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行走装置和光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711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行走装置和光伏系统,包括底盘框架、停机架和驱动设备,底盘框架包括四个底盘支架和四个第一转轴,四个底盘支架首尾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底盘支架通过一个第一转轴铰接,相邻两个底盘支架绕第一转轴转动,停机架上设置有停机位,停机架位于底盘框架上方并与底盘框架铰接,停机架可相对于底盘框架转动,驱动设备与底盘框架连接并驱动底盘框架行走。通过可相对转动的底盘框架和停机架,使得底盘框架在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形状的变形行走状态中,停机架可随着底盘框架进行变轨变向行走,使得摆渡车与多个不在同一直线的第一块光伏板配合,以实现向不同的光伏阵列运送行走车。的光伏阵列运送行走车。的光伏阵列运送行走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行走装置和光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运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行走装置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其是一种利用电池半导体材料制作而成的光伏电板进行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到光伏电板,继而光伏电板可产生为电能。且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或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0003]多个光伏阵列的光伏板在南北方向上未必处于同一条直线而是呈错位分布,甚至阵列端的道路为非正南北向,致使光伏阵列的边缘呈锯齿形状,摆渡车作为清扫设备的运载体,其与每个阵列的第一块光伏板有较为严格的位置关系,进而摆渡车的轨道也同样与第一块光伏板有较为严格的位置关系,这种情况下,第一块光伏板呈错位分布或锯齿分布时就要求摆渡车轨道为非直线设置,同时也要求摆渡车的行走能够适应这种非直线轨道。而现有技术下,一般在第一块光伏板的上下边框做不同程度的轨道延申,从而使延伸连接端呈南北直线,进而将摆渡车轨道设置为南北直线。这种方案施工效率低,成本高,不宜推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变形行走以实现行走方向偏转的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摆渡车的行走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行走装置的光伏系统。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包括底盘框架、停机架和驱动设备,底盘框架包括四个底盘支架和四个第一转轴,四个底盘支架首尾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底盘支架通过一个第一转轴铰接,相邻两个底盘支架绕第一转轴转动,停机架上设置有停机位,停机架位于底盘框架上方并与底盘框架铰接,停机架可相对于底盘框架转动,驱动设备与底盘框架连接并驱动底盘框架行走。
[0008]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可相对转动的底盘框架和停机架,使得底盘框架在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形状的变形行走状态中,停机架可随着底盘框架进行变轨变向行走,从而能够通过轨道的变向设置配合光伏阵列的不同位置的第一块光伏板,继而使得通过摆渡车与多个不在同一直线的第一块光伏板配合,以实现向不同的光伏阵列运送行走车。
[000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停机架包括第一宽度停机支架和第二宽度停机支架,第一宽度停机支架和第二宽度停机支架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宽度停机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第一转轴铰接,第二宽度停机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第一转轴铰接。
[00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停机架包括第一长度停机支架和第二长度停机支架,第一宽
度停机支架、第一长度停机支架、第二宽度停机支架和第二长度停机支架首尾依次分别通过第一转轴铰接。
[00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宽度停机支架的竖直高度高于第二宽度停机支架的竖直高度。
[0012]由上可见,通过宽度停机支架和长度停机支架分别与第一转轴铰接,使得相邻两个底盘支架和相邻两个宽度停机支架和长度停机支架均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继而通过整体变形的方式通过转弯位置,以实现摆渡车变向行走,高低布置的宽度支架,使得停机架可呈三角体布置,继而行走车也是呈倾斜地设置在停机架上,以更好地配合倾斜布置的光伏板。
[00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摆渡车还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轴铰接在停机架和底盘框架之间,停机架绕第二转轴转动。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摆渡车包括两个第二转轴,两个第二转轴分别位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底盘支架上或分别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个所述底盘支架上。
[0015]由上可见,通过第二转轴的设置,使得停机架可绕第二转轴转动,且利用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个第二转轴布置,使得停机架随着底盘框架的变形自适应的转动。
[00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驱动设备包括四个行走轮和驱动组件,行走轮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下端,行走轮可绕第一转轴偏转。
[0017]由上可见,通过四个行走轮的设置其能够在轨道上行走,并可通过对每个行走轮分别驱动,以实现对底盘框架的形态控制。
[001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行走装置,包括如上述方案的摆渡车和轨道,底盘框架在轨道上沿轨道行走。
[00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行走装置还包括行走车,行走车位于停机架的停机位上。
[0020]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如上述方案的行走装置和至少两个光伏阵列,轨道连接在至少两个光伏阵列之间。
[0021]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摆渡车、轨道、行走车分别与不同的光伏阵列配合,使得行走车能够方便且稳定地在不同的光伏阵列中转移,可实现在各个光伏阵列清扫等作业工序。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行走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行走装置第一实施例在轨道拐角处的结构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行走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行走装置第二实施例在轨道拐角处的结构图。
[002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行走装置第一实施例:
[0028]参照图1和图2,行走装置包括摆渡车、轨道和行走车(未示出),行走车可参见公开号CN112495869A所公开的行走车,行走车中的框架可实现在行走中的变形。
[0029]摆渡车包括底盘框架2、停机架3和驱动设备,底盘框架2包括四个底盘支架22和四
个第一转轴21,四个底盘支架22首尾依次连接,相邻两个底盘支架22通过一个第一转轴21铰接,相邻两个底盘支架22绕第一转轴21转动,继而底盘框架2形成矩形框架或平行四边形框架,其中相对两侧的底盘支架22分别位于轨道长度方向的两侧,以及位于轨道宽度方向两侧。
[0030]驱动设备包括四个行走轮24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四个驱动装置25,行走轮24可转动地设置在轮架23上,行走轮24位于第一转轴21的下端,轮架23与第一转轴21的下端连接,行走轮24可绕第一转轴21偏转,驱动装置25可采用驱动电机,驱动装置25安装在轮架23上,并与行走轮24连接以及驱动行走轮24转动行走,继而行走轮24分别位于底盘框架2的四个角处。
[0031]驱动设备还包括多个挂轮27,在一个轮架23上设置有两个挂轮27,挂轮27位于行走轮24的轴向外侧,且靠近于行走轮24的轮面处,两个挂轮27沿行走轮的径向分布。在宽度方向同侧的两个轮架23还通过两个同步线26连接,继而使得同侧的两个轮架23同向转动。
[0032]停机架3呈三角体布置,停机架3包括多个停机支架,多个停机支架可分别为四个第二宽度停机支架31、第一长度停机支架32、第二长度停机支架32、两个第一宽度停机支架33、两个第四停机支架34和两个第五停机支架35,两个第二宽度停机支架31位于轨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另两个第二宽度停机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阵列的摆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框架,所述底盘框架包括四个底盘支架和四个第一转轴,四个所述底盘支架首尾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底盘支架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转轴铰接,相邻两个所述底盘支架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停机架,所述停机架上设置有停机位,所述停机架位于所述底盘框架上方并与所述底盘框架铰接,所述停机架可相对于所述底盘框架转动;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与所述底盘框架连接并驱动所述底盘框架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架包括第一宽度停机支架和第二宽度停机支架,所述第一宽度停机支架和所述第二宽度停机支架位于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宽度停机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二宽度停机支架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转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架包括第一长度停机支架和第二长度停机支架,所述第一宽度停机支架、所述第一长度停机支架、所述第二宽度停机支架和所述第二长度停机支架首尾依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轴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正磊戚春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思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