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427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首先对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中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的差异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然后对各等级区域内土地当地的气象条件检测,为满足气象条件的土地匹配相应量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并通过旋耕耙将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与待改造土地表层进行均匀搅拌布散;对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进行覆膜包覆,然后拆除覆膜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成本低廉,并可有助于解决农业秸秆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可有效的消除镉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及因镉元素残留超标而农作物受到污染情况发生,增强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属农业生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农业生产中,重金属元素一方面对植被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重金属元素往往会残留在农作物中,从而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污染,并最终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虽然也有多种对土壤进行改良的方法及产品,但当前的这些土壤改良方法及产品一方面往往生产制备及使用成本高,另一方面往往只能单一对重金属元素污染进行治理或抑制,无法有效对土壤的营养成分进行改良,土壤肥力依然相对较低,还需要大量的后续工作,因此导致了当前土壤治理效果差,难以有效满足农业生产活动及土壤治理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并可有助于解决农业秸秆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另可有效的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0004]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条件预制,首先对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中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的差异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并将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划分为至少三个等级;然后对各等级区域内土地当地的气象条件检测,选择气温为30℃以上且天气晴朗为施工前提;S2,土壤改良,完成S1步骤后,根据S1步骤划分的土地等级,为满足气象条件的土地匹配相应量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并通过旋耕耙将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与待改造土地表层进行均匀搅拌布散,其中混合深度不低于10厘米,布散后土壤中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浓度为2%—5%;S3,时效处理,完成S2步骤后,对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进行覆膜装置包覆,使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与外部空气环境隔离25—30天,然后拆除覆膜即可。
[0005]进一步的,所述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时,相邻两个等级间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浓度平均值差值为0.1—0.5 mg/kg。
[0006]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所采用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组组分构成:高硒豆渣2%—5.4%或高硒水稻秸秆1%—6.2%或高硒麦麸3%—10.5%,余量为高硒有机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高硒水稻秸秆长度为1—5毫米,宽度为0.1—3毫米。
[0008]进一步的,所述高硒豆渣、高硒水稻秸秆,高硒麦麸的硒含量均为0.5

10 mg/kg。
[0009]本专利技术另目的提供一种覆膜装置,其包括承载槽、导气管、压板、防护盖膜、定位锚
具、定位销、定位环、排气泵、控制阀、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轴线与地平面平行分布,且承载槽至少两条并相互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槽下端面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若干定位锚具,所述定位锚具轴线与承载槽轴线呈30
°
—90
°
夹角,所述定位销若干,与承载槽槽底垂直连接并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所述防护盖膜嵌于平行分布的两承载槽之间,且防护盖膜两侧表面均通过若干定位环与承载槽内的定位销连接,所述压板嵌于承载槽上端面内,与承载槽上端面平行分布并与定位销上端面相抵,所述导气管位于防护盖膜下方,与承载槽外侧面连接并与承载槽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导气管侧壁设若干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均位于防护盖膜下方,所述导气管两端位于承载槽两端外侧至少5厘米并于一个控制阀连通,且其中一端通过控制阀与排气泵连通,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均至少一个,位于防护盖膜对应的承载槽外侧面,所述驱动电路与承载槽外表面连接,并分别与排气泵、控制阀、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电气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槽中,同一侧的承载槽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时,相邻两个承载槽同轴分布并通过连接扣相互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为基础的电路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步骤,一方面原料成本低廉,并可有助于解决农业秸秆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采用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配方以及覆膜装置结构覆膜,土壤与防护盖膜之间环境内的空气进行排出,减低氧气浓度,从而使其在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在无氧环境下快速分解并与土壤中的镉元素间发生反应,实现提高土壤肥力和对镉例子进行固化,防止镉元素倍植物吸收而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受影响及农产品收到污染情况的发生,另可有效的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和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覆膜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承载槽横断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施工,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5]如图1所示,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条件预制,首先对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中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的差异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并将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划分为至少三个等级;然后对各等级区域内土地当地的气象条件检测,选择气温为30℃以上且天气晴朗为施工前提;S2,土壤改良,完成S1步骤后,根据S1步骤划分的土地等级,为满足气象条件的土地匹配相应量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并通过旋耕耙将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与待改造土地表层进行均匀搅拌布散,其中混合深度不低于10厘米,布散后土壤中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
料浓度为2%—5%;S3,时效处理,完成S2步骤后,对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进行覆膜装置包覆,使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与外部空气环境隔离25—30天,然后拆除覆膜即可。
[0016]其中,所述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时,相邻两个等级间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浓度平均值差值为0.1—0.5 mg/kg。
[0017]同时,所述S2步骤中,所采用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组组分构成:高硒豆渣2%—5.4%或高硒水稻秸秆1%—6.2%或高硒麦麸3%—10.5%,余量为高硒有机肥。所述高硒水稻秸秆长度为1—5毫米,宽度为0.1—3毫米;本专利技术的,所述高硒豆渣、高硒水稻秸秆,高硒麦麸的硒含量均为0.5

10 mg/kg。
[0018]参见图2

图3,本实施例另外提供一种覆膜装置,所述S3步骤中在进行覆膜装置作业时,所采用的覆膜装置包括承载槽1、导气管2、压板3、防护盖膜4、定位锚具5、定位销6、定位环7、排气泵8、控制阀9、温湿度传感器10、氧气传感器11及驱动电路12,所述承载槽1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轴线与地平面平行分布,且承载槽1至少两条并相互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槽1下端面沿承载槽1轴线方向均布若干定位锚具5,所述定位锚具5轴线与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条件预制,首先对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中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的差异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并将目标区域内土壤环境划分为至少三个等级;然后对各等级区域内土地当地的气象条件检测,选择气温为30℃以上且天气晴朗为施工前提;S2,土壤改良,完成S1步骤后,根据S1步骤划分的土地等级,为满足气象条件的土地匹配相应量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并通过旋耕耙将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与待改造土地表层进行均匀搅拌布散,其中混合深度不低于10厘米,布散后土壤中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浓度为2%—5%;S3,时效处理,完成S2步骤后,对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进行覆膜装置进行包覆,使完成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布散的土地表面与外部空气环境隔离25—30天,然后拆除覆膜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区域进行划分时,相邻两个等级间的镉元素和硒元素含量浓度平均值差值为0.1—0.5 mg/k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采用的高硒易降解有机物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组组分构成:高硒豆渣2%—5.4%或高硒水稻秸秆1%—6.2%或高硒麦麸3%—10.5%,余量为高硒有机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水稻秸秆长度为1—5毫米,宽度为0.1—3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豆渣、高硒水稻秸秆,高硒麦麸的硒含量均为0.5

10 mg/kg。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土壤富硒降镉的强还原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在进行覆膜装置作业时,所述覆膜装置包括承载槽、导气管、压板、防护盖膜、定位锚具、定位销、定位环、排气泵、控制阀、温湿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槽为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其轴线与地平面平行分布,且承载槽至少两条并相互平行分布,所述承载槽下端面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若干定位锚具,所述定位锚具轴线与承载槽轴线呈30
°
—90
°
夹角,所述定位销若干,与承载槽槽底垂直连接并沿承载槽轴线方向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洲王张民孙辰璐刘志奎王栋刘雨杉白云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宝田功能农业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