷却液W从第二支路通道60流出。进水通道40与主进水管连接,出水通道60与主出水管连接。本实施例在主管路两侧设计自下而上通道,同时保证上下不相通,突破了现有的上下管路连接的惯常做法,克服了技术偏见对技术开发的限制,通过上下管路互不相通的形式,将进水和出水集成于一体。
[0027]进水通道40和出水通道60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本体20下部,第一支路通道82和第二支路通道84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本体20上部,并且,第一支路通道82沿进水通道40两侧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支路通道84沿出水通道60两侧向上延伸形成。进水通道40在下方通道处设有与主进水管连接的接头。
[0028]出水通道60有多个,多个出水通道60在竖直方向上重叠。与出水通道60连通的第二支路通道84也有多个,多个第二支路通道84分别设置于出水通道60两侧。进水通道40至
少有一个,当有多个时,多个进水通道40在竖直方向上重叠。与进水通道40连通的第一支路通道82有多个,多个第一支路通道82分别独立设置于进水通道40两侧。换言之,进水通道40两侧向上设计形成多个第一支路通道82,两侧的第一支路通道82独立设计,相邻的第一支路通道82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不连通,只能通过进水通道40连通。
[0029]优选地,可以同时参图2、图3和图4,进水通道40有一个,进水通道40内设置有阳接头,出水通道60有两个,出水通道60内设置有倒齿结构,第一支路通道82和第二支路通道84分别有两个,第一支路通道82和第二支路通道8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支接头822和第二分支接头842,第一分支接头822分别引出有第一支管管路821和第二支管管路823,第二分支接头842分别引出有第三支管管路841和第四支管管路843,此时动力电池用接头为七通结构。或者,进水通道40有两个,出水通道60有两个,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均设置有倒齿结构,第一支路通道82和第二支路通道84分别有两个,分别引出第一支管管路821、第二支管管路823、第三支管管路841和第四支管管路843,此时动力电池用接头为八通结构。七通或八通结构将4条支路集成,使每个接头的作用相当于4个三通,大大减小了三通接头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0)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20)上的进水通道(40)、出水通道(60)和支路通道(80),所述进水通道(40)和所述出水通道(60)相互独立,所述支路通道(80)包括第一支路通道(82)和第二支路通道(84),所述进水通道(40)与所述第一支路通道(82)连通,所述出水通道(60)与所述第二支路通道(8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0)和所述出水通道(60)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本体(20)下部,所述第一支路通道(82)和所述第二支路通道(84)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本体(20)上部,并且,所述第一支路通道(82)沿所述进水通道(40)两侧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支路通道(84)沿所述出水通道(60)两侧向上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60)有多个,多个出水通道(60)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二支路通道(84)有多个,多个第二支路通道(84)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水通道(60)两侧。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0)有多个,多个进水通道(40)在竖直方向上重叠;所述第一支路通道(82)有多个,多个第一支路通道(82)分别独立设置于所述进水通道(40)两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40)有一个,所述进水通道(40)内设置有阳接头;所述出水通道(60)有两个,所述出水通道(60)内设置有倒齿结构;所述第一支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刘安龙韩海滨徐鹏张国炜汪志超林艺垚魏桂林王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