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役电池正极极片剥离和浸出的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3670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退役电池正极极片剥离和浸出的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将拆解后的退役电池正极极片置于剥离釜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在搅拌和超声条件下使极片上的黏结剂分解从而实现正极极片上活性物质与铝箔的脱离,之后活性物质透过剥离釜内设置的网篮和剥离釜底部出口设置的二次滤网后进入浸出釜中,铝箔被网篮和二次滤网截留从而实现活性物质与铝箔的完全分离。之后向浸出釜中加入无机酸并补充双氧水,在加热和搅拌条件下将活性物质进行溶解浸出,得到的浸出液送往下一步工序除杂后制备电池前驱体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实现活性物质与铝箔的高效分离,简化了工艺步骤,设备系统集成度高,工艺能耗较低,便于实现大规模锂电池回收。回收。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役电池正极极片剥离和浸出的方法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领域,具体设计一种退役电池正极极片剥离和浸出的方法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新能源汽车和便携式设备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化学储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25%,产量将达250万辆,市值将突破万亿元。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锂电池中含有诸多金属元素和有机物质,退役之后如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基于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指导锂电池回收产业健康发展,相关研究及产业化推进受到了高度重视。
[0003]目前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即利用无机强酸等对电池活性材料进行溶解浸出,而后采用萃取、沉淀等方法对有价元素进行分离、回收等。无论实行何种工艺,锂电池的拆分都是回收工艺中无法避免的第一个环节。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热处理法、溶剂法、碱溶法等分离正极材料与铝箔集流体。专利技术专利CN101217206A通过将破碎后的电芯进行热处理实现了集流体的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役电池正极极片剥离和浸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剥离釜(1)和浸出釜(2),所述剥离釜(1)和浸出釜(2)通过物料传输管路(8)相连,所述剥离釜(1)内设有剥离搅拌桨(4)、网篮(5)和超声探头(3),所述浸出釜(2)内设有浸出搅拌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搅拌桨(4)和超声探头(3)的底端均置于网篮(5)中,剥离搅拌桨(4)与变频调速装置Ⅰ(1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釜(1)上设有电动提升装置(14),所述电动提升装置(14)通过液压杆将剥离釜顶部与剥离釜支架(13)连接,通过电动提升装置(14)控制剥离釜顶部的上下左右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釜(2)上还设有给酸电磁阀(17)、给双氧水电磁阀(18)和补料口(6),浸出釜(2)内设有pH计(7),浸出釜(2)外壁上设有电加热套(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出搅拌桨(9)与变频调速装置Ⅱ(16)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传输管路(8)与水平的夹角为15~75
°
,网篮(5)所采用筛网的目数为5

50目。7.一种退役电池正极极片剥离和浸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去1

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剥离和浸出,具体为:将退役电极废旧正极极片经双氧水溶液预浸泡,之后经搅拌和超声强化浸泡实现正极极片上活性物质与铝箔的分离,并且向得到的剥离浆料中加入无机酸并补充双氧水可实现对活性物质的有效浸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将拆解后的正极极片置于网篮(5)中进行剥离,剥离釜(1)内加入双氧水溶液进行预浸泡,之后打开搅拌装置和超声装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曹相斌王道广申长洁马立彬邢盛洲刘艳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