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612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单腔谐振器包括:壳体,其内开设有谐振腔;盖体,盖设于壳体,谐振腔位于壳体与盖体中;谐振件,其包括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分别为金属片状结构和/或镀金片状结构,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设置于谐振腔内,且各谐振片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以间隔形成用于调节谐振频率的调频间距。其优点在于单腔谐振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适于开发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的射频腔体滤波器。同样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射频腔体滤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的优点。零部件少的优点。零部件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腔体滤波器是采用谐振腔体结构的微波滤波器,一个腔体能够等效成电感并联电容,从而形成一个谐振级,实现微波滤波。其是通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通讯系统的性能指标。
[0003]腔体滤波器主要由腔体、覆盖在腔体上的盖板、调试螺钉、锁紧螺母和紧定螺钉等组成,其中所属的腔体上有谐振柱,盖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定螺钉和调试螺钉的螺钉过孔。随着通讯技术的升级发展,相关产品对腔体滤波器的小型化、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传统的腔体滤波器则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受限于圆形谐振件的谐振频率,无法实现腔体滤波器更小尺寸、更轻重量的设计;2、传统腔体滤波器的物料种类多(举例而言如调试螺钉、锁紧螺母和紧定螺钉等),装配关系复杂,需要手工逐个调整各调试螺钉插入到对应圆柱形谐振件内的深度来进行谐振腔调频,不利于实现生产自动化。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单腔谐振器及射频腔体滤波器,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腔谐振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的优点,适用于开发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的射频腔体滤波器。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单腔谐振器,包括:
[0008]壳体,其内开设有谐振腔;
[0009]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谐振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中;
[0010]谐振件,其包括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所述第一谐振片和所述第二谐振片分别为金属片状结构和/或镀金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谐振片和所述第二谐振片设置于所述谐振腔内,且各所述谐振片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以间隔形成用于调节谐振频率的调频间距。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谐振片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一谐振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谐振腔内,所述第一谐振端容纳于所述谐振腔内且与所述谐振腔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谐振片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谐振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谐振腔内,所述第二谐振端容纳于所述谐振腔内且与所述谐振腔的内壁间隔设置;
[0012]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片的第一谐振端与所述第二谐振片的第二谐振端并排间隔设置,以间隔形成用于调节谐振频率的调频间距。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谐振端包括呈平面状的侧部平面,所述第二谐振端包括呈平面状的侧部平面,所述第一谐振端的侧部平面与所述第二谐振端的侧部平面平行且相对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
[0015]频率调试片,所述频率调试片与所述第一谐振端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端间隔布置,所述频率调试片与所述第一谐振端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的一端的间距可调。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谐振片的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盖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谐振片的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盖体。
[001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射频腔体滤波器,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的优点。
[001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一种射频腔体滤波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单腔谐振器,所述多个单腔谐振器的所述壳体共同形成包括多个所述谐振腔的滤波器外壳,所述多个单腔谐振器的所述盖体共同形成盖板,各所述谐振腔内的所述谐振件依次电容性耦合形成用于谐振滤波的滤波电路结构。
[0020]可选地,所述射频腔体滤波器还包括:
[0021]输入端,连接位于所述滤波电路结构的一端的所述谐振件的所述第一谐振片,所述输入端延伸至所述滤波器外壳;
[0022]输出端,连接位于所述滤波电路结构的另一端的所述谐振件的所述第一谐振片,所述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滤波器外壳。
[0023]可选地,所述射频腔体滤波器还包括:
[0024]输入输出分隔板,设置于所述滤波器外壳内,且所述输入输出分隔板将连接有所述输入端的所述谐振件与连接有所述输出端的所述谐振件隔开。
[0025]可选地,所述射频腔体滤波器还包括:
[0026]耦合调试片,设于所述盖板,所述耦合调试片间隔布置于相互电容性耦合的两个所述谐振件之间,所述耦合调试片伸入到两个所述谐振件之间的深度可调。
[0027]可选地,所述滤波器外壳包括:
[0028]底壳,其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谐振件的容纳槽,所述盖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上。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0]本技术的单腔谐振器的谐振件不同于现有的圆柱形谐振件的结构,谐振件包括片状结构的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并间隔布置形成用于调节谐振频率的调频间距,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调频间距来选择想要的频段,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呈片状结构,占用空间少,成型方便;而且,单腔谐振器省去了现有的圆柱形谐振件调频时使用的调试螺钉、锁紧螺母和紧定螺钉等零部件,只需通过调整调频间距便可实现调频处理,故大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使得整体结构得到极大简化,因此其有效降低了单腔谐振器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型化的各种类型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开发。
[0031]本技术的射频腔体滤波器包括多个本技术提供的单腔谐振器,其中,多个单腔谐振器的壳体共同形成包括多个谐振腔的滤波器外壳,各谐振腔内的谐振件依次电容性耦合形成用于谐振滤波的滤波电路结构。由于其采用包括并间隔布置的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的谐振件取代了现有的圆柱形谐振件,因此其相比传统的射频腔体滤波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5G通讯领域。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腔谐振器的拆解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拆解示意图;
[003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隐去盖板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其中一个谐振件的第一谐振片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其中一个谐振件的第二谐振片的示意图;
[0037]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打开盖板后各谐振件的第一谐振片和第二谐振片的连接位置示意图;
[0038]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滤波器外壳示意图之一;
[0039]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滤波器外壳示意图之二;
[0040]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仰视图;
[0041]图10是图9中A

A处的截面剖视图;
[0042]图11是图9中B

B处的截面剖视图。
[0043]图中:
[0044]100、谐振腔;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腔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开设有谐振腔(100);盖体,盖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谐振腔(100)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中;谐振件(2),其包括第一谐振片(21)和第二谐振片(22),所述第一谐振片(21)和所述第二谐振片(22)分别为金属片状结构和/或镀金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谐振片(21)和所述第二谐振片(22)设置于所述谐振腔内,且各所述谐振片(21)依次并排间隔设置,以间隔形成用于调节谐振频率的调频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腔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片(21)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211)和第一谐振端(212),所述第一连接端(211)连接于所述谐振腔(100)内,所述第一谐振端(212)容纳于所述谐振腔(100)内且与所述谐振腔(100)的内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谐振片(2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端(221)和第二谐振端(222),所述第二连接端(221)连接于所述谐振腔(100)内,所述第二谐振端(222)容纳于所述谐振腔(100)内且与所述谐振腔(100)的内壁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谐振片(21)的第一谐振端(212)与所述第二谐振片(22)的第二谐振端(222)并排间隔设置,以间隔形成用于调节谐振频率的调频间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腔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端(212)包括呈平面状的侧部平面,所述第二谐振端(222)包括呈平面状的侧部平面,所述第一谐振端(212)的侧部平面与所述第二谐振端(222)的侧部平面平行且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腔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频率调试片(111),所述频率调试片(111)与所述第一谐振端(2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211)的一端间隔布置,所述频率调试片(111)与所述第一谐振端(2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211)的一端的间距可调。5.如权利要求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王烨孙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立讯射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