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缫丝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99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蚕丝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缫丝车间。该缫丝车间包括车间本体,车间本体包括左壁、右壁、前壁和后壁,车间本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缫丝区、煮茧区、第二缫丝区、空置区、复摇区和检验库存区,第一缫丝区和所述第二缫丝区均并列设有若干组自动缫丝机,煮茧区并列设有若干组煮茧机,空置区设有若干个置物架,复摇区并列设有若干组复摇机,检验库存区从前到后并列设有丝库和检验间;对应于相邻两组自动缫丝机之间、相邻两组煮茧机之间以及相邻两组复摇机之间的后壁上均设有湿帘,前壁对应于湿帘的位置均设有风机。机。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缫丝车间


[0001]本技术涉及蚕丝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缫丝车间。

技术介绍

[0002]蚕丝制备的第一阶段在缫丝车间进行,工序包括煮茧、缫丝和复摇,而现有的缫丝车间大多存在以下问题:1)布局不合理,工序交叉混乱,导致工人工作效率低;2)车间闷热、不通风,夏天易中暑等;3)车间内没有专门放置工人水杯和一些零碎物品的地方,随意放置使得车间凌乱且不好迅速找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缫丝车间,该缫丝车间不仅布局合理,工序安排明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而且通过风机和湿帘的结合以及安装布置使车间内空气对流顺畅快速,使得车间内空气舒适凉畅,此外,还设有便于工人放置水杯等零散物品的放置架,提升了车间的整洁程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缫丝车间,包括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坐北朝南,所述车间本体包括左壁、右壁、前壁和后壁,所述车间本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缫丝区、煮茧区、第二缫丝区、空置区、复摇区和检验库存区,所述第一缫丝区和所述第二缫丝区均并列设有若干组自动缫丝机,所述煮茧区并列设有若干组煮茧机,所述空置区设有若干个置物架,所述复摇区并列设有若干组复摇机,所述检验库存区从前到后并列设有丝库和检验间;对应于相邻两组所述自动缫丝机之间、相邻两组所述煮茧机之间以及相邻两组所述复摇机之间的所述后壁上均设有湿帘,所述前壁对应于所述湿帘的位置均设有风机。
[0006]进一步的,所述煮茧机和所述自动缫丝机的数量比为1:5。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缫丝区和所述第二缫丝区均并列设有五组自动缫丝机,所述煮茧区并列设有两组煮茧机,所述复摇区并列设有八组复摇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架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柱上部固定套接有放置盘,所述放置盘边缘的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挂钩,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有罩盖,所述罩盖的可覆盖住所述放置盘且所述罩盖和所述放置盘的间距为10

15cm。
[0009]进一步的,相邻两组所述自动缫丝机的间距为4m,相邻两组所述煮茧机的间距为3.5m,相邻两组所述复摇机的间距为4.5m。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自动缫丝机与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间距分别为4m和4.5m,所述复摇机与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间距分别为6m和4.5m。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车间内设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风机的电机。
[0012]由于使用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的缫丝车间将煮茧机放置于缫丝机之间,蚕茧煮好之后即可运送至左右两侧的缫丝机进行缫丝,缫丝之后再运送至另一侧的复摇机进行复摇,复摇之后再通过同一侧的检验间进行抽检,然后放置于丝库中,整个车间布局合理,不仅有效提升了车间内空间的利用率,而且使得工序之间的转换运作简单清楚,提升了工人的操作效率以及提高工作环境舒适度。其中,通过实际生产发现,煮茧机和缫丝机1:5的数量比所达到的生产效率最高。
[0014]2.本技术通过在与相邻机组之间的走道对应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安装湿帘和风机以组成水帘空调,使车间内空气对流降温,车间空气舒适、凉畅,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与此同时,通过设置温度控制器,可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该水帘空调的工作状态,使用灵活又节约成本。而且通过对机组之间间距以及机组与前壁和后壁间距的控制,不仅使得车间的空气对流效果最好,而且又利于工作人员在车间内的操作。
[0015]3.本技术在第二缫丝区和复摇区之间设置的空置区便于在缫丝之后的蚕丝运送至复摇区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使得工序转换顺畅,而在空置区设置的置物架可有效放置工人的水杯等零散物品,车间内环境整洁。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缫丝车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9]图中,1

前壁,11

风机,2

后壁,21

湿帘,3

左壁,4

右壁,5

第一缫丝区,51

自动缫丝机,6

煮茧区,61

煮茧机,7

第二缫丝区,8

空置区,81

置物架,811

支撑底板,812

支撑柱,813

放置盘,814

罩盖,815

挂钩,9

复摇区,9

复摇机,10

检验库存区,101

丝库,102

检验间。
[00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缫丝车间,包括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坐北朝南,所述车间本体包括左壁3、右壁4、前壁1和后壁2,所述车间本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缫丝区5、煮茧区6、第二缫丝区7、空置区8、复摇区9和检验库存区10,所述第一缫丝区5和所述第二缫丝区7均并列设有五组自动缫丝机51,相邻两组所述自动缫丝机51的间距为4m,所述煮茧区6并列设有两组煮茧机61,相邻两组所述煮茧机61的间距为3.5m,所述空置区8设有两到三个置物架81,用于放置工人的水杯等零散物品,所述复摇区9并列设有八组复摇机9,相邻两组所述复摇机9的间距为4.5m,所述检验库存区10从前到后并列设有丝库101和检验间102。
[0023]为了降低车间内的温度,对应于相邻两组所述自动缫丝机51之间、相邻两组所述
煮茧机61之间以及相邻两组所述复摇机9之间的所述后壁2上均设有湿帘21,所述前壁1对应于所述湿帘21的位置均设有风机11,而为了使得所述湿帘21和所述风机11组成的水帘空调降温效果更好,所述自动缫丝机51与所述前壁1和所述后壁2的间距分别为4m和4.5m,所述复摇机91与所述前壁1和所述后壁2的间距分别为6m和4.5m,使得所述湿帘21和所述风机11之间形成的通道对流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空气流通效果。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根据车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缫丝车间,包括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坐北朝南,所述车间本体包括左壁、右壁、前壁和后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间本体内从左到右依次分为第一缫丝区、煮茧区、第二缫丝区、空置区、复摇区和检验库存区,所述第一缫丝区和所述第二缫丝区均并列设有若干组自动缫丝机,所述煮茧区并列设有若干组煮茧机,所述空置区设有若干个置物架,所述复摇区并列设有若干组复摇机,所述检验库存区从前到后并列设有丝库和检验间;对应于相邻两组所述自动缫丝机之间、相邻两组所述煮茧机之间以及相邻两组所述复摇机之间的所述后壁上均设有湿帘,所述前壁对应于所述湿帘的位置均设有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缫丝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煮茧机和所述自动缫丝机的数量比为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缫丝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缫丝区和所述第二缫丝区均并列设有五组自动缫丝机,所述煮茧区并列设有两组煮茧机,所述复摇区并列设有八组复摇机。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杭杰唐蜀全孙永波刘爱明周瑞云胡军军刘丰瑞农东昌
申请(专利权)人: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