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香茶粉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03622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香茶粉,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包括沉香种子。还公开了所述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茶饮、烘焙上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沉香茶粉能够充分利用沉香种子资源,降低资源浪费,也为沉香茶提供更丰富的原材料,另外利用发酵方法制备沉香茶粉,促进微生物对沉香物质的二次转化,提高了沉香油的产出。提高了沉香油的产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香茶粉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沉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沉香茶粉及制备方法、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沉香,又成白木香,属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目前沉香的利用主要集中在枝根生产沉香,但由于结香周期过长,且取材后对树木的损伤很大,对沉香资源的利用率很低。通俗的讲,沉香的利用主要是利用沉香油,即从沉香中提取的具有香气的低极性或挥发性的油状物质。目前已报道沉香挥发油中的挥发与半挥发性成分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有70多个,发现2

(2

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80多个,此外还有简单挥发性芳香族成分30多个。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性倍半萜成分具有镇静安神和健胃的作用,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过敏作用和神经保护等方面的活性,芳香族成分具有止咳功效等。
[0003]沉香树每年生产的种子量丰富,但是沉香种子在热带及亚热带很容易腐败,除一部分沉香种子留用育苗外,绝大部分丢弃,造成极大浪费。随着近年来沉香树种植面积的扩大,沉香种子资源也越来越多,但沉香种子研究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技术中,有见赵东等人关于白木香种子贮藏过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研究、邬璟等人关于白木香种子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的研究、郑威等人关于白木香种子脂溶性成分及其抗肝癌活性的研究,以及有关对白木香种子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等,可见白木香种子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现有的沉香茶多见使用含有树脂的沉香木材作为原材料,部分使用沉香叶作为沉香茶的原材料,而沉香种子在茶饮和烘焙的应用还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以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含有沉香种子的沉香茶粉,并利用发酵方法制备沉香茶粉,以提高沉香资源的利用价值。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沉香茶粉,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包括沉香种子。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还包括第二原料,所述第二原料为沉香叶、沉香花、含有树脂的沉香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沉香种子与第二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0.2

0.8。
[0009]一种上述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依次经过低温干燥和粉碎混合,制成混合粉;所述混合粉经过发酵后恒温烘干,制成沉香茶粉;所述低温干燥是将所述原料在

10

4℃低温下,干燥12

24h;所述恒温烘干是在40

60℃温度下恒温干燥6

12h。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酵是自然堆积发酵5

10天。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酵是人工发酵,所述人工发酵是混合粉和发酵菌混合后在温度35

38℃、湿度在60

80%条件下发酵12

48h。
[0012]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发酵菌为可可毛色二孢菌、色二孢属菌、可可球二孢
菌、砖红镰孢、曲霉、毛霉、青霉、木霉、裂褶菌、头孢霉属、镰孢属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0013]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混合粉与发酵菌的重量配比为:1:0.015

0.03。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粉碎为超微粉碎,将所述原料粉碎成400目以上的粉末。
[0015]一种上述沉香茶粉的应用,所述沉香茶粉在茶饮、烘焙上的应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沉香种子中含有较高的沉香油,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沉香种子资源,降低资源浪费,也为沉香茶提供更丰富的原材料。
[0018](2)本专利技术利用发酵方法制备沉香茶粉,促进微生物对沉香物质的二次转化,提高了沉香油的产出,所以通过发酵更进一步提高了沉香的利用率。
[0019](3)本专利技术利用沉香种子作为原料及发酵制备沉香茶粉有利于提高沉香茶粉的综合品质,所述的沉香茶粉外形为较细的粉末、黄色为主;汤色以黄为主,明亮,无茶渣;气味醇香、较浓;滋味浓郁,有回甘,综合评分在93分以上。
[002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沉香茶粉充分发挥了沉香的药物功效,又增加沉香茶的种类和用途,本申请所述的沉香茶粉符合NY/T 2672

2015茶粉标准。
[0021](5)本申请所述的沉香茶粉由于经过超微粉碎,茶粉达到400目以上,不仅可以保证茶的香醇浓厚,也可以应用于烘焙上,增加糕点的风味和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专利技术人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沉香茶粉,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为沉香种子。所述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沉香种子依次经过低温干燥和粉碎混合,制成沉香粉末;所述沉香粉末经过自然堆积发酵10天后恒温烘干,制成沉香茶粉;所述低温干燥是将所述原料在4℃低温下,干燥24h;所述恒温烘干是在60℃温度下恒温干燥12h。所述粉碎为超微粉碎,将所述原料粉碎成400目的粉末。上述沉香茶粉应用于茶饮上。
[0025]实施例2
[0026]一种沉香茶粉,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为沉香种子。所述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沉香种子依次经过低温干燥和粉碎混合,制成沉香粉末;所述沉香粉末经过人工发酵后恒温烘干,制成沉香茶粉;所述低温干燥是将所述原料在4℃低温下,干燥24h;所述恒温烘干是在60℃温度下恒温干燥12h。所述粉碎为超微粉碎,将所述原料粉碎成400目的粉末。上述沉香茶粉应用于茶饮上。
[0027]所述人工发酵是混合粉和发酵菌混合后在温度35℃、湿度在80%条件下发酵24h。所述发酵菌为可可球二孢菌、砖红镰孢、木霉、裂褶菌、头孢霉属、镰孢属任意比例混合。所述混合粉与发酵菌的重量配比为:1:0.01。
[0028]实施例3
[0029]一种沉香茶粉,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包括沉香种子和沉香叶。所述沉香种子与沉香叶的重量配比为1:0.5。
[0030]一种上述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原料依次经过低温干燥和粉碎混合,制成混合粉;所述混合粉经过自然堆积发酵5天后恒温烘干,制成沉香茶粉;所述低温干燥是将所述原料在2℃低温下,干燥20h;所述恒温烘干是在60℃温度下恒温干燥12h。所述粉碎为超微粉碎,将所述原料粉碎成650目的粉末。上述沉香茶粉在烘焙上的应用。
[0031]实施例4
[0032]一种沉香茶粉,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包括沉香种子和沉香叶。所述沉香种子与沉香叶的重量配比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香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包括沉香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香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香茶粉的原料还包括第二原料,所述第二原料为沉香叶、沉香花、含有树脂的沉香块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香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香种子与第二原料的重量配比为1:0.2

0.8。4.一种权利要求1

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原料依次经过低温干燥和粉碎混合,制成混合粉;所述混合粉经过发酵后恒温烘干,制成沉香茶粉;所述低温干燥是将所述原料在

10

4℃低温下,干燥12

24h;所述恒温烘干是在40

60℃温度下恒温干燥6

12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香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是自然堆积发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业王美蕾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楠脂香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