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风口小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07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风口小套,包括法兰、内套、外套和导流器,外套套设在内套外侧,外套后端和内套后端均与法兰固定连接,外套、内套和法兰围成一内部空腔,导流器设置于内部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防护帽,前防护帽套在所述外套前端面上;外套前端面与前防护帽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前缓冲层。这种耐磨风口小套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与抗冲击性能,使用寿命较长。命较长。命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风口小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炼铁高炉送风系统冷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耐磨风口小套。

技术介绍

[0002]高炉风口小套是炼铁高炉用于送风和喷煤的重要工艺部件,通过风口小套可以向高炉内输送摄氏千度以上的热风。现有的风口小套绝大部分采用紫铜经铸造加工而成,其处于12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始终需承受高温热风的高温冲刷,经常受到1400℃以上的渣铁熔体以及高速循环运动的高温物料的撞击和冲刷,在风口小套的前端部的工作温度更是高达1500℃。因高炉回旋区高速旋转的焦粒及炉料的撞击和冲刷,以及渣皮脱落,使得风口小套的前部外壁及前端快速磨损,风口小套的寿命急剧降低。当炉况不顺或渣皮脱落时,风口小套磨损严重,使用不到1个月其前端就出现严重磨损,导致风口小套损坏,使用寿命较低,而正常情况下风口小套应该使用9个月以上。为解决风口小套的前部外壁及前端发生烧损、磨损、腐蚀,使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国内外都在寻求一种耐磨抗冲击的风口小套,但进展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风口小套,这种耐磨风口小套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与抗冲击性能,使用寿命较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耐磨风口小套,包括法兰、内套、外套和导流器,外套套设在内套外侧,外套后端和内套后端均与法兰固定连接,外套、内套和法兰围成一内部空腔,导流器设置于内部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防护帽,前防护帽套在所述外套前端面上;外套前端面与前防护帽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前缓冲层。
[0006]上述前防护帽将外套前端面包覆起来,对外套前端起到进一步的阻挡作用,避免炉况不顺或渣皮脱落时炉料直接侵蚀外套前端;由于上述前防护帽较硬,需要将前缓冲层设置在外套前端面与前防护帽的后侧面之间,消除前防护帽与外套之间的间隙,避免由于制作误差亦或使用时受到炉内物料冲击导致前防护帽碎裂。上述前缓冲层的厚度一般为0.5

3mm。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前缓冲层的材质为软性耐热材料。通常,上述软性耐热材料为石棉布或云母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耐磨风口小套还包括多颗第一固定螺钉;所述前防护帽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套前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螺孔,第一螺孔的数量、第一固定螺钉的数量均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个第一固定螺钉均处于相应的第一螺孔中,各个第一固定螺钉的杆部均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各个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外套前端面共同将前防护帽锁紧。利用多颗第一固定螺钉将前防护帽锁紧在风口小套的外套前端面上,并使各个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凸出至前防护帽的前侧面前侧,当高炉内的
铁渣掉落时铁渣首先砸落在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上,可避免前防护帽被碰伤;另外,在摆放风口小套的时候,如果风口小套的前端朝下摆放,风口小套前端的各个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能够支撑起风口小套,避免风口小套前端的前防护帽前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而造成碰伤或摩擦刮花。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前防护帽的外边沿处于环形凹槽中,前防护帽外边沿的外侧壁与外套的外侧壁平齐。将前防护帽的外边沿设置在环形凹槽中,使前防护帽与外套结合更紧密,保持风口小套的结构紧凑。
[0010]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外套前端的内沿具有环形缩进部,环形缩进部的前端面处于外套的前端面的后侧,内套的前端面处于外套的前端面的后侧,内套前端的外侧面与环形缩进部之间通过第一环形焊缝连接;所述前防护帽将外套前端面、第一环形焊缝和内套的前端面覆盖。上述前防护帽的内侧面将内套的前端面、第一环形焊缝和外套前端一起包覆起来,对内套的前端面起到进一步的阻挡作用,避免炉况不顺或渣皮脱落时炉料直接侵蚀内套前端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耐磨风口小套还包括外防护罩,外防护罩套在外套前部上。上述外防护罩将外套前部的外侧壁包覆起来,对外套前部的外侧壁起到进一步的阻挡作用,避免炉况不顺或渣皮脱落时炉料直接侵蚀外套前部。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防护罩与前防护帽相互独立,外防护罩的前端面与前防护帽外边沿的后端面紧密接触。上述外防护罩与前防护帽相互独立(分体),能够对外防护罩与前防护帽逐个加工,使加工工艺较为简单。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与外防护罩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外缓冲层。由于上述外防护罩较硬,需要将外缓冲层设置在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与外防护罩的内侧壁之间,消除外防护罩与外套之间的间隙,避免由于制作误差亦或使用时受到炉内物料冲击导致外防护罩碎裂。上述外缓冲层的厚度一般为0.5

3mm。
[0014]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缓冲层的材质为软性耐热材料。通常,上述软性耐热材料为石棉布或云母板。
[0015]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耐磨风口小套还包括多颗第二固定螺钉,外防护罩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螺孔,第二螺孔的数量、第二固定螺钉的数量均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个第二固定螺钉均处于相应的第二螺孔中,各个第二固定螺钉的杆部均穿过对应的第二通孔,各个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与外套前部的外侧壁共同将外防护罩锁紧,各个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凸出至外防护罩的外侧面外侧。利用多颗第二固定螺钉将外防护罩锁紧在风口小套的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上,并使各个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凸出至外防护罩的外侧面外侧,当高炉内的铁渣掉落时铁渣首先砸落在第二固定螺钉的头部上,可避免外防护罩被碰伤。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外防护罩后端处于环形凹槽中,外防护罩后端的外侧壁与外套的外侧壁平齐。将外防护罩后端设置在环形凹槽中,使外防护罩与外套结合更紧密,保持风口小套的结构紧凑。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外防护罩的截面形状为弧形。由于风口小套自前至后横向安装,只有外套前部外侧壁的顶部有可能被高炉内的铁渣砸到碰伤,而外套前部外侧壁的底部不会被高炉内的铁渣砸到,故而将外防护罩设计为弧形,只需将弧
形外防护罩包覆在外套前部外侧壁的顶部即可,这样可节省外防护罩的材料,节约生产成本。
[0018]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外防护罩的截面形状也可为环形,外防护罩将外套前部的外侧壁整体包覆。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耐磨风口小套还包括内防护套,所述内套前段套在内防护套上,内防护套的外侧壁与内套前段的内侧壁紧密接触。
[0020]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外套前端的内沿具有前包覆部和环形支撑部,环形支撑部设于前包覆部后侧,环形支撑部处于所述内套前端的外侧面的外侧,环形支撑部的内侧面与内套前端的外侧面紧密配合;内套前端面处于前包覆部的后端面的后侧,内套前端面与前包覆部的后端面之间通过第一环形焊缝连接,所述内防护套将内套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风口小套,包括法兰、内套、外套和导流器,外套套设在内套外侧,外套后端和内套后端均与法兰固定连接,外套、内套和法兰围成一内部空腔,导流器设置于内部空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防护帽,前防护帽套在所述外套前端面上;外套前端面与前防护帽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前缓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缓冲层的材质为软性耐热材料;所述前缓冲层的厚度为0.5

3mm;所述前防护帽的材质为陶瓷或者耐磨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颗第一固定螺钉;所述前防护帽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套前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一螺孔,第一螺孔的数量、第一固定螺钉的数量均与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各个第一固定螺钉均处于相应的第一螺孔中,各个第一固定螺钉的杆部均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各个第一固定螺钉的头部与外套前端面共同将前防护帽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磨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前防护帽的外边沿处于环形凹槽中,前防护帽外边沿的外侧壁与外套的外侧壁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防护罩,外防护罩套在外套前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罩与前防护帽相互独立,外防护罩的前端面与前防护帽外边沿的后端面紧密接触;所述外防护罩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外套前部的外侧壁与外防护罩的内侧壁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京鹏佘秀君钟敏翟忠罗增进吴庆智
申请(专利权)人:饶平粤兴铜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