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718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与方法;包括:物理过滤单元、以及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依次连接的生物洗涤单元、生物过滤单元、等离子电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恶臭气体处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市政设施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设施在保证城市正常运行和维护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其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较大。微生物气溶胶除了具有一般气溶胶的危害以外,由于这些微小颗粒物具有生命活性,它们在空气中扩散、传播可能会引起过敏性疾病或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的流行传播,近年来,城市市政设施运行引发的微生物气溶胶污染及其防治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
[0003]然而,现有城市污水厂污水、污泥处理产生的恶臭气体一般都以硫化氢、氨气为主,很少提及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处理。微生物气溶胶中含有微生物的自身特性,即微生物的感染力和毒力是呼吸道感染后果的决定性因素,未经处理的微生物气溶胶直接排放对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疾病感染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0004]目前,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单一的净化方法对成分复杂的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处理效果不彻底,在实际应用中多采用组合除臭工艺。
[0005]现有的恶臭去除装置,一般都以去除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为主,很少考虑到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对微生物气溶胶控制技术效率低,并且对于过滤器拦截的病原微生物,没有进行高效杀灭,随着时间推移或者受到外界影响,过滤器上团聚的微生物可能相互分散脱离,独立的生物粒子可能具有更高的渗透率而穿透过滤器,构成二次污染。
[0006]同时,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难以用单一工艺去除,一般的多级串联工艺设备存在体积庞大、能耗较高、恶臭气体和微生物气溶胶的捕集效率不高、物理过滤材料对直径较小的病毒滤除效果不高、病原微生物去除率低、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如何提供一种可深度去除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恶臭、微生物气溶胶,最终排放的气体符合恶臭气体排放标准,且无二次污染的集成式处理系统和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与方法,一方面将物理过滤、生化洗涤、生物过滤、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末端高效催化集成在一体设备中,各功能区协同处理各类污染物,分工细致明确、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占地面积小、自动化运行等优点,可有效实现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恶臭气体及微生物气溶胶的深度去除,最终排放气体稳定,且能达到恶臭气体排放的一级标准,同时
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包括:物理过滤单元、以及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依次连接的生物洗涤单元、生物过滤单元、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及末端高效催化单元;还包括:全自动管理系统;
[0011]其中,所述生物洗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微生物气溶胶沉降区和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沉降区通过管路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连接,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通过管路与所述生物过滤单元连接;
[0012]所述生物过滤单元包括:真菌反应区和细菌反应区;所述真菌反应区通过管路与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连接,所述细菌反应区通过管路与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连接;
[0013]且所述真菌反应区与所述细菌反应区通过除沫器连接;
[0014]所述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依据处理的过程包括依次设置的:除雾装置、离子发生器、光催化消杀装置和HEPA滤网;
[0015]所述除雾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细菌反应区连接,所述HEPA滤网与所述末端高效催化单元连接;
[0016]所述全自动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所述生物洗涤单元、所述生物过滤单元、所述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及末端高效催化单元无线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将收集、物理过滤、生化洗涤、生物过滤、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末端高效催化及全自动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通过该系统依次去除大颗粒、异味、微生物气溶胶及病原体等污染物,使排放的气体能够达标排放。
[0018]优选的,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沉降区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雾化喷头及加湿循环液储存罐;
[0019]其中,所述第一进液管通过泵与所述加湿循环液储存罐连接;
[0020]所述第一雾化喷头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
[0021]所述加湿循环液储存罐位于所述第一雾化喷头正下方;
[0022]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包括聚丙烯丝网以及位于聚丙烯丝网一端的第二格栅;
[0023]所述第二格栅通过管路与所述真菌反应区连接。
[0024]所述聚丙烯丝网位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
[0025]进一步,所述加湿循环液储存罐内装有生物循环液,所述生物循环液包括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按体积比1:1混合;且配置前菌浓度均为2*107‑
2.5*107CFU/ml,pH=4

5;
[0026]所述聚丙烯丝网为直径1mm的聚丙烯圆丝编织而成,厚度为500

600mm,孔径为5

6mm。
[0027]更进一步,所述第二格栅为玻璃钢材质格栅。
[00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生物循环液通过第一雾化喷头喷洒,恶臭气体与生物循环液接触后除去细小颗粒物,且恶臭气体被加湿,去除恶臭气体中的粉尘,且对气体进行降温,雾化后的小液滴与微生物气溶胶不断碰撞、接触、黏连,进而通过增大气溶胶粒子粒径和质量的方法使微生物气溶胶沉降,进一步去除部分易溶解的恶臭成分;
[0029]后续恶臭气体和微生物气溶胶经过聚丙烯丝网,聚丙烯丝网对微生物气溶胶进行截留和收集,并分离气体夹带的液滴,以保证传质的效率,提高了对微生物气溶胶粒子的收集效率。
[0030]优选的,所述真菌反应区包括:第一生物填料、第二进液管、第二雾化喷头和真菌液罐;
[0031]所述第二进液管位于第一生物填料的顶部,且通过泵与所述真菌液罐连接;
[0032]所述第二雾化喷头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
[0033]所述真菌液罐位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的底部;
[0034]所述细菌反应区包括:第二生物填料、第三进液管、第三雾化喷头和细菌液罐;
[0035]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二生物填料之间通过除沫器连接;
[0036]所述除沫器为pp丝网除沫器。
[0037]采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理过滤单元、以及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依次连接的生物洗涤单元、生物过滤单元、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及末端高效催化单元;还包括:全自动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生物洗涤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微生物气溶胶沉降区和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沉降区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连接,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与所述生物过滤单元连接;所述生物过滤单元包括:真菌反应区和细菌反应区;所述真菌反应区与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连接,所述细菌反应区与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连接;且所述真菌反应区与所述细菌反应区之间通过除沫器连接;所述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依据处理的过程包括依次设置的:除雾装置、离子发生器、光催化消杀装置和HEPA滤网;所述除雾装置与所述细菌反应区连接,所述HEPA滤网与所述末端高效催化单元连接;所述全自动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物理过滤单元、所述生物洗涤单元、所述生物过滤单元、所述等离子电离

光催化消杀单元及末端高效催化单元无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沉降区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一雾化喷头及加湿循环液储存罐;其中,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加湿循环液储存罐连接;所述第一雾化喷头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所述加湿循环液储存罐位于所述第一雾化喷头正下方;所述微生物气溶胶截留区包括聚丙烯丝网以及位于聚丙烯丝网一端的第二格栅;所述聚丙烯丝网位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循环液储存罐内装有生物循环液,所述生物循环液包括产朊假丝酵母和嗜酸乳杆菌,菌浓度均为2*107‑
2.5*107CFU/ml,pH=4

5,且按体积比1:1混合;所述聚丙烯丝网的厚度为500

600mm,孔径为5

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菌反应区包括:第一生物填料、第二进液管、第二雾化喷头和真菌液罐;所述第二进液管位于第一生物填料的顶部,且与所述真菌液罐连接;所述第二雾化喷头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所述真菌液罐位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的底部;所述细菌反应区包括:第二生物填料、第三进液管、第三雾化喷头和细菌液罐;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二生物填料之间设置有所述除沫器;第三进液管位于第二生物填料的顶部,且与所述细菌液罐连接;所述第三雾化喷头设置有若干个,且均安装于所述第三进液管上;所述细菌液罐位于所述第二生物填料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厂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集成去除系统,其特征
在于,所述第一生物填料和所述第二生物填料的填充密度均≥90%,孔隙率≥95%,且填充材料均为轻质聚氨酯和陶粒,填充体积比为1.5:1;所述真菌液罐内装有真菌菌液,为青霉属、木霉属和氧化硫硫杆菌的混合菌,且每种菌浓度均为2*107‑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伟陈欣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