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735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包括n行m列成矩阵分布的像素,每一行像素由一条栅极线连接,每一列像素由两条数据线按奇偶行连接;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驱动所述栅极线,所述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通过所述栅极线直接连接;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奇偶行上的数据线;时序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帧内将每行充电时间进行倍增,不增加RC延迟,且易于设计修复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es a liquid crystal panel, including n rows and m columns into pixel distribution matrix, each row of pixels connected by a gate line, each pixel consists of two data lines connected by parity line; the first / second gate driver, driving the gate line, the the first / second gate driver direct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gate line; the first / second source driver, respectively drive the data line of the parity line; timing controller, control the first / second / second of the first gate driver, a source driver.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the charging time of each line in one frame without increasing the RC delay and is easy to design and repair th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几年,显示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CRT显示器正在逐渐地被平 板显示器所取代,其中最常见的平板显示器就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TFT-LCD),它具有功耗低、重量轻、驱动电压小等优点。但是TFT-LCD由于液 晶本身的物理特性使其在动画表现的反应速度上较传统CRT慢,虽然通过采用过 驱动(Overdrive)技术,己经能够有效将液晶响应时间縮减到一帧时间以内。但 是由于液晶面板的显示模式是保持式(Hold Type),因此即使液晶响应时间达到 理想的0ms,由于人眼视觉特性,仍然会有运动拖尾等显示缺陷。目前有两种方法 可以有效消除液晶运动图像拖尾的现象, 一种是模拟CRT显示的脉冲驱动方式, 另外一种是通过运动估计和运动补偿的方法在各显示帧之间插入运算帧,提高面 板的刷新频率,通过研究,如果刷新频率达到480Hz,则可以完全消除运动拖尾的 缺陷。现在业界已经开始普遍使用双倍画面刷新频率(120Hz),但是现行的结构 将衍生出不少问题。例如每一列水平线的打开时间长度将减半,尤其在高分辨率 的情况下,充电时间会非常短,容易导致充电不足。并且为了获得最佳显示效果, 普遍采用点反转(Dot Inversion)或者2V1H的反转驱动方式,源极驱动器的输 出正负极反转速率也将是原来的两倍,系统总功耗将会成倍增长,产生大量热问 题,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图1为现有上下分区显示面板结构图,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分为上半区面板 109,下半区面板110,分别由两侧的第一栅极驱动器102和第二栅极驱动器103 来独立控制水平扫描线,由于分成了上下两区,因此必须使上下半区同步扫描。 上下两侧的第一源极驱动器104和第二源极驱动器105则分别控制上下半区的数 据写入。由于分成了上下两个半区,因此每条扫描线的打开时间仍然和旧有的60Hz 面板相同。这可以通过一个简单公式计算得到。假设面板的分辨率为N^N,也就是3有N行扫描线,则每条扫描线的打开时间为7>=l/(》xA0Tf-每条扫描线打开时间fV-—面板刷新率N—一扫描线条数对于上下分区的面板,由于扫描线条数只有一半,即N/2,但是刷新频率为两倍,所以总的打开时间不变,仍然是Tf。如果面板没有进行上下区分,则打开时间只有原来一半,充电时间会不足。但是如果面板采用了上下区分的设计,每条数据线必须在中间断开,这样会导致修复线设计的困难。尤其是当面板很大,分辨率很高的情况下,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工艺缺陷,这时修复线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必须克服上下分区的面板存在修复线设计困难的缺点。在现有的技术中,已经有一些面板设计的方法被提出,中国专利CN200200710002029.3给出了一种技术方案,请参考图2和图3,该技术方案将每个RGB像素分成上下两个子像素,然后对子像素的TFT进行交叉排列,针对每个子像素,各采用一根数据线进行串接。实际上通过将像素分成上下两个子像素后,面板404的扫描线达到了原来的两倍,从时序控制器405中传送出来的面板数据是相同的,也就是分别给上下两个子像素的数据是相同的。这种结构的面板设计,实际上每根扫描线打开的时间仍然只有普通60Hz面板的一半,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至lj.7} = 1/(120 x27V/2) = 1/(120 x AO2N为该面板的扫描线数,除以2是因为两条扫描线会同时打开。美国专利2007/0091044A1也给出了一种技术方案,请参考图4,该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由第一栅极驱动器150L和第二栅极驱动器150R控制第一源极驱动器141和第二源极驱动器142分别对奇数行像素和偶数行像素进行写入,由于像素排列采用交叉方式,因此这种面板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列反转(Column Inversion)的方式获得点反转(Dot Inversion)的显示效果。但是对于增加扫描线的打开时间,则没有任何帮助,而且由于扫描驱动器没有通过扫描线连接在一起,会产生严重的RC延迟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帧内将每行充电时间进行倍增,不增加RC延迟,且易于设计修复线。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包括n行m列成矩阵分布的像素,每一行像素由一条栅极线连接,每一列像素由两条数据线按奇偶行连接;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驱动所述栅极线;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奇偶行上的数据线;时序控制器,控制所述栅极驱动器,第一源极驱动器和第二源极驱动器;其中,m和n为自然数。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通过所述栅极线直接连接。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中,所述奇数行数据线和偶数行数据线交替设置在像素左右两边。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其中,所述连续两行数据线交替设置在像素左右两边。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一源极驱动器和第二源极驱动器可分别对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奇数行和偶数行上的像素进行充电,当奇数行上的像素进行充电时,偶数行上的像素也可同时进行充电,这样,在一帧内,将现有液晶显示装置架构内的每行充电时间进行倍增,从而达到提高像素充电时间的目的。由于数据线上下贯通面板,因此相比上下分区的面板,可以很方便的设计修复线,大大提高面板良率。此外,由于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通过所述栅极线直接连接,同时驱动TFT,可以减少RC延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上下分区显示面板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驱动系统框架图。图3为现有的驱动系统和像素排列图。图4为现有的另一种面板像素排列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种面板结构图。图6为图5的时序控制信号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数据处理过程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二种面板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三种面板结构图。图IO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面板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时序控制信号图。图中101时序控制器104第一源极驱动器107第二像素区110下半区面板150L第一栅极驱动器302第二源极驱动器403扫描驱动器102第一栅极驱动器105第二源极驱动器108第三像素区141第一源极驱动器150R第二栅极驱动器401第一源极驱动器404显示面板103第二栅极驱动器106第一像素区109上半区面板142第二源极驱动器301第一源极驱动器402第二源极驱动器405时序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种面板结构图,图6为图5的时序控制信号图。请参考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该面板结构包括两大部分,即驱动系统部分和显示面板部分。驱动系统部分包括时序控制器(TCON) 101,第一栅极驱动器102,第二栅极驱动器103,第一源极驱动器104,第二源极驱动器105;显示面板部分则包括多个第一像素 区106,如果面板显示分辨率为M*N,则像素的数量将为M*N*3,乘3是因为每个像素都有RGB的3个单色子像素组成,当然,由于现在面板越来越大,每个单色子像素有时又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子像素,可以分成左右两部分或者上下两部分等,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面板,包括n行m列成矩阵分布的像素,每一行像素由一条栅极线连接,每一列像素由两条数据线按奇偶行连接; 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驱动所述栅极线; 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奇偶行上的数据线 ; 时序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 其中,m和n为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包括n行m列成矩阵分布的像素,每一行像素由一条栅极线连接,每一列像素由两条数据线按奇偶行连接;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驱动所述栅极线;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分别驱动所述奇偶行上的数据线;时序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第二栅极驱动器,第一/第二源极驱动器;其中,m和n为自然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姚华文张晓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