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77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锁紧体、金属套管、绝缘套管、用于同轴电缆的线芯穿插其中的插针组件、扣接套管以及楔形金属环;锁紧体内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且用于同轴电缆的线芯穿过的中心通道;金属套管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套接在锁紧体上;绝缘套管设置在金属套管内且与锁紧体的中心通道相对连通;插针组件穿设在绝缘套管和中心通道内;楔形金属环套设在绝缘套管远离锁紧体的端部外周,并且与金属套管的第二管段相配合;扣接套管套设在金属套管的第二管段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实现同轴电缆信号的可靠传输,满足在高频振动情况下的可靠连接,消除接触不良问题,降低重要设备信号的故障率。的故障率。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电缆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主泵转速信号由主泵转速测量系统实现,其包括主备用转速探头、探针、同轴电缆、转速处理机架等主要设备和部件。在国内核电机组主泵运行过程中,多次出现过主泵转速信号异常波动或丢失的问题,经过对多起故障事件进行分析,探头故障率极小,其中BNC接头接触不良以及转速处理机架故障造成主泵转速信号故障的问题较多。针对上述问题,大部分采用主泵转速BNC接头的更换以及对主泵转速机架进行更换,然而这样影响了转速信号的稳定性,影响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0003]经过分析,原有转速探头BNC接头存在以下问题:
[0004]主泵转速现有BNC接头主要故障点定位在接头负极金属接触片与探头的负极接触不良上面,造成此项接触不良的主要因素为BNC接头负极金属接触片与其内部的绝缘套高度差太小,基本平行,在BNC接头卡扣锁紧的过程中,难以保证金属接触片有效可靠的压紧在探头负极金属上。另外,由于环状金属片紧抱在绝缘套上,和探头负极金属筒之间存在较大间隙,难以建立有效连接。以上两项原因导致了负极在主泵运行过程中,电缆探头振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接触不良,信号波动丢失的问题。
[0005]同时,根据以上分析,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主要原因为接头的结构设计不足造成的,而每次更换BNC接头之后能够解决BNC接头和探头之间的接触不良问题,是因为BNC接头和探头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是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BNC接头的生产质量存在细微区别,内部部件尺寸存在细微区别,以及BNC接头相对探头的安装角度、位置、耦合性均会存在区别,所以即使在BNC接头拔除之后再进行安装,可能故障现象就会消失不再复现。但其实根本的故障原因和接触不良的影响因素仍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0006]另外由于每个大修均会进行探头的拆装,BNC接头和探头之间的相对安装状态在不断变化,不管更换多少BNC接头,还是会出现耦合位置恰好可能在振动状态下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所以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顶端可靠接触的问题,优化改进BNC接头的结构设计,保证顶端负极的实时可靠接触,才能避免BNC接头偶然接触不良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接触不良问题,降低故障率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锁紧体、金属套管、绝缘套管、用于同轴电缆的线芯穿插其中的插针组件、扣接套管以及楔形金属环;
[0009]所述锁紧体内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且用于同轴电缆的线芯穿过的中心通道;所述金属套管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套接在所述锁紧体上;所述
绝缘套管设置在所述金属套管内且与所述锁紧体的中心通道相对连通;
[0010]所述插针组件穿设在所述绝缘套管和中心通道内;所述楔形金属环套设在所述绝缘套管远离所述锁紧体的端部外周,并且与所述金属套管相配合;所述扣接套管套设在所述金属套管的第二管段外周。
[0011]优选地,所述金属套管的第二管段由数个金属片在周向上间隔分布形成;
[0012]每一所述金属片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楔形金属环的斜面相配合的导向斜面。
[0013]优选地,所述锁紧体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锁紧段和第二锁紧段;
[0014]所述第一锁紧段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金属套管的第一管段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锁紧段为螺纹柱。
[0016]优选地,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配合在所述第二锁紧段的外周上,将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压紧在所述第二锁紧段上的压紧卡箍。
[0017]优选地,所述扣接套管包括套管本体、沿着所述套管本体的周向间隔分布的数个扣孔。
[0018]优选地,所述套管本体朝向所述锁紧体的一端外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表面设有凹凸结构。
[0019]优选地,所述插针组件包括绝缘座和插针;
[0020]所述绝缘座配合在所述锁紧体朝向所述绝缘套管的一端内,且所述绝缘座设有与所述中心通道相对连通的通孔;所述插针位于所述绝缘套管内且一端插接在所述绝缘座的通孔内。
[0021]优选地,所述金属套管内设有凸出的环形隔板,所述环形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的连接处;所述环形隔板抵接在所述锁紧体的对应端面一侧,将所述绝缘座限制在所述锁紧体内。
[0022]优选地,所述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锁紧体和金属套管之间的第一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金属套管和扣接套管之间的第二密封垫圈。
[0023]本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可作为公头并用于与母头可靠连接,实现对电缆及接头的密封,保证连接系统防潮性能及同轴电缆信号的可靠传输,满足在高频振动情况下的可靠连接,消除接触不良问题,降低重要设备信号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技术一的同轴电缆连接器,作为连接公头,用于与连接母头相接或者探头等其他接头相接。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包括锁紧体10、金属套管20、
绝缘套管30、插针组件40、扣接套管50以及楔形金属环60。
[0029]其中,锁紧体10和金属套管20相对插接,形成整个连接器的外壳结构。锁紧体10内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中心通道100,用于同轴电缆1的线芯101穿过。金属套管20作为连接器的负极部;插针组件40穿设在锁紧体10和金属套管20内,作为连接器的正极部。同轴电缆1的线芯101穿插在插针组件40中,与其导电连接。绝缘套管30设置在金属套管20内,扣接套管50套设在金属套管20的外周,用于另一连接器或接头的扣合实现对接。楔形金属环60套设在绝缘套管30外周并与金属套管20相配合,对金属套管20提供一个外扩的作用力,使其能够压紧在对接的连接器或接头的负极圈上。
[0030]具体地,锁紧体10可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锁紧段11和第二锁紧段12,中心通道100贯穿第一锁紧段11和第二锁紧段12。第一锁紧段11用于与金属套管20配合连接,第二锁紧段12用于同轴电缆1端部的编织状的屏蔽层102套设其上,内部的线芯101则穿进锁紧体10的中心通道100内。本实施例中,第二锁紧段12外径小于第一锁紧段11。
[0031]为了将屏蔽层102锁紧在第二锁紧段12上,本技术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还包括配合在第二锁紧段12外周上的压紧卡箍70,压紧卡箍70将同轴电缆1的屏蔽层102压紧在第二锁紧段12上。并且,第二锁紧段12的外周设有螺纹形成螺纹柱,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体(10)、金属套管(20)、绝缘套管(30)、用于同轴电缆(1)的线芯(101)穿插其中的插针组件(40)、扣接套管(50)以及楔形金属环(60);所述锁紧体(10)内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且用于同轴电缆(1)的线芯(101)穿过的中心通道(100);所述金属套管(20)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所述第一管段(21)套接在所述锁紧体(10)上;所述绝缘套管(30)设置在所述金属套管(20)内且与所述锁紧体(10)的中心通道(100)相对连通;所述插针组件(40)穿设在所述绝缘套管(30)和中心通道(100)内;所述楔形金属环(60)套设在所述绝缘套管(30)远离所述锁紧体(10)的端部外周,并且与所述金属套管(20)的第二管段(22)相配合;所述扣接套管(50)套设在所述金属套管(20)的第二管段(22)外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管(20)的第二管段(22)由数个金属片在周向上间隔分布形成;每一所述金属片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楔形金属环(60)的斜面相配合的导向斜面(2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体(10)包括轴向相接的第一锁紧段(11)和第二锁紧段(12);所述第一锁紧段(11)上设有外螺纹(111),所述金属套管(20)的第一管段(21)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段(12)为螺纹柱。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